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比老师更优秀!

 

孩子,别哭,我们都可以原谅自己脆弱的心灵!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看到你的给我们班级作文基金会送来的文章。不!严格地说,是作品!老师由衷地佩服你!为你点赞!向你学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今天,看到王秋红同学的给班级作文基金会送来的文章。不!严格地说,是作品!我由衷地佩服她!

我想说,王秋红,加油!你比老师优秀!为你点赞!向你学习!(高进儒)

下面是王秋红同学的作品,请网友们批评指正。为乡村孩子的成长,我们一起为她助力。

        王秋红,八一中学高二五班学生,2015年陇南市优秀学生获得者
 随笔/时光深刻而非浅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龙应台《目送》

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笔触来描绘他们的形容,或许正是因为太过熟悉,反而显得陌生起来。

该从何处下笔呢?是那双鬓上的点点斑白,双眼中的风雨沧桑,还是那布满粗糙老茧的双手,脸庞上岁月刀刻的痕迹?我不知道,我无从下笔。

记忆中,父母对我和姐姐的功课十分上心,就算再忙,他们也要看着我们完成作业,监督我们不在学习上打马虎眼。那时候啊,检讨书,保证书我和姐姐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写上一篇。但镌刻于记忆深处的,是父母为了生计而忙碌,为了我们而忙碌的逐渐佝偻的背影。从小到大,我都爱和他们比个子,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在心底轻轻的说:再等等,再等等,我在长大。

父母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母亲勉强算是初中毕业的学历,而父亲则是在参军那段日子里才学了点知识,这才不至于被称为“文盲”。或许是他们的经历太过于苦难,在他们眼中,有了知识才能活得更好,他们希望自己的一双女儿成为“文化人”,考上大学,不要再过他们经历过的那些苦日子,过的平安,喜乐。这些,我都懂。

不知道从何时起,母亲已经看不懂我那密密麻麻的练习册上的习题,细细的线总是穿不过那曾经一下就能穿过的针眼;不知从何时起,父亲的双臂不再有力,步伐也不再硬朗;不知从何时起,他们的性格不再像年轻时那么雷厉风行,变得温和起来。时光,在不知不觉改变他们,磨砺他们。这些,都在我成长的时候发生了。我总觉得我成长光阴的是那么的慢,而父母老去的岁月却是那么得快,我怎么来得及阻止呢?

送姐姐去上大学的时候,我看见母亲在偷偷地抹眼泪,客车开出去了很久,她仍然眺望着列车离去的方向。看着她微红的眼眶,我的心突然酸涩起来,父母他们,是真的老了,我不得不承认这个我一直不愿承认的事实。他们的肩膀不再宽厚,他们的背影不再挺拔,他们的身躯,正在一点一点地被岁月蚕食,而我,却只能当一个旁观者,无能为力。或许,现在我口中的人生还十分浅薄,但我必须要说,在我的人生中,最重的两笔就是父母为我添的那两笔。从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也一定是这样!

纵使时光漫长,然它深刻,而非浅薄。
亲爱的朋友!我是“霞儒”乡村班级作文基金会的王秋红,等您来指导!谢谢!
小小说/ 当归
人去,花开,徒寂寥。

是夜,残月半轮,孤星点点,万籁俱寂。整个村子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只隐隐有一家的灯火明灭不定,走近,只见一盏煤油灯斜斜地燃着,不时绣出一朵灯花,毕剥作响,那是刘氏的家。

夜阑人静,她仍在昏暗的灯前赶工,为了支撑这个残破的家。

当初,她嫁来不久,丈夫就被抓了壮丁,那时她已经知道自己有身子了,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丈夫穿上戎装,远走他乡,从此,杳无音讯。后来,她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独自抚养一双儿女,也亏得村里人多有照拂,这些年来才勉强维持着生计,一双儿女也平安长大。

刘氏停下手中的活计,揉了揉酸痛的肩膀,从破旧的窗柩望出去,月牙儿弯弯,正西斜挂在柳梢头。她不禁想起丈夫离去的那个夜晚,皓月当空,圆满的有些不真实。如今却已是斑驳残月,刘郎,你如今又身在何方?战场上刀剑无眼,腥风血雨,你可还好……

忽闻门外有悉悉索索的走动声,刘氏惊疑,此时会有谁来拜访?莫不是最近愈发猖獗的贼寇?她脸色白了一层,轻声走到院角,拿了把扫帚紧紧攥在手里,悄悄走到门前,将门闩往上挑了挑。是一名身着戎装的男子正在拴马,这身形……

刘氏猛地打开门,门外的人听到声响转过身来。这是……这是多年不见音讯的刘郎!两人相对无言,默默站在门前,似有千言万语,却又无语凝噎。良久,她抹干泪痕,哽咽着说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刘郎,这次回来,再不走了吗?”

“嗯,再不走了。往后,就由我来守着你们……”

小屋里的灯盏亮了一夜,絮语声一夜未歇。

鸡鸣初晓,天边开始泛起曙光,雾气氤氲着弥漫在小小的村庄里。刘氏猛然惊醒,想要站立起来却跌倒在木椅里。强忍着半边身子的麻木感,她走出屋子,门外青草萋萋,正是刘郎当年离去的模样。她跌坐在地上,双手掩面,有泪滴在地上,泅湿了她脚边的一小片土地。



2015年10月,在甘肃陇南武都安化镇曾街村一所乡村学校,一个班级作文基金会成立,基金来源都是老师们微薄的稿费和好心人的爱心赞赏,旨在鼓励乡村孩子爱上写作和旅行,就像《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一样,喜欢飞行和写作。我们是乡村里的星星之火,不打算燎原,只希望孩子们做一个大写的人。仅此而已!

 “霞儒”作文基金会成员:冯雪 王秋红 张海珍 王汉平 石双瑜 尤永奇 李月娥

  地点: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安化镇曾街村263号(八一中学 高二五班)

  联系方式:微信 gaojinru1984 公众号 gaojinru_xj

  电话:18193919380


    关注 儒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