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人對自己寬鬆對他人嚴格一旦他人做了一件自己也欣賞的事就要求對方必須像聖人...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生活中

常有這樣的人

對自己寬鬆

對他人嚴格

一旦他人

做了一件自己也欣賞的事

就要求對方必須像聖人一樣

慣性站在道德至高點上

中國文化中

好像缺乏現實中的英雄

許多都是仙遊後才被變成英雄

道德的綁架

常常衍生兩種結果

或為他人而活

或偽善者眾多

其實

為自己而活

心懷敬畏行有所止就足可

古人云:“德可以服众,威可以慑顽。”敬畏之心,乃立仁之本。懂敬而生畏,知畏而树敬。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时候,我们畏父母;上学的时候,我们畏老师;工作以后,我们畏社会道德,法律准则;人必需这样一直有所畏惧地生活着。人有了敬畏之心,如同野马有了缰绳之约束而不会任意在欲望的荒野狂奔,洪水有了河堤之束缚而不会任洪涛骇浪泛滥成灾。正如曾国藩所秉持的:"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只有心存了敬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不分心、不私心、不浮躁;在变幻莫测的人心博弈中,保持内心的执着和原则,恪守心灵的淡定与从容。



即便卑微如我,亦常扪心自问:

今之行事,可有错也?

今天对友,可有背也?

与民交往,可有欺也?

对所见所闻,亦有品评,是为痴语。



敬畏既是一种人生态度,又是一种生存信念。 深信,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步实路远。

来自: 中国传统文化


    关注 汾阳读书研究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