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的策略:背靠大树好乘凉

 

公司打着中科院计算所的招牌,员工们为有在计算所进行科研的经历,而感到骄傲。大家都觉得计算所为公司带来了信誉。...



公司打着中科院计算所的招牌,员工们为有在计算所进行科研的经历,而感到骄傲。大家都觉得计算所为公司带来了信誉。在公司开创的最初几个月里,柳传志等一批最早创业的人,在此时都深深地体会到,曾茂朝所谓“计算所的金字招牌”并非言过其实。

别的不说,就说贷款的事情吧,当公司需要从银行贷款时,全部以中科院计算所为“合同的申请借款单位”,又以中国科学院开发局为“担保单位”。1985年1月21日,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周光召先生,从“外汇额度”中拿了20万美元批给了这家公司使用,使得周围的大小企业十分羡慕。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外汇额度”是中国的一种特有的经济现象。任何人或者任何机构,使用外汇都必须置于国家计划之中,包括使用数量和使用时间。否则,轻则违纪,重则违法。

公司里早期创业的那一批人,长期以来都在传统的制度和观念下生活,缺乏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上那种铤而走险的心理和气质。其实,对于在商海中搏浪的公司来说,它的宗旨在于脱离计算所的体系另辟蹊径,但谁都知道公司最重要的资源,是来自计算所的传统体制的。而在当时,中国科学院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印象,计算所又是中国计算机业最早的摇篮。全国计算机行业里一些最有声望的人,大多出自计算所。因此,公司的员工在与客户接触时,只要自我介绍说是中科院计算所的,对方马上就会肃然起敬了。

现在,柳传志等人脚踩两只船,感觉没有后顾之忧。于是,便打算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可是,虽然雄心勃勃,目标也很远大,但公司成立几个月来,目标却不清晰,就连“3人核心”也不知道公司该做些什么。公司要盈利,先赚些钱再说吧。大家想办法倒卖电冰箱、电子表,甚至连运动裤、旱冰鞋之类的东西都卖。

改革开放刚开始时,物资匮缺,商店里出售的彩色电视机,都须凭票购买。国家对彩电虽然规定了出厂价格,但你如果拿到市场上去卖,即使给每台加上1000元,也会有人抢着买。当时,社会刚刚转型,一些品质不好的人趁乱行骗,使社会诚信度大打折扣。

此时,公司也瞄准彩电市场,想要倒腾一些彩电转手出售,从中牟利。一天,他们获得一个信息:江西省妇联的一个女人手里有大批彩电。大家听后,都十分高兴,相信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柳传志叮嘱业务员多留一个心眼,一定要亲眼看到电视机才能汇款。业务员从江西返回,兴致勃勃地告诉柳传志,说自己已经亲眼看了电视机批文,并见到大批彩电,不会有假的。于是,业务员把钱打了过去,然而当他们准备提货时,才发现对方已经失踪,根本找不到人了,也根本没有什么电视机。公司一下子就被骗去14万元,而当时他们每月工资只不过几十块钱。

后来,柳传志每每回想往事,仍然感慨不已,说是中国当时的科技人员下海,是书呆子做生意,不受骗几乎不可能。公司的第一笔“大生意”,就把14万元给打了水漂,现在,他们手上只剩下区区6万元了。此时,大家只觉得天昏地暗,前途惨淡无光。

他们开始拼命节省每一分钱,有烟瘾的人便开始戒烟。在首批创业的11人中,有6人吸烟。由于大家的工资不高,因此当公司来了客户,自己掏钱买好烟请对方吸不划算,如果用公款买烟,又很浪费。这样一来,柳传志等6条“烟枪”,索性全都把“烟枪”缴械了,现在,在当年6位戒烟者里,柳传志、李勤已彻底戒了烟,从此与烟草无缘;而张祖祥却没能坚持下去,又抽起了烟;王树和呢,偶尔会抽上两支。

此外,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很注意节约,一分钱都不敢乱花。不过,有时却因过分节俭而耽误了大事。如:公司当时只有一个内线电话,外面的客户打进来,如要从主机转进来,很麻烦。如果要另外安装一个外线,则需要200元钱。当时,公司的经费实在太少,200元钱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另外,也没有意识到电话的重要性,就没有安装了。不久,生意渐渐好起来,电话也多起来,但外面的电话打不进来,公司的电话也打不出去,好多生意都被电话卡住了,柳传志不禁后悔地说:“那两百块钱还是应该花的呀!”

仅靠节约是赚不了钱的,还须靠做生意去赚钱,但赚钱的生意在哪儿呢?大家便想办法从一家电视机厂搞来一批彩电,加价之后,再卖出去。卖完一算账,还是赔了钱。原因是大家不懂得计算成本,没有把该纳的税金加在售价里。当他们的彩电刚刚卖完,税务部门便上门来征税,缴完税后,却亏了。无奈,大家只好从邻近的农村贩来一些蔬菜,摆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门口,卖给下班回家的员工,这样,才算把卖彩电的亏空补上了。

其实,很多初涉商海的企业或公司,所掘得的第一桶金都是颇为艰难的。以前把这叫做“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现在叫做“社会主义的资金积累”,虽然说法不同,但对于掘第一桶金的企业或公司的来说,其实都是一回事。飞机起飞需要跑道,轮船出航需要码头,办企业或公司,想要启动和运作,首要的须有资金铺垫。

在社会刚刚转型的二十一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的一些中小企业,基本上是无法向银行借贷的,也不知道“风险投资”是何物。因此,在企业的“原始积累”背后,大都存在着道德或法律方面的问题。如:有些企业是“血汗工厂”,单纯依靠克扣员工工资,或增加员工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来赚取超额利润;此外,有的企业、公司依靠偷税漏税、走私等,发了黑心财;有的依靠当政府行政中的某些环节,拿到批条,以及利用“双轨制”的差价发财。

那时,对于他们的公司来说,是没有机会进入灰色地带大赚其钱的,只有走本分的路子。

到了1985年12月,公司已经成立一年了,大家都希望公司能够更加独立,便提议建立董事会,以使公司完全摆脱计算所的控制。但柳传志却坚决不同意。他向大家宣称:“公司不设董事会,在所领导直接关怀和领导下开展工作,这就保证了公司的一切行动,纳入全所统一发展轨道。”

20年后,公司发展壮大成国际化大公司,大家便算了一笔账,认为计算所当初只拿出20万元,现在却每年坐收数千万元的回报,实在是占了天大的便宜。此外,也有人提出质疑,是否要将这家公司的财产归属于国家。但当有人在这方面提出质疑时,柳传志就会站出来为计算所进行辩护。

公司在起步之初经历了一些挫折,幸亏计算所伸出了援手,才取得不俗的业绩。计算所帮助联想做了以下4件大事:

1.KT8920大型计算机

计算所将其中存储器、扩存、应用软件的部分业务,转交给柳传志的公司,又以柳传志的公司名义对外签订25个合同,获得利润60万元。但这个业务本由计算所单独承担的,后来转给公司来做,可见计算所对公司的关照和眷顾。

2.对500台IBM的计算机进行验收、维修,以及培训业务

中国科学院购买了500台IBM的计算机,将验收、维修和培训的环节和业务,交给柳传志的公司来做,柳传志的公司从中获得70万元服务费。

3.为IBM北京中心代理若干项目

这个业务,使柳传志的公司获取了7万美元毛利。

4.倪光南把“汉字系统”带到公司

柳传志说服了计算所副研究员倪光南加盟公司,兼任公司总工程师,并把计算所的研究成果“汉字系统”带到公司。

以上4笔业务为柳传志的公司总共带来350万元营业额,以及250万元利润。在这些业务的背后,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公司不是背靠着计算所这棵“大树”,那么,柳传志的公司在创业之初,必将一事无成,甚至是无法运作下去。

柳传志的公司在这一年里赚了钱,有些人就想着把利润分掉。第一次分配利润,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柳传志深知这一点。便召集大家开会,商量对利润的处理。在会上,大家回顾了一年中的挫折和沮丧、成功和喜悦,并展望了未来,最终,他们选择了未来,抵制住了金钱的诱惑,没有做出错误的选择,他们相信以后可以挣到更多的钱。当然,“选择未来”是需要勇气的。

开完会后,大家都两手空地走出院子,但每个人心里都很充实,脸上洋溢着微笑,心中满怀着对未来憧憬的喜悦。

未完待续,请关注CEO分享,明天继续阅读。



    关注 CEO分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