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建设中的北京新机场

 

北京新机场的设计师是前不久刚刚离世的扎哈·哈迪德,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女建筑师,被称为“女巫”、“女魔头”、“疯子”、“外星人”。...





北京新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规划建设7条跑道,2015年开始全面施工建设,计划2019年建设完成。预计到2040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亿人次,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场。



作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新机场在2012年项目报审之初,就获得了中国地震局的抗震设防审批文件。2015年3月,新机场结构设计确定采用减隔震技术,2015年8月,航站楼的主体结构减隔震设计方案通过超限审查。

▼ 
新机场的设计师:扎哈·哈迪德

北京新机场的设计师是前不久刚刚离世的扎哈·哈迪德,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女建筑师,被称为“女巫”、“女魔头”、“疯子”、“外星人”。



扎哈·哈迪德于今年刚刚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牌,并成为获得该殊荣的首位女建筑师。她还曾于2004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该奖项的折桂也让她创下了两个之最:奖项创立25年以来的第一位女性得主、最年轻的获奖者。

哈迪德是任性的代言人,无论外界如何争议,无论是纸上谈兵,还是现实中的超现实,她依然维持超前破格常态,坚持设计出代表自己的作品。



和“正常”的建筑设计师不同,她讨厌直角和直线,但对“不合规范”的锐角、曲线格外偏爱。毫不意外的,扎哈·哈迪德的首个机场设计项目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新机场主航站楼的平面呈向五个方向延伸,连廊将机场前区与航站楼连接。许多人看到俯瞰图之后,觉得新机场像“海星”、“章鱼”,甚至有网友将之称为“派大星机场”。



扎哈·哈迪德除了带来那些标志性的流线设计外,还与ADP进行了灵活的机场功能布局,以便日后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并且考虑了与地铁、铁路系统的交通接驳。

新机场采用减隔震技术

根据新机场减隔震设计方案,在航站楼核心区地下一层柱顶处(标高为负2.1米)设置隔震支座层。整个航站楼使用了四种隔震装置总共1320套,其中直径为1200毫米、1300毫米、1500毫米橡胶隔震支座的数量分别为785个、66个和217个;直径为600毫米、1500毫米不锈钢滑板支座的数量分别为38个和70个;粘滞阻尼器总共144条。

隔震橡胶支座
目前新机场工程完成了地下一层的施工,正在安装隔震支座联接的预埋件,预计在7~8月开始大规模的隔震支座安装工作。

弹性滑板支座
新机场建设工程通过采用减隔震设计,航站楼上部结构抗震措施和水平地震作用降低了一度,使得梁柱截面减小,节省大量钢材、混凝土等,综合造价节省约10%。

新机场为什么采用减隔震技术?

地震中建筑物倒塌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最主要的因素,建筑隔震技术发源于新西兰,在日本已被大规模应用,我国则在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开始大力推广。



相对传统抗震方法而言,建筑减隔震技术具有诸多优势,相对传统抗震技术能减少30%-80%地震能量对建筑结构的伤害,高烈地区建筑造价反而比传统抗震结构节省3%-20%,采用隔震技术的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又将是隔震技术集成应用的新标杆。

结构复杂航站楼中心区屋盖支承结构采用C型钢柱和格构式钢柱,属于大型复杂结构,且结构纵、横向刚度不对称。超大体积混凝土航站楼中心区结构超长超大,中心区面积约16万平方米,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大。


此外,新机场的地下二层设有高速铁路、地铁及轻轨,高铁通过时会产生振动,采用隔震技术,可以解决结构的振动问题。
探秘设中的新机场










5月25日










(END)
地震三点通

微信:dzsdt00
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传递科学信息和科学精神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关注 地震三点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