姜宝林作品在涵芬楼艺术馆举行,众博士话老姜艺术

 

2016年6月27日下午,姜宝林先生艺术研讨会在涵芬楼艺术馆顺利进行,此次的研讨会由涵芬楼艺术馆承办,姜宝林先生的弟子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博士们一起研讨。...





姜宝林,山东平度人,1942年生于山东蓬莱。1962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师从潘天寿、陆维钊、陆俨少、顾坤伯等。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研究生班,是李可染的研究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李可染画院副院长,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画院艺委会终生委员,杭州画院名誉院长,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荣获“1992蒙特卡洛现代绘画世界大奖赛”大公政府奖;获1999年美国佛尔蒙特国际艺术创作中心富瑞曼艺术基金会艺术创作一等奖;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

2016年6月27日下午,姜宝林先生艺术研讨会在涵芬楼艺术馆顺利进行,此次的研讨会由涵芬楼艺术馆承办,由江成镇先生和姜先生的博士生任贤义先生主持。涵芬楼艺术馆李志萍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姜坤鹏、杨灿伟,北京尚艺子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祝子洋,姜先生的儿子姜元和博士生胡明强、聂松,硕士生袁博生以及姜先生美术报名家班的周平、李冉,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2012界美术史硕士高堃等十几人参加了研讨会,并围绕着姜先生“既要笔墨,又要现代”的艺术理念和艺术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踊跃的探讨,研讨会是对姜先生艺术的一次小范围、多角度、深入性的探讨和学习。

“既要笔墨,又要现代”是姜宝林先生多年来的艺术思考和践行的宗旨,在这个理念下的艺术实践,使他的艺术逐渐走向当代艺术的远方。在他看来,笔墨当随时代,“笔墨”与“现代”两方面是统一而非矛盾的。笔墨是中国画的本根;说到现代,姜先生认为,每一个时代开宗立派、能够流传至今的都是时代的作品,如果没有这个特点就流传不到今天。中国画既要有传统笔墨的功力,又要能表达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体现时代面貌,这二者须完美结合。此次在涵芬楼艺术馆展出了姜宝林先生上世纪80年代至2010年前后典型代表作36幅,姜先生新抽象水墨、积墨山水、花卉大写三方面的探索尽显其中,是姜宝林先生近三十年来艺术作品的集中展现。

展览现场




研讨现场


研讨会现场



山东大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任贤义主持研讨会



江成镇先生发言



涵芬楼艺术馆馆长李志萍女士



清华大学博士后胡明强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姜坤鹏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杨灿伟发言



袁博生在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聂松发言



周平女士发言






    关注 艺术观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