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行2 中国的高尔基——  艾芜故里

 

习惯了清静与寂寞,也习惯了自我的边缘化,他的洁身自好与边缘化一脉相承。——王蒙名人故居行2——中国的高尔...



习惯了清静与寂寞,也习惯了自我的边缘化,他的洁身自好与边缘化一脉相承。——王蒙

名人故居行2——中国的高尔基艾芜故里



大约10年前去过新都清流镇,那是一个在我视野里,相对偏僻的小镇,印象中的小镇只产板鸭,然后听及当地人的梦想:今后这里将修建绕城,届时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一代文豪艾芜在清流人的口中仅一笔带过,有些自豪但却轻轻放下。

从成都市区出发,寻着清流人早年的梦——上成彭高速行驶约10余公里至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清流接口,开通不到半年的二绕车少路宽,行驶不到10分钟便下高速,再沿清晰的指路牌直抵艾芜故居。



故居偏居一隅,门牌显示为翠云村4组46号,这是一个典型的川西风格的四合院,占地约不到500平方米,木质结构,仿茅草制品的装饰屋顶,门前小广场上的放置有2014年流沙河题写的“艾芜故居”的灰白大石,与众多的景观类似,但却承载了后人的景仰。极为普通,也是最具有历史原貌的三棵“水冬瓜”树点缀其间,当年艾芜耕读的场景是否就在树与泉之间?


乡间水泥路穿过故居门前,一条小溪结伴而行,肥沃的稻田让价值更高的梨树和蔬菜占据,更有一番景致,也是当地人致富的路径选择。不到500米的乌木泉少了当年的朴实,周围用围栏、亭子等修葺一新,摇身一变成为了相互映衬的景点,同时也照应了清流镇——这是一个泉水滋润的地方!



回到故居的左右,巧妙地设置了体现耕读的雕塑,以及爱吾亭、道耕轩两个可供休息的亭廊,故居左侧的墙壁上嵌有浮雕,再现了艾芜一生主要作品的目录和内容场景。正门前立有的指示上上写有人物简介,欲知详情强扫二维码,巧妙植入,算得上时代使然。小四合院不大,如同去乡间串门,回到外婆家的感觉,中有小院坝,左侧是一小水井,四周则是一层格局的木屋。居家的布置,但显眼的是堂屋上方匾写有“艾芜陈列室”,以及置于门前的汉白玉艾芜头像,是艾芜女婿、著名雕塑家彦冰先生的作品。让你回过神来,这里是陈列室,室内以艾芜行走不停、笔耕不辍的时间为线索,分为“童年故事”、“南行记”、“锻炼”和“百炼成钢”4个部分予以陈列。其中有艾芜大量的手稿、著作和相关作品,以及艾芜使用过的收音机、胡琴、钟表等生活用品。



堂屋正中“文载千秋”以及左右的艾芜西洋半身画格外引人注目沉思,家具的布置力图还原艾芜旧时的陈设。左边房屋中是一间书画室,一张条形大书桌居中,笔墨砚齐全,四周挂有题字。从整个房屋的功能布局上,左为学堂,右为寄语。学堂展出艾芜著作和相关作品,寄语展示全国寄赠和艾芜一生的成就,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艾芜的成长经历以及与鲁迅、巴金等作家的交往。其中1988年他给成都文学院成立的一封信中鼓励文学爱好者:在文艺百花园中,增加更多的美丽鲜花。凡此种种,格外让人亲切和温暖。



艾芜素有“中国的高尔基”的美称。他的早期流浪生涯和早期浪漫色彩的小说跟高尔基确有相似之处,甚至两人的脸相(丰额、大鼻)也不无相似之处。当然说两个国家的人长得神似可以,外貌差不多就是瞎扯了。研究比较文学的应该知道高尔基他在小说《叶美良·皮里雅依》有极力渲染底层人的丰富多彩、屈辱、可怜的生活,同时又有仇富心态的自然流露,也许“仇富”一次不妥。

艾芜的处女作《南行记》,也是他全部创作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大、最有艺术魅力的作品。

艾芜是最早把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的风貌和异国人民在殖民统治下的生活,带进现代文学创作中来的作家之一。传奇性的故事,绮丽的地方色彩,带有神秘气氛的边疆生活和人物,使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和浪漫情调。但内容基调尽力发掘他们身上的真、善、美的品质。依稀记得王志文、许晴主演的电视剧《南行记》,当然王志文是扮演的青年艾芜。片头是一位被岁月折磨得消瘦和憔悴的老人,安静地坐在轮椅上,这个画面与陈列室的一幅画极为相似。



关于艾芜的朋友圈,资料介绍称艾芜1921年考入成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沙汀同班。当年流浪到到缅甸仰光,为四川省乐至县人万慧法师(书法家谢无量的三弟)收留。1931年春,回国到上海。巧遇成都一师同窗好友杨朝熙(即沙汀)。当年他与沙汀联名,由艾芜执笔,写信与鲁迅先生,请教有关小说题材问题。12月25日,鲁迅先生回了信。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其名也大,更别说后人了,由此可见一斑,流浪文豪实至名归。远有大家熟悉的《岳阳楼记》《桃花源记》等等名家大家,近有《南行记》,这些也许是当下人们出游嗮游程的原始版本。而今到此一游,既为补课,又权责当作洗心革面,如同四川示范大学教授龚明德说:“希望培育一种在田野中行走,在乡村坐下来读会儿书的气氛。这也是艾芜式记录社会生活的文学精神,在今天已经难得了。”培养自己,也鼓励后生。

人物名片:


艾芜1904年出生于新繁县清流乡翠云村(现新都区清流镇)的一个耕读之家,本名汤道耕,因受胡适“人要爱大我(社会)也要爱小我(自己)”的主张影响,开始写作时取名“爱吾”,后慢慢衍变为“艾芜”。13岁离开故里,步行到成都求学,却没有停下脚步,不久两次离校出走,沿着成都的锦江一路南行,去寻找他的文学世界,走遍了中国的南方和东南亚诸国,笔耕不辍,成就了闻名天下的《南行记》等著述。被誉为“流浪文豪”,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南行记》、《南行记续篇》,长篇小说《山野》、《百炼成钢》等。他是最早把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风貌带进现代文学创作中的作家之一,对开拓新文学创作的领域作出杰出贡献。1992年,艾芜逝世,安息在家乡—新都区桂湖公园的饮马河畔。


    关注 想看就对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