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知多少】排灯舞 穿越百年的民俗遗珍

 

。。春日里,宏显大舞台来到印台区尧科村为村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尧科人热情好客,特意准备了一场独具印...



。。 春日里,宏显大舞台来到印台区尧科村为村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尧科人热情好客,特意准备了一场独具印台地方特色的舞蹈献给当天的演职人员们。在震天的锣鼓声中,十八名青年手提排灯,踏着锣鼓声,边跑边舞,英武、奔放的表演迎来阵阵喝彩。这就是流传于印台区济阳寨、楼子村、尧科村、苏家庄等村的排灯舞。灯是竖形木质框架,上画八仙人物图等,表演者头扎白毛巾,着对襟衫,背插长柄排花,两脚腕分系一串大铜铃,酷似在鼓锣声中起舞。



。。相传排灯舞起源于清嘉庆年间,距今有二百余年,是社火的一种形式,由古代济阳寨屯军灯火巡更传衍而来。济阳寨自古属屯军兵寨,守军兵卒每晚常持灯笼、火把巡更。以后传入民间,当地群众为保护村寨安全,也常于夜晚或农耕丰收时打着灯笼进行巡更守夜。长此以往,年复一年,便演变成了一种春节灯舞节目,长期流传于民间社火中。


。。排灯舞俗称“跄排灯、跑排灯”,有着英武、奔放、苍劲、豪爽的突出特点。尧科村杨战荣老人今年七十二岁,他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在村上跑排灯。据他介绍,在建国初期排灯舞最为兴盛,当时表演主要是由8名青年和8匹走马组成,由于物资匮乏,表演的服装也较为简陋,身穿红毛衣,系上白布门帘,背上背着扎的纸花,身上还要挂两个铜铃铛。手里提的灯是舞者手中持的排灯,用木条制成灯架,由白麻纸糊成,灯高约1.2米,宽约0.4米,从上至下分为三格,上面写上“军令如山”“横扫千军”“先声夺人”等军事成语。每层灯格内点上“鸡娃灯”,夜晚闹社火时,熠熠闪亮的灯火,把社火队伍装扮得更为艳丽,加之每个舞者身后的纸花前后闪动,左摇右摆,甚是热闹好看。



。。排灯舞跑起来也是大有讲究的,一套完整的排灯舞要经过“龙摆尾”“小掏”“掏八字”“片蒜”“老鼠倒钻洞”“大掏”“扎灯”“提灯”“卷白菜”“龙摆尾”等环节,所以表演时间至少在一个半小时以上,小小的碎步迈着,通过灵活多变的队形变换,来呈现古代灯火巡更的状势。正月里,村民们从正月初二开始排练,到了十三、十四、十五这三天就开始表演,六十年代里尧科村的排灯舞极为兴盛,天色稍暗时村民点亮排灯从村里一路向川口出发,直到夜里十二点才演罢归来。



。。当天的演出中,年龄最小的杨勇刚十五岁,他的爷爷、父亲都会跑排灯,所以他也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杨战荣老人告诉记者,跑排灯其实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技巧,年轻人不用教,看都能看会,但是跑排灯对人的体力要求非常高,一个排灯将近六、七斤重,要提着灯跑一个半小时下来都会大汗淋漓。“我现阿在已经跑不动了,也就只能在锣鼓队里敲锣打鼓给大家伴奏了。村上的青壮年要么在外上学,要么在外打工,现在想凑齐一场表演,太难!”老人惋惜地说道。



。。排灯舞这一珍贵的民俗文化流传百年,至今已不再是一种单一的舞蹈形式,它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已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印台区自2011年开始实施排灯舞保护规划,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科学规划,整体保存,和谐共存”的原则,努力使排灯舞在社会上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努力寻求新环境下排灯舞传承与传播的有效方式,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来源:铜川日报


    关注 微印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