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分享】白露为霜,秋水已老

 

2016年9月7日白露:白露点秋霜农历八月初七《南湖晚秋》(唐·白居易)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

2016年9月7日
白露:白露点秋霜

农历八月初七
《南湖晚秋》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1白露·图说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诗经•国风》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正是此诗句广为流传,人们把白露称为轻霜,这其实不对,因为白露不是霜。霜是水汽直接凝华在地面或近地面物体上的白色松脆冰晶,着霜物体或附近空气温度必在0℃或以下;露水则是水汽遇冷后产生的凝结现象,附着露滴的植物茎叶温度尽管比较低,但必在0℃以上。也就是说,霜是冰晶,露是水珠。



节令至白露,正当仲秋,气候一如春季,不仅花木依然茂盛,有的花颜色较春天更艳;此时天高云淡,气爽风凉,可谓一年之中最可人的时节。但必须注意的是 “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说的是白天夜里温差大,所以“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就是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赤脯易着凉。

俗话说“白露点秋霜”,是指植物在经受两三次露水冷凉刺激以后,逐渐停止生长发育,就像遭遇轻霜一样,所以人们说“三场白露一场霜”。此时,对气候敏感的候鸟,如黄雀、椋鸟、柳莺、绣眼、沙锥、麦鸡、大雁等,已经准备向南飞迁,“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好像在给人传信——天气冷了,备好寒衣,赶紧收割庄稼吧。

2白露·诗说

诗经·国风·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白露
唐·鲍溶
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
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
已低疏萤焰,稍减哀蝉力。
迎社促燕心,助风劳雁翼。
一悲纨扇情,再想清浅忆。
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
盈盈玉盘泪,何处无消息。



秋题牡丹丛
唐·白居易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
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3白露·三候



白露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一候:鸿雁来
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
不谓南乡,非其居耳。
二候:玄鸟归
玄鸟解见春分,此时自南而往北也,
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
三候:群鸟养羞
三人以上为众,三兽以上为群,
群者,众也,
《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
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




4白露·



白露节气在民间的地位并不高,但白露风俗习惯却也丰富多彩。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浙江温州苍南、平阳等地,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 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十样白”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其他地区还有吃番薯、饮白露茶、喝白露酒等习俗。

白露时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举行祭 禹王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最大,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

5白露·



食疗

白 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 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

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除此之外,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资环青年

公众号ID:jlauzihuan





搜索公众号ID或扫一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随时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 资环青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