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么被别人控制的

 



回复

“晚安”,送你每日一言


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评估都会比客观要高。知道自我认识过高,就要学会控制;知道别人的自我认识过高,要学会理解别人。



文 | 雾满拦江

来源:雾满拦江(ID:lwwuwuwu)

1

 

以前我们说过一件事,有位老兄,脑子很聪明,想法天马行空,不受约束——但就是混不明白,饿得满脸凄惨,没得饭吃。

 

于是朋友们帮忙,引荐他去了广告公司。

 

广告吗,玩的正是创意,正是这类人大展拳脚的好地方——这是朋友们的想法。

 

但万万没想到,这老兄进了广告公司后,犹如徐庶进曹营,长达几个月的时间一言不发,无论是创意会选题会脑力激荡会,别人都在绞尽脑汁的想各种招法,他却是安稳不动如大地,始终板着后娘脸,一言不发。

 

被广告公司开掉后,他跟朋友们解释说:哼,不是我一言不发,而是他们给的那点工资,对不起我的创意。

 

朋友们摇头说:大哥,你的想法,只有在说出来之后,才是创意,才可以衡量价值。你在人家那里呆了几个月,屁也没放一个,还瞪着牛眼说自己的创意值钱,你自己信吗?

 

但无论朋友们怎么说,都无法改变他。这是他的选择,别人无法评价。

 

2

 

有位大三的学生,给一家媒体写了个邮件,说:

 

今年我21岁,年轻力壮,又有知识,颜值也高。上次参加招聘会,有家企业的HR,拉着我的手说:年轻人,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小鲜肉,赶紧来我们公司吧,实习期底薪6000元,我们给你留着位子……

 

年轻人说:当时我就愤怒的拒绝了。

 

为啥呢?

 

他继续写道:这家企业的用意,我不傻,看得明明白白的。他们不就是缺人干活吗?不就是看我年轻,可以多给他们卖力吗?用人市场这样势利,我心里挺难受的。难道社会真的这样现实,只想着利用我们吗?

 

……看到这封邮件,大家相对错愕,你不能说这个年轻人没道理——可是拜托,这孩子是不是把他的自身价值,和能力价值混淆了呢?

 

3

 

德国心理学家罗尔夫·多贝里,住在一幢大楼里。与他同一单元的,有幢房间出租,租给五个年轻人。

 

多贝里每天都在电梯里,遇到这几个年轻人。

 

当电梯里只有一个年轻人时,多贝里问:你们五个人合租,生活垃圾都是谁来扔呢?

 

第一个年轻人回答:是我,百分八十的垃圾是我扔的。

 

第二个年轮人回答:是我扔的,百分之六十的垃圾我来扔。

 

第三个年轻人回答:当然是我扔,全都是我扔。

 

第四个年轻人回答:都是我扔的,他们都是些懒鬼。

 

第五个年轻人,手里正提着垃圾,听到这个问题就大骂起来:伐克,射特,全都是我一个人儿扔的,他们只负责制造垃圾……

 

多贝里说,理论上,他们五个人,应该扔掉100%的垃圾,但统计数字表明,他们扔掉了320%的垃圾。

 

多出来的垃圾是什么?

 

——是每个人过高的评估了自我的付出!

 

4

 

美国还有个很有名的实验,调查夫妻双方,请调查者为自己打分,你认为在目前的婚姻关系中,你的付出贡献值多少?

 

每个人的回答数据不一样,但都高过了60%。

 

平均下来,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贡献率,多报了50%。哪怕是一个人渣,也认为自己的贡献率超高,认为自己很重要而不可或缺。

 

  •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自利偏误。
 

实际是种心理错觉,而且是极普遍的。

 

法国人统计过,84%的法国男人,声称自己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好情人——但我们知道,只有一半人才会高出平均水平,而另一半人在平均水平之下。这就意味着,至少30%的法国男人,过高的评估了自己。

 

同样过高评估的还有智商,有调查表明,多数人认为自己的智商在平均线之上。这个意思是说,许多智商不及格的人,却坚信自己是高智商人士。

 

5

 

  • 人类的天性,会过高评估自我的价值、能力、智力与付出。
 

——从学生时期开始,如果成绩非常好,多数人认为这真实的反映了自己的能力。反之,成绩有点糟糕,那就是题出的有点偏,老师打分不公正。

 

——有些写作的作者,也有这个毛病。我的书卖的好,那是咱写的好,读者慧眼识真金。如果销量太差,那是出版编辑有问题,发行有毛病,读者档次太LOW,竞争对手的手段太恶劣。

 

——企业里更是这样,部门绩效好,那是我管理者不懈的努力与付出,如果绩效不是一般的差,那是公司不肯给足够的授权,其它部门本位主义严重不配合,员工水平太LOW……

 

回到我们第一个故事中,那位在广告公司一言不发的朋友,他的创意,也可能真如他的想象,有着超凡的价值——但即便如此,这超凡的创意,从一个想法变成现实,也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与智力投入,这其中每一个配合的部分,必然也是超凡的。

 

但这位老兄,只计算他自己的贡献率,给自己的贡献率打分太高,以至于他感觉自己无法适应人类社会了。

 

第二个故事中的孩子,也是同样。他毛也没付出一根,却把自己有可能的付出,给了太高的估值。

 

愚蠢的地球人,不陪你们玩了——一旦对自我估值过高,麻烦就来了。

 

6

 

  • 自我估值过高,是良好关系的杀手。
 

曾有一个小作者,出了本小说,销量极差,文笔一般。但他的编辑认为,这个作者只是眼界没有打开,如果带他去参加些社交,有助于他的写作水平激升。

 

于是编辑就自己掏钱,带着作者去见一些很有成就的人士。第一次,作者的脸色就有点难看,编辑心粗,也没注意到。等到了第二次,作者就怒了,在网上写文章,大骂起来。

 

编辑很吃惊,因为他对作者付出很多,自认为没有挨骂的理由。但仔细再看,才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

 

——编辑见多了作者,知道论名气文笔,这位作者都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但作者并不这么认为。

 

作者认为自己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文学家,书没卖好,那要怪自己眼瞎找错了编辑,如果换个编辑,早就大红大紫了。

 

此外,作者认为,编辑把自己坑到这惨样,还死不要脸的缠着他,打着他的名头招摇撞骗,实乃恬不知耻。

 

两人的关系,这就算完了。

 

一旦把自己估值太高,第一步是心里不平衡,感受到强烈的委屈。第二步是扭曲现实,认为别人的友善,不过是想占自己的便宜。这就滋生出愤怒。一旦委屈到了极限,愤怒忍无可忍,就宣告了一段良好关系的终结。

 

7

 

  • 人类是群居物种,合作是人类存在的依据。
 

一个拒绝付出的人,对任何人来说都没有价值。所谓价值是人际关系的连接。别人从你这里获得多少益处,你就值多大价值。

 

一段社会关系,或一个社会成果,是由合作者共同的贡献组成的。自我贡献估值过高的人,必然会贬损他人的努力——如前所述,同住一幢公寓的合租户,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扔了50%以上的垃圾,那就意味着,他认为别人加起来的贡献,都不如他一个人。

 

不明白这个道理的年轻人,初涉社会时,会感觉到相当的痛苦。因为他总感觉自己的贡献太大,所得太少,这种心理发展到极端,就是本文前面说的那两例,当事人会自我放逐——既然这个社会如此残酷的剥夺我,那我干脆不跟你玩了。

 

一旦被这种心理控制,就会心理失衡。





 

8

 

  • 为什么别人不承认你的付出?
 

第一个原因,别人不是不承认你的付出——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想到你,你谁呀你?你算哪根葱?

 

此时的别人,正处于愤怒与焦灼之中,因为他们过高的评估了自我的努力。但这个估值并没有引起你的高度关注,他们正在满怀悲情,不明白你为啥子这么无耻,不承认人家。

 

他们正等着你的承认。

 

第二个,生而为人,必有人的弱点与人的天性。人的天性是自我的,别人之所以不承认你,就是因为你把自己的付出估值太高了,严重背离了实际情况。

 

知道这两点,那就好办了。

 

9

 

  • 知道自我评估过高,就要学会控制自己。
  • 知道别人自我评估过高,就要学会理解别人。
 

第一步,当你感觉到委屈时,一定是进行了自我估值,感觉自己付出的太多,获得太少,否则不会感觉委屈。这情况下,你赶紧想想,设若把你的付出与贡献,从合作项目中彻底抹去,项目是不是不存在了?如果不是,那就要重新估量自己了。

 

第二步,一旦你不高估自己,就不会产生委屈及愤怒的情绪,你的脑子就会比别人略微冷静一点点。就这一点点,就足以让你的脑子,腾出空来看看别人,你会发现,别人不乏怒气冲冲者,不乏委屈到了泪流满面者。

 

第三步,给自己一个正确的估值。这世界死了那么多的人,所有的死者,再也不可能从他们的付出中获得了。这些付出累积起来,都留给了我们。你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占尽了便宜——当然有人占的便宜更多,但这不是我们委屈或愤怒的理由。

 

第四步,低调,低调,让别人去发牢骚,表达愤怒吧。他们总以为这世界亏欠了他们,实际上,人类文明如此伟大,你我及身边那些委屈者、愤怒者的贡献率,基本上全是零。没有丝毫贡献与努力,却整天怨气冲天怨天忧人,这叫不理性。在不理性的人面前,理性是强大的优势。

 

第五步,保持理性,保持优势。任何时候你一旦陷入认知偏误,就失去了理性的优势,有利于你的环境就会突变,生活也会变得处处不如意,变得艰难起来。

 

——还记得托尔斯泰是怎么说的吗?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幸福的人生,也是相似的。

 

你不需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不需要上刀山下火海,生活不是影视剧,没那么极端的情境让你嗨。

 

人生就是个平平淡淡,只要你不被人性的偏误弱点所引诱,只要少犯错误,就会赢得一个平淡而幸福的未来。

 

——最后我们说个小故事,让我们知道,当我们高估自己时,别人是如何控制我们的:

 

10

 

我有个朋友,他下班回家,看到路边有个老太太,好可怜好可怜呀,疲惫的身躯,满头的白发,面前放着一小把青菜,正在摆摊卖菜。

 

老人家疲惫的身影,让他顿时想起自己的母亲,虽然家里并不缺菜,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走过去,价也不问,立即把老太太摊上的青菜全买下了。

 

他希望老太太早点回家,享受片刻的舒适与安宁。举手之劳,小小善行,让他获得了心灵上的祟高感。

 

买光了老太太的菜,他转身回家。走了几步,无意中一回头,顿时惊呆了。

 

只见那老婆婆,正不紧不慢的,从后屁股的一个筐中,又掏出把青菜,放在摊上,继续蜷缩在那里卖。

 

当时这位朋友就惊呆了,这老太太,原来是位深藏不露的人性大师呀。

 

——她知道人性的弱点,知道你自我评估过高。

 

所以她满足了你。

 

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作者介绍:崔金生,笔名雾满拦江,知名作家。作品《别笑,这是大清正史》《职场动物进化手册》《推背图》《烧饼歌》《帝国的敌人》《偷禅》等。微信公众号:雾满拦江(ID:lwwuwuwu)。本文经作者授权麦子熟了发布。

— THE END —


推荐阅读

关注「麦子熟了」,回复数字: 101,查看本周热门阅读1 《为什么法国女人不买名牌包》

2 《别让“付出感”杀死你的人脉》

3 《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稳定地穷着》

4 《没有仪式感的爱情,不会长久》

5 《富人孩子和穷人孩子,差的真不仅仅是钱》

6 《亲戚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神奇存在》

7 《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生活的样子》

8 《富养孩子前,还是先富养你自己吧》



| 麦 子 熟 了 |


文章百里挑一,不鸡汤不励志,遇见即改变


投稿邮箱:maizi8090@qq.com





    关注 麦子熟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