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人,毁灭了一个帝国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世称公子扶苏。说到扶苏,先来科普一下为什么叫公子扶苏吧,我想很多人都还不知道为何要叫扶苏...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世称公子扶苏。说到扶苏,先来科普一下为什么叫公子扶苏吧,我想很多人都还不知道为何要叫扶苏公子。先秦时代呢,很多人都是姓氏不称的。像秦始皇,赢姓赵氏,秦始皇应该叫赵政,嬴政是后人的流传的叫法。

一般先秦都只称呼名字,就比如扶苏、胡亥等等。中国古代的爵位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天子在位时,诸侯最高也只能是“公”,比如“鲁庄公、齐桓公”等,当然到了战国周王室没落,诸侯大国都纷纷称王了。公之子乃至所有诸侯之子就冠以公子的称呼,比如公子小白、公子纠等等。公子扶苏也是一样的道理。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后,在丞相李斯的煽动下,焚书坑儒。这时公子扶苏出来力阻,认为天下才刚刚安定,大家都是读着儒家的书籍的,现在要以重法惩治儒生,这只会造成大家的恐慌,可见扶苏的仁厚。可嬴政现在哪里听得了这些,整个暴虐模式开启,大怒,把扶苏赶出宫去给守卫北方的蒙恬做监军。

嬴政与扶苏两父子向来意见不合,一个性格残暴刚愎自用,一个中规中矩,深受儒家影响,留有纯厚之心。嬴政自然听不了扶苏的谏言,认为自己这儿子太没出息,没有像他的那股霸道与狠劲,处处与自己作对。扶苏的确是觉得秦始皇的行事作风太残酷,像这次焚书坑儒类似的谏言不只是一次了。父子关系并不好,秦始皇把扶苏派去给蒙恬做监军的两年间也从未问过扶苏一丁半点。
秦始皇后来大兴土木,到处巡游,在巡行时突然病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嬴政在临死之前命令赵高写下遗诏,传位给公子扶苏。让扶苏把兵权交给蒙恬,赶快赶到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看来嬴政死前还是拎得清的,知道谁是可以托付江山的人。自己的二十多个儿子也只有扶苏能够担此大任,虽然平时吵也吵过,骂也骂过,但自己儿子的品性嬴政还是了解的。

可是嬴政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身边的赵高竟然篡改遗诏,这赵高是胡亥小时候的老师,胡亥是嬴政最小的儿子。赵高当然想要胡亥当皇帝,胡亥残暴无知,贪图享乐,这样他好控制。而扶苏可不是一个会听话,任人摆布的人。于是,赵高胆大妄为,想要篡改遗诏。
但这遗诏的篡改还得一个人的加盟才能真正实施,那就是丞相李斯。赵高刚开始和李斯谈的时候,李斯是不同意的,毕竟是篡改遗诏这样大不逆的事。但是赵高洞察人心,他提出的一点深深的动摇了李斯。赵高说道你看那扶苏终日和蒙恬在一起,若扶苏登上帝位,肯定重用蒙恬,处处听蒙恬的,到时你李斯的丞相之位还会有吗,肯定让那蒙恬夺了去。

李斯一听这可不行,于是也跟着一起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伪造诏书,说是秦始皇要赐死扶苏和蒙恬。当赐死诏书念毕,扶苏就哭起来。当时扶苏感到无尽的悲凉,自己的父亲去世,还要自己死,丝毫没有顾念父子情谊,当真是自己太失败了嘛。当下扶苏就要进入内室自杀,蒙恬立马阻止,说道皇上在外并没立下太子,并且将三十万大军监军的重任交到你身上,现在怎么可以因为一个使者这不知真假的诏书就立刻自杀呢?你可以再请示一下确立真假。
 
扶苏此刻真是伤心欲绝,对蒙恬说父亲让我死,我怎么能不去死,还有什么请示的必要。不顾阻挡,立刻自杀了。只能说扶苏实在是太傻了,做人太实诚,太不知转圜了。胡亥上位,把自己的二十几个兄弟都杀尽,蒙恬蒙毅也都被杀。这样的恶果不能不说一部分原因是扶苏的主动弃权自杀造成的。扶苏太过仁厚老实,认为自己的父亲都要自己死了,还能不死吗,都没弄清事实真相就主动求死。一切或许也是因为俩父子关系紧张,扶苏以为当真是父亲让自己死,不了解自己父亲啊,不得不感叹,冲动误事啊!

《史记·赵高列传》中记载:赵高说,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也正是有对扶苏这样的认识,所以赵高与胡亥的奸计才得逞。不知这是赵高之狡诈还是扶苏之愚蠢。后人对扶苏的评价颇多,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关于他的评价是“故其子如扶苏之仁,则宁死而不请”。明朝首辅张居正说:“扶苏仁懦。”可见一个人可以为人仁厚,但不可怯懦。自己意气用事,为仁孝,为所谓的伦理纲常求死,却是对他人作恶的纵容。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父子间的隔阂也同样造成了扶苏之死,可悲可叹!
 
 


【心理测试】塔罗牌预测你的漏财指数是多少?

以下一组图片,你第一眼看过去,会更喜欢哪一张?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回复“图片”就能知道答案哟!
 
 


    关注 远方的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