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芳视角之季羡林 此心安处是吾乡

 

有些文字,不仅仅是为了印证自己的存在,更是为了记录年少轻狂。...

【园芳视角】,做生活和工作的有心人。
——曹园芳



园芳是有些日子没有读书了,和别人谈论的也无非爱情和工作,总感觉说过的这些的话,吐出的唾沫星子,有些不切实际,有些生活在虚幻里,没了就没了,一时的痛快可有,但不宜长久。年轻时,最怕虚度光阴。



生活需要享受各方各面,包罗万象,闲聊、懒散、积极、工作、友情、爱情、亲情、生活、旅行、摄影、写作……它们缺一不可,而读书使人踏实宁静,这不得不令我服服帖帖地顺从。

难得周末,可园芳还是一如既往地早早醒来,洗漱、吃早点、喝蜂蜜水,让生活的甜味静静萦绕。



今日的清晨明媚,有温度。园芳穿着舒适的睡衣,打理好头发、脸蛋,趁着这阳光明媚,将多月未清洗过的毯子被套枕套一起丢进洗衣机搅拌。然后乘着电梯上了顶楼,听见顶楼居住的屋里有女人抽泣的声音。

随意环绕了一圈,发现顶楼种了各式绿色蔬菜,有黄瓜,有通心菜,有豆角,离开时无意看到女人开门红着眼,手机里响着“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本想问她有没有阳台栅栏的钥匙,硬是把我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回到阳光灿烂的房间里,脑海中飘过一句话,“不管女人到了哪个年龄,总难免为情所伤,因情而泪”。随手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季羡林先生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季羡林归国日记1946-1947》,有模有样地读起来。不一会儿,倦意就袭来,遂躺床上假寐,没想着真就安静地睡着了。

一小时后醒来看到文溪妈妈在朋友圈晒图说在海岸城吃探鱼,因为她家姑娘嘴馋,此时的园芳亦是嘴馋,“突然我也想吃。想吃到没法走路。”估摸着自己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起床洗漱就去吃午饭,点了姜葱鸡杂的快餐,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单手托着腮帮静静候着。



过了约莫20分钟,走进来一个浓妆艳抹的女子抱着一个1岁多的男童坐在了我的对面,我直勾勾地看着她粉红色的眼影,卷翘的睫毛甚是显眼,手中的男童不安分地动手动脚……

值得一提的是她男人,园芳最看不起“我钱包没有零钱”,而后就不付款的男人了。于是女人拿了一张10元的零钞抱着男童在餐厅里寻找买单处,买了点过的冰镇绿豆糖水。再看看从他们进店到候餐的10分钟里从未离开过手机的男人,更使我不爽。归根结底,还是看不惯“没有零钱”的男人。

回到住处,睡好了,也吃饱了,脑袋瓜清醒得很,觉得读完季老的书不在话下。拧开电风扇,认真地捧起来,安静地读着,从香港到上海,再从上海到南京,一个去国11年,真见到祖国的模样时却异常陌生,想着不知道是自己变了,还是祖国变了的季老,我仿佛看到上海街头彷徨驻足的他。



为本书作序的是季羡林国际文化研究院院长卞毓方先生,当时拿到书籍时,我也曾“愉快地”幻想过,如果有人让我为这样一本书作序,我想我很难写出有深度的内容,卞先生很是谦虚,在开头就说,“翻阅几遍,惶惑之下,不知从何着手。忽然想起一则疑团。”

这个“疑团”是季羡林当年出任北京大学教授一职时时间上的不一致性。季羡林曾在不同的作品中回忆当时接受到北京大学教授聘书的情景,而在当时季老1946年的日记作品中看到了时间的不同,于是卞先生得出一个结论——日记毕竟是有史料价值的。

这也是吸引我往下读的原因之一。

看着看着,就感觉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想起了多年以前自己写的日记,写的文章,写的心情、生活随笔,竟一时激动起来,觉得此刻的自己也应记录下这难得的时光,难得的记忆,也应该得到被承认的自己的赞许,于是我写下了这些文字,以感恩自己那么多年来对文字的坚持和喜爱,是它替代了不太会记人记事的大脑。放空了自己,再回望来时的路,也只好笑笑自己,又感恩自己那么认真地活过。

所以,25年以前的青春,从未辜负。

“此心安处是吾乡”是苏轼《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中的一句,原为抒发作者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胸襟。园芳之所以想取这个名字作为此文标题,不仅仅因为它是书名,更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种肯定,对生活热爱的真心。
--The End--
作者:曹园芳,热烈阳光的温婉女子,认为行走人世间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追求文字魅力所带来的乐趣,寻找一生中心心念念的人一起去往远方。公众号ID:cyf901229

阅读原文,关注“园芳说”,说你想说的话。


    关注 曹园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