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小宝宝的情感须呵护!

 

儿子半岁多的一天,我趁他睡觉的工夫去厨房做饭,本以为在卧室的老公会照看儿子。可当我回到卧室,看到老公正躺在沙...





儿子半岁多的一天,我趁他睡觉的工夫去厨房做饭,本以为在卧室的老公会照看儿子。可当我回到卧室,看到老公正躺在沙发上专注地看手机,儿子却已经醒来滚到了床边。我没好气地冲着老公喊:“你在屋里,怎么不看着儿子,你看,他都要掉地下了!”

被训斥的老公也不甘示弱:“你那么急干吗呀,又没真掉下来!”“真掉地上不就晚了……”

我俩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着,早已忘了在孩子面前不争吵的约定。儿子先是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忽然就哭了起来,我们俩也像被提醒了似的赶快住嘴了,但儿子还是不罢休,他继续委屈地哭着。我心里很后悔为这么一点小事儿,在孩子面前吵架。刚睡醒的儿子看到爸妈争吵,一定害怕了。

我走过去,抱起儿子,对他说:“哦,爸爸妈妈吵架,宝宝害怕了,是吧?噢,宝宝,我们不吵了!”可是儿子还是很委屈地哭着,而且声音又挑高了好多。

于是,我一边抚摸他的后背,一边对儿子说:“刚才是爸爸妈妈在争吵,与宝宝没关系。刚才爸爸妈妈情绪都太激动了,现在我们不吵了哦!”

听我这么说,儿子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些,我继续解释说:“这事儿和宝宝没关系,爸爸妈妈都没有责备宝宝。”

在我的安抚之下,儿子不哭了。事后我想,难怪儿子会哭,他听到爸爸妈妈争吵,又听不懂意思,误以为是在批评他。这不就像我们到朋友家做客,等待就餐时听到主人在厨房里争吵一样吗?我们的第一感觉一定是他们是不是因为我的到来而争吵?

作为成人,我们也许会继续听下去,也许会压抑自己的担心,装出无所谓的样子……

但小宝贝的语言能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分辨的程度,他们的心思也远比成人更直接更单纯,他们唯一能表达不安的方式就是哭。

这个时候,再没有什么比让他知道“这件事与他无关”更能安抚他了,就像不安中的我们得知别人的愤怒与自己无关后的释然。

从这件事中,我强烈意识到对待孩子需要有换位思考的共情能力,遇到孩子情绪不好时,不妨问问自己,如果是我处于这个状态,我心里最难过的是什么,我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安慰?



前不久,我带一岁半的儿子回娘家,走了一个多月。当我们回到自己家后,我发现儿子情绪很不好,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儿就大哭一场,晚上睡觉忽然醒来,还不住地喊“姥姥姥爷”。意识到儿子是想念家乡的亲人后,我问自己:“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事情,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安慰?”

记忆回到我小时候。一年夏天,我到小姨家去过暑假,开学了,我特别依依不舍。于是,故意将自己的发卡“遗落”在小姨家,好以此作为再去小姨家的理由。回到家,我总是时常提起小姨家的事情,想得到妈妈允许我寒假再到小姨家的承诺。可惜,那时候妈妈不理解我的心情,她认为我应该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而不是总想去小姨家的事。我因此暗自神伤了好久。我想,如果当时得到妈妈的慰藉,这个伤感的过程也许会被大大缩短。

好在我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意识到这一点,并及时在育儿的过程中去修正。于是,我将儿子揽入怀中,对他说:“是不是想姥姥姥爷了?”一岁半的儿子还不会直接接住我的问题,他依然玩着手中的玩具大巴车。“宝宝,我们就是坐这样的车回姥姥家的,对吧?”我问道。让我吃惊的是,儿子马上站起身来,拿来小火车,放到大巴车的边上。是的,我们的确是火车转乘大巴回去的。看来,真不能低估孩子的理解力啊!

随后,儿子又拿过来他最喜欢的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放到大巴车上。这也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他们经常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自己喜欢的物体上,认为物体也有和自己一样的需求。我顺着他的举动说道:“哦!宝宝想带着毛毛虫回姥姥家,是吧?好啊!我们带着毛毛虫去姥姥家喽……

姥姥还带宝宝去乡下了,儿子看到了羊、牛……。听到我说“羊”,儿子马上发出“咩”的声音;听到我说“牛”,他又发“哞”的声音……这充分说明,儿子完全听懂了我的讲述,并沉浸其中。

就这样,我带着儿子回忆了在姥姥家一些很有趣的经历和细节。接着我又肯定地告诉他:“等到过春节了,爸爸妈妈就带你回姥姥家,到时候,我们就又能见到姥姥和姥爷了……我们怎么回去呢?我们先坐火车,再坐大巴……”我一边和儿子摆弄他的玩具,一边说。

大概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都沉浸在和姥姥家有关的故事中。之后,儿子很满足地跑着玩去了。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们都不再刻意提姥姥家的事情,但只要儿子喊姥姥姥爷,我和他爸爸就给予积极回应。

儿子的“离愁别绪”渐渐调整过来了,看到儿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开心活泼,我真地很幸庆及时与孩子共情,并给予他恰当的引导。






    关注 育儿知识百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