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没有酒吧时的解放西路

 

夜市扰民、违章建筑、餐厨垃圾、渣土扬尘......城管问题直接反馈,迅速解决。基层城管的酸甜苦辣在此分享。《...





夜市扰民、违章建筑、餐厨垃圾、渣土扬尘......城管问题直接反馈,迅速解决。基层城管的酸甜苦辣在此分享。

《天心城管》

◀以前的臬后街也在现在的解放西路上。

在地图上直线距离显示为1.8公里的解放西路,以司门口为界,仿佛把整座城市割裂成两个世界,如“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般。从建湘路口到湘江大道交会处,往东边是夜的宁静,一路往西却是不夜城。

可就在民国时期,它不曾这样,除了一些稍微有点人气的店铺小摊,大多数时候是安静着的。——这才是它最初的样子。

1.8公里不到的路上时差错落

大概晚上10点左右,从司门口一路往西到湘江大道处,大街小巷的人群像是打开的水闸,一股脑涌入解放西,也正是这个时间点,属于它的欢腾真正到来。

我们从湘江大道进入解放西路,较为悠闲地步行完全程,花了1个钟头,若是脚步加快,估计半个小时就能走完。它接太平街、三王街、黄兴路步行街等9条街巷,刚开通不久的地铁1号线也经过此处,异常繁华。解放西路白天是繁华商业街,它鲜明的个性要在晚上10点之后,方才尽显。

快70岁的张大爷就是随着一股浪一般的人群走到酒吧门口的。泡吧的人里,他的白发与花衬衫十分打眼,可他独爱这年轻人的夜生活。“谁说这是年轻人的专利呀,我年轻时没玩过,老了就想感受一下。”他第一次泡吧是儿子带着他玩的,还是好些年前。解放西路的酒吧达到40多所的时候,儿子出国,他仍然照常泡吧,慢慢喜欢上这样的日子。这几年,这条路上的酒吧慢慢变少,张大爷也改变了玩法,他每天不固定去哪家,晚上十点准时出现,喝一杯酒,看一场节目,赶在午夜到来之前回家。

和张大爷一样赶来凑热闹的还有林帆,因为是外地人,他来长沙后并没有要好的朋友,下班时间只有在家宅着,特别孤独。所以,每到晚上他就喜欢戴着耳机来解放西路看灯火辉煌和人头攒动。林帆不进酒吧,也不参与闹市中的小吃小喝,他就静静地跟着人群走着,仿佛来到这里才能感觉自己不是外地人。“你不觉得在这人来人往的街头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吗?至少不孤独呀。”



不知道什么时候,挑着一担冰凉粉叫卖的大妈出现在解放西路的酒吧门前,她被围得水泄不通,4元一碗的冰凉粉是她白天用凉粉种子的汁液做成的,配上白糖,搁点儿薄荷,或者放一些五彩缤纷的糖果。担子另一头是一桶龟苓膏。一个透明,一个黢黑,一个甜而不腻,一个却苦中带甜。从酒吧出来的一位穿吊带裙的女孩跑了四趟,买了不下20碗。不到一小时,大妈的凉粉销售一空,她笑得合不拢嘴,来不及记录卖出去的碗数,也来不及数钱,忽又立马懊恼叹气,“这糊涂得不记下多少碗,回去加量也没底啊。”旁边的年轻人笑着接话:“这东西你一晚上挑两担来也卖得完。”

再穿过这陆续到来的人群走向解放西路的另一头,时空交错般,越过司门口就能清楚感受到,这里除了昏黄路灯,零星的几个人等公交车之外,几乎是静的。就连高楼大厦上的灯火也暗下来,再往前,经过高架桥,快到建湘路口时,已经全城入睡了。而这条路的时差感,在偶尔走错方向的几辆外地车摇下窗户问路的瞬间愈加明显,“酒吧街往哪里走啊?”路人不假思索,“你的反方向就对了。”

从前的解放西路不是酒吧一条街,它是美食和童年回忆满满的一条街



老长沙人记得在解放西路拉通之前这里并没有如此醒目。居民陈家书回忆,在1960年代以前,也就是现在解放西路北边,正在盖九龙仓的位置,最有名的南货店就是三吉斋了,长沙有民谣:三吉斋,三泰斋,三三如九九如斋,这三家都是长沙当时出名的南货店。1953年,他家现在在三贵街的房子,天倪庐,因为要被用作派出所,全家就搬到了解放路南的小东茅巷。那是一条窄窄的小巷,从解放路弯弯地倾斜下去,标准的长沙麻石路面,两旁都是典型的长沙风格独门宅院,非常幽静。像现在这样的炎炎夏日,那时候在街头巷尾还会突然听到叫卖“扯麻糖”的吆喝声,那是十来岁的小孩在提着竹篮为家庭分忧。因为离三吉斋很近,所以他家也是三吉斋的老顾客。特别是过年之前,很多年货都到那里去购买。在1956年以前,三吉斋还是私人的店铺,那时到三吉斋去买吃的东西,例如糕点,店员都会用厚厚的纸给客人包好,上面再盖一张印有三吉斋的红纸,然后用细细的麻绳捆上,还要留一个便于顾客提携的绳结,是要一点技术的。打包装,那时是店员的基本功,不似现在用塑料袋一装,完全没有技术含量,也没有风味了。1956年全国开始公私合营以后,三吉斋也渐渐失去了其风格,服务自然也渐渐差了。三吉斋在何时消失的?他不记得了。

“蔡锷南路修好后,小东茅巷也彻底消失,小巷只留在我的记忆中了,留在记忆中的还有那小孩卖扯麻糖的吆喝声。”

“我曾住东庆街益清里,1978年至1980年在八角亭读书,每天早晨在那一带吃米粉面条。”网友砣大师记得,从前的解放路由东往西:北边是长沙宾馆、市二轻局、大华五交化商店、解放剧院、腊味店,南边是九龙服装厂、建设冷饮店、戏剧用品店、杨裕兴、柳德芳等,跟现在的解放西路场景完全不同。

“我在1998年之前都住在解放西路这里,后来因为要建解放西路,我们家才搬走的。”居民罗月娥说,那时候这条路没有这么热闹,就妇女商店和对门八角亭商店、解放路腊味店、金秋平价市场有人气,杨裕兴、天津小吃、锅饺店等小吃显得热闹点,还没构成商业街。另外,她记得解放剧院和儿童食品店也在附近,她还时常邀同学去逛街,到了餐点,她们还常常去她家吃饭。

解放西路上曾流传“青石桥上十子”的美谈

解放西路的拉通距今差不多已17年的时间,它逐渐变成长沙的地标,甚至改变了长沙人的生活。

在“长沙通”郑寿山记忆里,这里原属于长沙旧城区范围,以前归西区,1958年大跃进年代成立城市人民公社时曾经归先锋人民公社。从司门口到湘江大道这段解放西路是把原臬后街拓宽拉直建成的,大概是1998年,那时候城建资金没有后来雄厚,拉通几百米的道路往往围挡两三年。先前的臬后街是条普通的巷子,不热闹,这街里边还有很多小巷子,其中有一条巷子叫“西倒脱靴”,就源于三国时“魏延追韩玄”的历史典故。拉通了解放西路,此巷子便不存在了。“这巷子似乎跟铸造钱币有关,不过也是清朝以前的事了。”

解放路的变迁印证着古城长沙的巨变。湖南文史专家陈先枢介绍,老解放路在明代系“城中城”吉藩府南门外的一条护城河。清初,藩府毁弃,这条护城河便填平成了街道,因河上原有3座青石砌的桥,故街以“青石”名之,司门口至登隆街口称“青石街”,登隆街口至柑子园称“青石桥”。到清道光年间,青石桥街已成为省城商业繁华之区,街上名店鳞次栉比,名产驰誉遐迩。爵禄斋的帽子、马恒记的鞋子、裕源绸缎庄的绸子、徐元吉斋的元宵坨子、徐长兴的鸭子、德馨斋的金钩鲜肉饼子、陈家铺子的益阳簟子、钱清汉楼“双妹子”牌香粉,以及和善记的老板王胖子、饶道生屠坊砍肉的饶妹子等10个带“子”的产品或经营者被誉为“桥上十子”,为人津津乐道。光绪以后,长沙商业的繁华之区逐步转向八角亭,但青石桥著名的店铺尚有玉楼东酒家、曲园酒家和吴元泰酱园等。

1937年,青石桥街改建成马路,名中正路,为当时长沙市兴建的4条马路之一,初为渣石路面,中央铺6米宽贯地沥青,次年全路改铺成柏油路面。扬州人在此开设的南京美发厅延续至今。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中正路改名解放路,此时该路已年久失修,残损不堪。1954年,解放路彻底翻修,在原路面上加铺水结石底层和贯入式沥青面层,路幅拓宽为17米,其中车行道11米,两旁人行道各宽2至3米。老字号杨裕兴面馆、柳德芳汤圆店先后移建于此,并兴建了京广百货站、妇女商店、长沙宾馆等商业设施。90年代后,解放路向东陆续延至车站路。1999年向西拆让臬后街、朝阳巷,延至沿江大道,成为贯通古城东西的一条主干道。从沿江大道至浏城桥段,统称解放西路。

据长沙文化名人任大猛介绍,2000年6月8日至12月20日,解放路从柑子园至司门口扩宽。在那之后,挪威的森林、魅力四射等酒吧开始成批出现。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解放西路拉通后成了酒吧一条街,这或许也有点历史渊源。据《湖南省志·文化事业》记载:最初,长沙的电影播放,都是使用35毫米移动式放映机,临时租用宗祠、庙宇或宽敞厅堂做短期的流动性映出。除青石桥宜新外,东茅巷学仕馆、福星街黄氏宗祠、小西门水府庙等处都曾放映过电影,而电影首次登陆长沙就是在青石桥,只是放映地点在今天解放西路的另一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每逢入夜便时差顿现的道路两头的演变,恰如这句俗语的小小注解。


    关注 天心城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