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辱之大分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材悫(音“却”)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

释义

“荣与辱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安危利害的本质认识。先义后利为荣,先利后义为辱;办事通达为荣,处事受阻为辱;一般办事通达的人可以管理人,处事受阻的人则受人管理,这就是荣辱的本质区别。

才德兼备的人常常生活顺畅,无才却鲁莽的人常常处于危难险阻的境地;生活顺畅则知足常乐,危难险阻则心生忧愁。常乐的人容易长寿,忧愁的人容易夭折,这就是对安危利害的本质认识。”

阐发

现在我们提倡社会主义“八荣八耻”,但是能把这一大段话随口背出来的又真有几个人?然而在古人这里,一切简单了很多。比如荀子,论述这个问题时其实就是一句话“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

古人很实际,不只空谈大道理,人的道德实际是和“安危利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荀子心中,人的道德意识与人的安危利害观念是不可分的,他认为,从根子上说,从人类发展的大视野看,道德是工具性的东西,人要讲道德,归根结蒂是为了“安”与“利”,避免“危”与“害”。所以他一点不回避道德行为必将给主体以积极的回报的问题。

所以古代“荣”的本意是指“安荣”,而“辱”则是“危辱”,同时“荣”、“辱”是与“义”、“利”密切相关的一对思想理念:“先义而后利”,就是“荣”;反之,若“先利而后义”,甚至于见义忘义、唯利是图,就是“辱”。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荀子 劝学篇》);也就是说,“荣辱”又必然是根源于人对“德”的基本选择的。而且“善择者制人,不善择者人制之;善择之者王,不善择之者亡。”(《荀子 王制篇》)。这就是“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的道理。其中,“善择者”就是“通者”,“不善择者”也就是“穷者”。而“荣者常通”,毋宁说是通明豁达,知足常乐;至于“辱者常穷”,便不啻于为物所累,郁郁寡欢。并且在荀子看来,这种“荣辱之大分”不仅只是“制人之与人制”间的分别,而且更关乎于“王者之与亡者”,关乎于人的“安利”与“危害”、“乐易”与“忧险”以及“寿长”与“夭折”,关乎于人的生与死。这就是所谓“安危利害之常体也”。如此看来,“荣辱”之事,岂可小觑?

那么具体到行为处事上,怎么才能避免“辱”呢?荀子列举了十个反例:

1、做一件事光顾图爽快,结果却是走向死亡,是因为那其实是在发泄愤怒;

2、似乎明察一切,结果却反而受到伤害,是因为那是出于对人的嫉妒之心;

3、好像很渊博,但却总不得志,是因为那种渊博只会引向行为放纵;

4、说话目的像是想澄清问题,结果却使得问题更加说不清道不明,是因为做那种澄清其实是想逞口舌之能;

5、待人看来很慷慨,与人的交情却日益淡薄,是因为心里其实是在做交易;

6、能言善辩却不被人喜欢,是因为那其实是争强好胜;

7、立论正直,却得不到人们的赏识,是因为目的是要显示自己高人一等;

8、正直清廉却不受人尊重,是因为那种清廉常常意味着尖刻伤人;

9、勇于进取却不被人敬畏,是因为那其实是贪心不足;

10、言出必信却不受人尊敬,是因为那其实是为了自己能够独断专行。

上述例子的十个现象,似乎动机都是为了“荣”,但结果事与愿违,因为这些全都是小人“所务”,君子“所不为”的,值得大家比照深思一下。

荣辱在己,不假外求。要知道,每个人的价值都是不可重复的;而且无论在“材性知能”还是在“好荣恶辱”上,君子小人本是一样的,只是此二者间注错习俗和求取方式多有不同。而且非仅君子和小人,即使对任何人而言,荣与辱就像人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一样,乃是其“生而有也”、“无待而然”的“人之情也”;至于其所不同,则亦同样在于注错习俗和价值取向之上。

因此,人生需要“有师有法”,师法圣贤。否则“人无师无法,则其心正其口腹也”,“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

这里,荣辱亦可以替换成廉耻,也可以说成是非,意思都是一样的。


    关注 紫羽茶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