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自觉——林建胜与他的微笑观音

 

在林建胜的手中,一尊尊瓷塑观音,揭去庄严的面纱,换上了清心的微笑,坦然、明净、纤尘不染。...



生命的自觉

——林建胜与他的微笑观音

挪威学者英格维尔特在《宗教史中的笑》中说:笑是一种文化,它超越于语言之上, 常常是神性存在的一种特征。
在林建胜的手中,一尊尊瓷塑观音,揭去庄严的面纱, 换上了清心的微笑,坦然、明净、纤尘不染。


                 (《瑰宝》——生命的自觉)

瓷都德化,清晨舒爽的空气交织着高岭土的气息,为人们注入一天的能量。林建胜早早的就来到工作室,等待几尊瓷像的出场。

经过两天一夜的烧制和冷却,窑室的温度已经降到可触碰的程度。每一次开窑,林建胜都难免紧张。

出窑后,林建胜把每一件瓷像都捧起来仔细端详,直到确保都达到效果后,他才舒了一口气。这些观音,是林建胜几个月前设计的,期间已经烧制了数次,但结果却都不尽如人意。

这次林建胜成功烧制的是两尊陶瓷观音造像,通体温润如玉,衣褶稠密, 精致灵动;嘴角上扬,面含古朴恬静的微笑。


           (这两尊观音造像嘴角上扬  面含古朴恬静的微笑)

德化白瓷以釉色晶莹润泽著称于世,古人曾以“洁白胜霜雪”来形容。其纯净、晶莹、通透的质地,恰好能承载佛教的“空”、“无”和“明心见性”的境界,用于塑造观音,自是形神兼得。

林建胜与陶瓷结缘三十余年,期间创作的观音塑像不计其数,造型多以德化传统的慈悲造像为主。直到五年前,一件偶然的事,促使了他手中观音塑像的转变。“德化的观音都是做的很庄严肃穆,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能不能做一些让年轻人更能接受的造像呢?”马来西亚佛教主席的话深深触动了林建胜,也让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除了德化传统的慈悲像,观音是否可以有别的造像呢?

正当林建胜为如何做改变而思虑的时候,书架上的一本《全彩中国雕塑艺术史》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书中那面含微笑的佛像,在这一方方坚硬的崖壁上,历经千年,依然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书中面含微笑的佛像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随着“微笑观音”四个字在脑海中刹那的闪现,林建胜也有了对观音新造像的构思。

虽然林建胜在传统观音的塑造中有着丰厚的经验,但是,要把观音的面部表情做些调整,却有着大学问。牵一发而动全身,局部的细微变化都会对观音的神态与气质产生影响。
             (要把观音的面部表情做些调整  却有着大学问)

姿态生动、衣纹流畅的石窟造像;面目清秀,神态安详的彩塑造像; 简劲圆浑,秀而温雅的德化传统造像;林建胜在传统中汲取精华,与微笑观音理念的结合,在构思与融合中,有了眼前的这三尊泥像;而当它们踏进窑炉,又将开启新一轮的惊艳亮相。
               (林建胜在传统中汲取精华  才有了这三尊塑像)

林建胜的微笑观音不是以崇高、威严来建立姿态;他以向内心的自省、对生命喜悦的自觉,来形成另一种动人的力量。每个眼角弧线的流动,仿佛暗示那精神内在的喜悦,可以解脱有形瓷像的束缚,化成一缕微笑而来。


             (每个眼角弧线的流动  仿佛暗示精神内在的喜悦)

《瑰宝》播出时间:

                    福建电视台都市频道

                    首播:每周日22:10

                    重播:次周六12:40


    关注 福建瑰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