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骏飞 | 理想主义与大学精神(夏令营谈话录之一)

 

当你来到人世间,知道目标并且做出真正贡献,那时你才可以说,我真正拥有着理想和信念。...

编者按
2016年7月6日上午,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2016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中,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杜骏飞教授带来关于新媒体传播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学术讲座,并与同学进行全方位的思想交流,以下为谈话部分实录的节选。
很高兴看到大家来参加夏令营活动,在我看来,夏令营的目的不是为了择校,而是为了充分感知未来知识的疆域,去探索思考问题的办法,去通过接触导师和同侪群体而重塑自己。

当我得知昨天你们很多人愿意提问老师的时候,我觉得太好了,这是我最欣赏学生的一种素质。善于提问代表着四种特点,第一是你有批判精神,第二是你确实有见解,第三你非常积极,第四你有勇气。大学要求的人才,基本上要兼备这四种品德。


南大就有这样的传统。校长在上面说话,下面老师也是可以提反对意见的,很平等。我做年轻教师的时候,时常跑北大楼找校长们,他们从来没有关过门,去了就谈,校长书记还得倒水。

我大二大三的时候,那时校长是匡亚明先生。冬天,匡校长那里没有暖气,烤一个火炉子,屋顶还漏雨,南大就那么一处危房是给校长住的。匡校长说,南大教师们住房不解决,他就一直住在那儿。我和同学们多次去找他,所以印象很深刻。他很有威信,但对同学们很热情,也几乎有求必应。

后来还有一位蒋树声校长,没有匡校长那么威严,很亲民。我记得当时带一帮小孩参加辩论,晚上在学校讨论,突然一位老教师进来,他说:“你们在做什么呢?”“我们在辩论。”“我想听听。”“可以,你听吧。”听完之后我问他贵姓,他说他叫蒋树声,我才反应过来说他是刚刚上任的校长。


大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境,我们要培养的不是一个知识人,而是一个文化人。文化这个词要下一个定义,它指你对这个世界要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且坚定不移。之所以有独特的看法。是因为你有求知的能力,之所以坚定不移,是因为你有牢不可破的价值观。

我回想自己很少有过消沉和失落,对工作也始终葆有激情,原因是这所大学比较好,它给我的不完全是知识,而且是老师们在始终培养的坚守的精神。

我曾经给我的中学母校淮阴中学题过一块碑:“教人成人者,故教之善者。教人成己者,善之善者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培养学生成为人才,固然是好教育,可是让他实现真正的自己,这才是最好的教育。

大学从精髓上说,要培养的基本上是理想主义者。同时,理想主义者又是时常会在社会中受挫的人。但没关系,社会自是社会,大学自是大学,她们要培养的特质相反相成。如果我们只想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或许开一所技术学校就行。大学的目的不是让我们的毕业满足于适应社会,而是试图让社会适应我们,也就是说,让大学成为培养变革、创造进步的地方。所以,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走向社会,但最优秀的那些人,将会做他们真正想做的事情,去改变社会。

理想不是解答问题的一把钥匙,但理想是使我们在艰难困苦面前不丧失赤子之心的真正动力。内心有皈依有信仰,我们就不会真正地失落。所以,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其实反而会成长为勇敢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他们不仅有愿景,而且有坚守。

也因此,我们在理想之外,还要掌握实现理想的工具。只有理想没有能力的人,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只不过是理想的爱好者。毫无疑问,这个世界需要的,不是谈论理想,而是有炽热理想也有能力去实现理想的人。

一言以蔽之,大学告诉你什么是理想,而人生的价值则在于贡献。当你来到人世间,知道目标并且做出真正贡献,那时你才可以说,我真正拥有着理想和信念。
文字整理/陈晔 孙冠琳

图片/唐诗语

编辑/李月


    关注 南大新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