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新态--苏泊罕“三位一体”文化旅游建设模式初探

 

以鄂尔多斯第一家活态博物馆—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为例,向大家穿插介绍什么是“活态博物馆”以及它目前运营情况与现实意义。...







苏泊罕依托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独特的人文资源开拓地方民俗文化旅游,以“三位一体”模式开启了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融合新态,这项标新立异的示范实践正背负着期待和使命,在鄂尔多斯文化旅游建设的道路上壮丽启程,谨以此文做一初步认识和梳理,抛砖引玉之借鉴。

随着当今社会的文化旅游热,文化和旅游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文化不再是肤浅的用来招揽游客生意的一副招牌,而是作为旅游产业的导向和灵魂,与旅游深度融合,并以旅游为媒介和载体实现传播传承及有效保护。苏泊罕民俗旅游开发将一个遗沉在角落里的古老游牧村镇包装上市,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文化公益作为。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示范基地的合作加入,代表着我市“三位一体”模式下文化与旅游新态融合试点的正式启动。



一、“三位一体”优势互助 相得益彰

苏泊罕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初期模式是在旅游景区成立活态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示范基地,目前三者(活态博物馆、非遗基地、旅游景区)分别隶属于鄂尔多斯博物馆、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东联旅游集团三个单位。“三位一体”也可以这样通俗地理解:即“一体三物,一物三名”,景区即活态博物馆即非遗基地,活态博物馆即非遗基地即景区,三者完全合而为一,即“三位一体”。

苏泊罕旅游景区里的山水草木、花鸟鱼虫,大到风雨雷电,小到蛛窝蚁穴;神秘的祭祀现象,生动的生活场景,都是活态博物馆所要展现的,也是非遗基地不可或缺的主客体要素。旅游企业负责景区场地的一切运营管理,企业是主体,博物馆与非遗中心只委派专人专司职能之责,利用企业所属的景区平台进行文博及非遗传承运作等相关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并给予景区相关的“软件”支持和帮助,彼此相互合作,无关经济利益,各出其力,各取所需,优势互助,相得益彰。



“三位一体”模式下的文化与旅游,开创了博物馆民俗研究、非遗传承保护、景区旅游建设的新路径、新局面。博物馆从中获得了一个拓宽业务研究领域和信息渠道的特殊工作平台,直观的原生态“馆藏文物”,更便于博物馆开展业务研究工作,例如,从苏泊罕牧民普遍而隆重的玛尼宏和敖包祭祀里,从历史的角度深入分析研究此地游牧文化宗教信仰现象的内涵,正确认知古老游牧文化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考镜源流、去芜存菁,也有利于科学合理的指导旅游开发。从非遗角度来讲,非遗基地也找到了一条实现非遗“活态化传承,生产性保护”的良好途径,可以发掘大量即将淡出历史的珍贵民族文化,为及时启动拯救和保护工作明确了方向,也为进一步推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做了示范实践,开阔了思路,同时通过旅游平台挖掘展示非遗项目,培育传承人,不仅丰富了景区颇具文化韵味的旅游项目,也有利的激发了非遗传承活力;站在旅游景区的角度看,景区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调整,正确把握文化内涵与发展态势,为深入开发旅游项目、产品及整体长远的合理规划提供有效依据。三方在实践互动中,收获了各自的成果,既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也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未完待续!


    关注 活态博物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