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船闸——一座有着1600年悠久历史的著名船闸

 

船舶从邵伯三线船闸中过闸。荷花湖畔。船闸具有调节水位功能,自古以来就作为运河上最重要...






船舶从邵伯三线船闸中过闸。


荷花湖畔。

船闸具有调节水位功能,自古以来就作为运河上最重要的助航设施存在着。邵伯船闸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一座具有1600年悠久历史的著名船闸,它的历史可看作我国船闸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说起邵伯船闸的肇始,还与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谢安有关。淝水大战获胜后,谢安官封太保、太傅,都督十五州军事,权重一时,威望极高。受到孝武帝胞弟司马道子为首的皇室人员嫉妒,谢安被迫于太元十年(385年)请求出镇广陵,就是现在的扬州。在扬州东北20里步邱筑新城屯兵,他发现新城之北20里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农田常受干旱,东部农田又易受涝,率领民众筑堤挡水。由于堤跨邗沟,他决定在跨邗沟的河段上大堤的两侧建有一定坡比的斜坡,并设立拖船过埭的绞关,时称“埭程”。从此新筑大堤的两侧,西少旱忧,东减涝灾,而往来江淮之间的船舶仍然照常通航。当地百姓为感谢谢安之德,将他比为春秋时期德行高尚的召伯(古召同邵),所筑之堤名为“邵伯埭”。这就是位于邵伯古邗沟上最古老的过船设施。

到了唐宋时期,随着大运河在沟通中国南北交通中的重要地位,船闸的发展也独步于世界。当时的邵伯船闸已经发展为三门两室船闸,也就是有两个梯级的双闸室船闸(类似于现在的三峡五级船闸)。在日本高僧成寻所著的《参天台五台山记》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辰时至邵伯镇,上船,未时,开水门二所了。次开一门,出船了。”这是记录高僧成寻熙宁五年,北上时由于水位差较小,两个闸室合为一个闸室,等待水位升高出闸的情况。北宋大文人苏辙也在《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郡伯闸上斗野亭见寄》有这样的记载:“扁舟未遽解,坐待两闸平。”说明了当时的邵伯船闸已经是三门两室船闸了。

时光荏苒,邵伯船闸由最古老的过船设施邵伯埭,到单斗门船闸、三门两室船闸、单斗门船闸和民国时期的“新式船闸”,转眼已是千年。如今,当你站在新建成的邵伯船闸三线船闸上,气势雄伟的三线新船闸与一线船闸、二线船闸连为一体,横卧在京杭运河上,看着每天成百上千艘的船舶满载着货物通过这里,驶向全国各地,才能真切体会到水运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中国水运报》


    关注 中船重工武汉凌久电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