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上的那些所谓创新,真的有必要吗?

 

“书法不临帖,等于瞎胡写”说的是继承传统的重要性,其实说的也是书法怎么写的问题。对现在的很多书家来说,不是有没有创新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继承传统的问题;不是你能不能创新的问题,而是你入古能有多深的问题。...



王云庵。又名王庚,号溪者,斋署眠云山房,元味堂;生于安徽颍州,求学暨南园,修习书画鉴定,2011年《壹周生活》专刊介绍其书法艺术,2012年连云港市博物馆主持策划的书画艺术文献展《鲁门侍郎》,在当代美术界具有重要意义。



《摩砚》题字:魏立刚

书法上的那些所谓创新,真的有必要吗?
“书法不临帖,等于瞎胡写”说的是继承传统的重要性,其实说的也是书法怎么写的问题。对现在的很多书家来说,不是有没有创新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继承传统的问题。一个书家如果能在古人作品中,发现一点其他人所没发现的一点儿东西,体会到一点别人没体会到的东西,就能在书坛有一席之地了。所以说,对于书法来说,不是创新的问题,是你入古能有多深的问题。

我理解的创新就是入古越深就是新。当我看着眼前历代的古人大家的作品,一个人一个样子,一个人一个新面目,又陷入了思考。毫无疑问,创新又是很有必要的,不然的话,为什么那些古人先贤一个人一个样子呢?

换句话说,什么样的创新才是真正的所谓创新?我觉得真正的创新不是喊口号,不是嘴喊就能喊出来的,而是在掌握了扎实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各种试验性的尝试。比如在连带、承接、枯湿、轻重、虚实、速度、力度等等方面有意识的体会,或者在某一个方面着重的尝试,这个过程既是一个体会古人为什么这么写的过程,也是一个有可能会有新发现的过程。这种有意识的尝试应该鼓励。

再换句话说,写字要带着脑子去写,要带着问号去写,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的去写,要有意识的入古,而不是不作思考的写,更不是古人这么写就一点不敢逾规矩。

云庵这次展出的作品,有一少部分就是书写性的尝试。这种尝试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说,但是,这种有意识的尝试是值得肯定,值得鼓励的,我始终觉得一个人也好,一个民族也好,要有这种进行尝试的心态。

毕竟,历史上任何一个古人在成就面目之前,总有个过程吧?
《云庵作品》
《载秋》23cm x 88cm



《八砚》23cm x75cm



《墨山》23cm x75cm



《豚鱼》23cm x75cm



《一剪梅》23cm x75cm



《一苇》23cm x75cm



《珍重》23cm x75cm


















    关注 娄知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