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教授:关于“病由心生”疾病观探讨的目的和意义

 

这次会议的题目是“病由心生”疾病观的探讨,这个题目定得很好。关于病因问题,按照过去中医传统的分类方法,大致上...







这次会议的题目是“病由心生”疾病观的探讨,这个题目定得很好。关于病因问题,按照过去中医传统的分类方法,大致上一个是如下:

 

外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从与五脏对应的角度来看是“五志”:喜、怒、思、悲、恐),另外还有饮食劳伤之类的原因。

 

今天我们要研讨的“病由心生”的问题,还不能简单的按照这种分类方法来认识。“病由心生”——能认识到这个问题是一个大智慧。

 

这不光是中医的一般诊疗问题,实际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穿透,一个飞跃:从“术”的层面上升到“道”的层面,从现象直达本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病因问题看得更清楚。所以,关于本次会议的宗旨,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从“医乃仁术”的层面上升到医乃仁道的层面,从宇宙和生命的本体上来认识中医。“医乃仁术”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的说法,这个说法并没有错,但是这个说法对中医的认识还不够究竟,不够到位。

 

我作为一个外行主要从文化这个层面来探讨中医,几年前应邀在香港高校讲学的时候,提出中医有一个仁学体系,说是仁学体系,就意味着这不是偶然的、零散的、个别的、非本质的东西,也不是后人捏造出来的东西,它是本来就存在的、起决定作用的东西。

 

中医过去的典籍讲到仁的地方有四万多处,资料很丰富。它对整个中华文化的仁学体系的形成,对中华道统的构建,起到了直接的催生作用,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料,是我们一个久远的文化源头,对后来的一切直至今天和未来,都永远是一个源头活水。这个仁学体系包括仁道、仁德、仁术三个层面,我是这样看的。

 


张仲景主要从仁术的层面考虑中医,著作了《伤寒杂病论》,在这本书的序言里他认为中医是“方术”。孙思邈主要是从“仁德”的层面提出“大医精诚”的问题,从医者这样的医疗主体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和素养来考虑问题,这样的医者是贯通天人的。

 

仁德和仁术都来自于仁道,都是仁道的载体。关于“仁道”,早在张仲景、孙思邈之前,《黄帝内经》已经把道的问题讲得很清楚。

 

道是什么呢?

 

它不在内外中间,又不离内外中间,实际上就是天地万物的本体,也是与整个宇宙相通的我们心的本体。

 

比如说“病由心生”,这个心如果是仅仅“七情”的话,那只是浮在表层的心。七情只是一个浪花,是表面的显现,也可以说是一种现象。你看现代西方心理学界的弗洛伊德和荣格师徒,他们学了大乘佛教的瑜伽唯识理论,悟出了潜意识学说,创立了精神分析法,被称为西方社会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实际上它距离佛教瑜伽唯识理论还很远,只是触及了一个边界。再来看我们中国的古人,当初两千多年前的典籍《黄帝内经》已经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了,所以《黄帝内经》把一些病命名为“不仁”,例如“痿痹不仁”、“麻木不仁”,等等,这里面包含着很深的哲理。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而所有患有“不仁”之症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连自己的躯体也不认了。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能够很好的认识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在中医界取得共识,我想这是本次会议最大的收获。

 

第二点,从仁术的层面来说,“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就是“治未病”。既然是“病由心生”,那么解铃还得系铃人,心病还须心药医,高明的中医会从现象到本质,沿流讨源,寻根追本,从病者“七情”的表现入手,直探深层病因,对症下药,甚至不医而愈。

 

要真正弘扬中医“治未病”的仁术,必须继承“致中和”的传统文化精神。“中和”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是一种身心无病的康乐自在的状态。

 

中医的“中”,就包含了“致中和”之道。首先是心的中和,果能如此,“百体从令”是自然而然的事,就如内经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中医“治未病”的仁术包括对已生之病的治疗,此时仍须从“病由心生”的疾病观入手,通过对已生之病的望、闻、问、切,了解其未病之前的诸种病因,包括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再从内因七情上加以辨析调理,还要透过七情看到它后面的东西。

 

清人赵藩在成都武侯祠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医的最高境界。

 

第三点,上医医国,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国家治理,我们的社会管理,我们的各种精神载体包括网络空间,以及方方面面,都要以人为本,以人心为本。通过对“病由心生”疾病观的研讨,提醒全社会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使每个社会成员更加注意个人道德修养,更加注意群体行为的规范,使我们的心灵更纯净,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和谐,使我们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更美好,从内外两个方面造就不生病、少生病的人文氛围。

 

这不光是中医界的事,而是全社会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让我们以今天这个会议为起点,一起推动,一起努力吧。文章转自:净莲花






    关注 慈心九鼎KHG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