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小皮影唱大戏 非遗根脉得传承

 

会宁小皮影唱大戏非遗根脉得传承图文|常琦彪甘肃会宁皮影戏,也叫牛皮影娃,是流传于会宁地区传统的戏曲艺术,是...



会宁小皮影唱大戏 非遗根脉得传承

图文|常琦彪

甘肃会宁皮影戏,也叫牛皮影娃,是流传于会宁地区传统的戏曲艺术,是会宁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6月28日,在会宁县文化馆多功能厅牛山皮影班表演了传统经典皮影戏《香山寺还愿》,由会宁县文体影视局主办、会宁县文化馆承办的会宁皮影戏调演活动拉开了的序幕。



6月29日,牛家三代皮影班上演了传统经典皮影戏《无仪图》,赢得了观众的喝彩。主演牛部元说:“牛家三代皮影班已经传承了三代人,有100多年的历史,皮影班每年要演出100多场次。”



会宁皮影戏调演活动旨在守护非遗根脉,弘扬传统经典文化,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此次调演活动为期9天时间,全县9个皮影班表演9场经典皮影戏。9个皮影班均是会宁县传承完整、艺术底蕴深厚的地方皮影戏班。此次调演,扩大了会宁皮影戏的影响,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促进艺人们相互学习和交流。



会宁皮影戏始于汉代,成熟于宋初,它萌发于乡土、活跃于民间,不仅是一种生活情趣,更浸透着一种灵气,浓缩了会宁文明的千年脉络。会宁皮影戏已列入甘肃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会宁皮影的演出道具简单,主要是“油灯”和“影窗”,“影窗”俗称“亮子”,是用木条围框,上糊白纸而成,一般为高三尺,长五尺,最大不能超过高四尺,宽六尺。取材成本低,制作简易。演员一般为四到六人,挑起担子就能走乡串户,辗转演出。是农村地区最经济的艺术演唱。



会宁传统皮影戏唱腔独特,主要为灯影腔,还有秦腔、眉户、唢呐调、打击乐、“白口”。“灯影”腔是会宁皮影戏最具艺术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唱腔,“灯影”腔的主要演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中胡等弦乐,唢呐、笛子等管乐,还有大鼓、干鼓、乐子、梆子、大锣、小锣、钹、磬等多种乐器。会宁皮影戏“灯影腔”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曲调,为全省所独有,是研究会宁地方戏曲流变的不可多得的资料。



会宁历来重视皮影戏的发展与传承,1978年,举办了皮影戏调演,造册登记了17个皮影班;从2004年起,全县组织开展了皮影普查工作和收集整理工作;2006年,成立了会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共整理皮影剧本200多部,刻录数据光盘20多盘。

(转载请署名并注明来自麟角今日头条)



























  • 小编说:
     关注后有些事悄悄告诉你 欢迎投稿,必须原创,作者实名,内容关与会宁的点点滴滴皆可。如果你是会宁人或对会宁感兴趣,千万不要错过哦,关注我们,关注最真实最全面的会宁。尊重和支持每一位原创作者,注重优质原创内容。期待您为会宁代言!
    会宁,是一个神奇的小县城!
    西北状元名县
    红色革命圣地
    中国杂粮之乡
    动心了?就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加关注OK
  • 这是一个关注会宁点滴的平台
  • 一个注重真实原创的会宁自媒体平台!


    关注 会宁创意文化传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