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的优化 学的提升

 

快乐学习,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愉悦;合作学习,令课堂教学展现了生机;互动学习,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然而,课堂里...



快乐学习,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愉悦;合作学习,令课堂教学展现了生机;互动学习,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然而,课堂里教师累学生闲的现实依然没能实质性改变。师让“静”而生不止,师欲“激”而生不发,师赞赏而生无衷,凡此种种,究其根本,错在一个“教”字。教师者,教人之师;教学者,我教你学。“教”,最终导致了“学”的不主动,不深刻。曾经的先进观念影响下,快乐、合作、互动,只实现了“教”的优化,而没能促成“学”的提升。而从教师到导师,一字之变,即可让课堂发生最彻底的革命。

如何让国内最懂课堂的教研人员不再送子女出国受教,让国内最懂教育的官员富商不再送子女越洋深造?致胜之招,唯有改变现行课堂的教,让教师从课堂中的教学者、施教者,变身为“组织学习”者。只有“组织学习者”,才可以变讲学为导学,让出讲台,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真正的习得者;才可以变教学为悟学,摒弃授受,使学生成为学识探求时真正的领悟者。

其实,任何一位教师,想要成为课堂中的“组织学习者”,也并非难事。

首先,让学习任务显得十分明晰。较好的选择就是设计“课堂学习任务单”,以书面的形式,启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发生,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推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实现。在一节小学科学《把种子散播到远处》课中,教师只给学生分发了三张纸条、呈现了一组图片,一次目标明确且饶有兴致的学习之旅便有序地展开了。第一张纸条下达的学习任务是“找出植物自己传播种子的实例”,第二张纸条写的是“填写表格,记录植物名称、种子特点、传播方式,标出你最看好的传播方式”,第三张纸条要求“分析植物选择各自的传播方式的理由”。明确而易于完成的学习任务,令教师获得“解放”。教师在课堂中的妙语相授此时变为多余,师生精彩的追问与对答,被学生们默默的、积极的观察、阅读、思考、整理、记录与踊跃的交流所替代,而课堂学习的成果取得更为真实、丰满而深刻。

其次,让学习过程变得十分简单。教师丰富的教学智慧,不一定体现在精彩的课堂表现与授予的知识技能之中,而是潜存在课堂学习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之间。貌似简单的学习安排,如若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才是让学生真正受益的高效课堂。一堂《记一次有意义的比赛》写作指导课,仅仅三个学习环节,却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收获满满。第一环节是游戏,让两名学生分别将同样多的小石块、沙子装入玻璃瓶,看谁装得多,结果先放小石块的学生获胜。第二环节是说游戏,同桌一生说游戏的过程,一生记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然后互换。第三个环节是写游戏,把游戏的过程和意义写下来。课堂中,教师并没有试图传授给学生写作的经典技法,只有学生迫不及待的交流、记录与思考。正如一次有趣的春游实践活动归来,再不会表达的学生也能滔滔不绝一样,简单的却是真切的学习过程,或许就是很好的老师。

再次,让学习成果来得十分自然。课堂中,教师最迫不及待地想告知学生的知识、想传授给学生的技能,往往接受率与掌握率不高。正如家长精心制作的美味佳肴,孩子宁愿弃之而品尝路边摊贩廉价的小吃。一堂思想性很强的音乐课《歌唱二小放牛郎》,只需让孩子们唱会、会唱,又何需点拨与揭示二小的英雄品质,能让学生们自我感悟,不是更加自然与深刻吗?语文、数学、科学与英语等等课堂,未尝不是如此。

做课堂的“组织学习者”,并非教师对教学的敷衍,而是让教于学、还教于学,很“隐秘”、很策略地调动学生自己去学,让孩子们真正学有所得。由此看来,课堂教学的革命成功与否,拽着“牛鼻子”的依然是教师。在于教师能否实现观念的真实转变,在于教师能否在上课之前做足功夫,在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面对学生们的自觉忙碌而独享“清闲”。


    关注 兰溪市柏社中心小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