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在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旅行?旅行具有哪两个维度?为什么即使是我们没去过的某些地方也会带给我们某种感受?

 关于微信带来知识碎片化、时间碎片化的种种言论已经很多,一个事情出来,褒贬不一,各执一词是这个时代的特性,至于利弊是非,看客们自有体会。

不谈微信好与坏,总之,各种电子屏幕看多了,眼睛和大脑也扛不住,想放空又不想发呆的时候,看看纸质书,是最好的选择,特别是有文学造诣的书,会突然发现如沐春风。读过《空谷幽兰》,是美国人波特,上个世纪写的寻访终南隐士的故事,一个美国人竟然用唐诗和宋词去描写当时他在山谷中的那个情景,颇为敬仰。上个月,我也进到终南山,那天早上当我站在山上,看到一个啄木鸟在我的面前哒哒哒,哒哒哒,敲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把他的文字和现实的那个情景对接起来,产生了巨大的正能量幸福感。实在不想用这几个词来形容,只是觉得当时我很健康,很通透。

我们说微信微博碎片化,只有140个字,反映不了深刻的思想,其实不全然对,古人写一首诗,多则28个字,少则20个字,5首才140个字,李白那首描述终南山的诗只有70个字: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在晚上的时候从终南山下来,回过来看自己下来的那条路,已经看不见了,就是苍茫的暮色,山坡上只能看到一片墨绿色。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碰到这个人,带着他去了他自己的家里头,小孩打开了门。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那个藤萝在抚摸着他的衣服。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就跟着那个松树的那个风啊一块儿唱歌,当他唱完歌的时候,天上的星星变得已经很少了。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就我醉了你也醉了,其乐融融的那种状态下,截断了日常的那些所有的那些心机。

实际上我们旅行,绝不是简单地是从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实际上是从一个境界到另外一个境界,这才是旅行真正的能够给我们的东西。旅行其实是有两个维度的,一个是空间维度在空间上我们跟某个景点、某一个地方在一起是空间的共在性,还有一个就是时间的共在性,就是你真的到一个地方以后,到过这个地方的人分布在不同的时间里头,300年前,甚至是2000年以前,你进入到那样一个时间性的社区里头,就像我们读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我们为什么爱读这首诗,我们即使没去过那个地方,也能把处于不同时间段的人以一种很虚拟的方式,实现一种共在。

所以说旅行,如果没有带一颗诗意的心,给了你一个诗意的环境,那也是让你去找WIFI的一个理由而已,然后点菜,拍照,发微信,如此而已,本来是要“陶然共忘机”,要从日常的这个嘈杂的世界逃到清风和明月的另外一个世界里头去,让你感受到了不仅是风景而是心境。

为什么我们的阅读质量会下降?为什么文学、诗歌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旅行?

我们基本上看一本书,跟我们去一个旅行景点是一样的,如果不跟那个书有实质性接触。看看序言的前两句话,看看后记的后两句话,看看简介,大致跟人说起来,我读过这本书。也就相当于你去了趟欧洲,拍了好多照片,往微博上一贴,表明你去过了,就完成这样一件事情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消费主义对我们的诗歌和文学这些东西进行侵蚀的时候,你会发现,连看莫言的书都变成了是一个炫耀的行为。只不过大家都在说莫言。

文学、诗歌和旅行有一个共通的功能,让人从一个剧场去到了一个新的剧场。旅行不用说,实际上是把我们进入到另外一种光学、声学环境里头,让一些本来存在,但是平常看不到的东西显现出来。第一次到北京天安门的人,都会说,哦,原来天安门是这样的,和我在书上看到的一样,人们在去一个地方之前,已经通过阅读、电视等等各种途径在心里架构了这个地方的一个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旅行的是为了见证心里的那个认知和印象,从熟悉的环境里去到心之向往的地方,体会心之向往的心境。

文学、诗歌,它其实是一个什么状态呢?其实是让你在时间上回溯,保持跟世界最初接触的时候那种感知方式。把一个标签化的、粗糙的感觉让它逐渐地回溯到一种状态里头去。这也是一种特殊的旅行,就是回溯,从此时回到彼时的那样一种状态。莫言的小说里头,就有一个特点,大量的写平常完全感觉不到的那种色彩、声音。莫言的小说里头那种对声音的那种捕捉,对色彩的这种捕捉,甚至说庄稼长的时候那种拔节的声音是听得见的,真的是听得见的,如果你在农村里头,庄稼也会伸懒腰,你就会进入到一种状态里头,哦,原来世界是这样的,或者说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着。

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利于一个人的成长,实际上,我们在读万卷书的时候,也在行万里路,在行万里路的时候,也在读万卷书。两个方向的延伸都在不断扩大我们的视野,净化我们的心灵,塑造我们的心智。


    关注 生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