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史▏▏战绩少的夏侯惇为何待遇最好?

 

看三国会遇见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夏侯惇论行军打仗不如夏侯渊,论勇武战功不如曹仁、张辽,而曹操对他的待遇却是最...



看三国会遇见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夏侯惇论行军打仗不如夏侯渊,论勇武战功不如曹仁、张辽,而曹操对他的待遇却是最好的?三国志记载:“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

他的官阶也是最高的。当曹操还是个杂号将军——奋武将军时,他就为司马,接着就是校尉一级的折冲校尉。曹操死前他也是当时诸位将军中最大的——前将军。(刘备当汉中王时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可知在前右左后将军中,前将军是最大的。)曹丕即王位后,他就马上成为最高将军等级――大将军。

说一个人,我们往往应有个参照,那我就拿曹仁来对比一下吧。死后被曹魏谥曰“忠侯”这个最好谥号的只有两个人——夏侯惇和曹仁。所以拿曹仁来比较也是再合适不过了。只要“赢了”曹仁,那其他将领诸如张辽、徐晃,乃至夏侯渊等将军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从《三国志》上看,夏侯惇的资格要更老一些。《三国志·惇传》:“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这就是说,在曹操刚起兵的时候,孟德使唤的第一个人就是夏侯惇。这种话在夏侯渊、曹仁、曹洪的传里是根本没有的。陈寿写《三国志》的特点是,如果陈寿写了,那就基本上一定是真实的并且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那么,就冲夏侯惇这一点,曹操对他的感情就要绝对深于其他人。

在这里我不是说曹操起兵时其他人就没打过仗,但起码可以这样理解,最初在众将中,惇是最卖力气的,功劳是最大的,也是曹操最依仗的。曹操最初的本钱是夏侯惇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帮他拼下来的。曹仁当然也很出色、很卖力。但曹仁是曹操的“从弟”,说句不好听的,为了你哥,你卖力是应该的。而夏侯惇和曹操就是朋友老乡,你说曹操能不对夏侯惇好吗?

这里当然就也有个先来后到的关系。我们最好的朋友是什么时候交的?是在小学和初中!以后到高中大学交的朋友也是很够意思的,但心中总是觉得和小时侯一起长大的哥们比起来,感觉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对吧?所以,夏侯惇和曹操有着感情上的关系。

我们再看下一个方面,惇“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这句话也是仁、渊传中所没有的。这是一种忠厚朴实的优秀品质。他不贪财,并把曹操给他的恩惠继续下发,来为曹操积德(起码造成了这样的效果)。在这方面,夏侯惇就整个曹魏的楷模,再加上曹操历来也崇尚节俭,所以夏侯惇就是一个全军的表率。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最重用的将军有四位:惇、仁、渊、辽。夏侯渊守西线汉中防刘备,曹仁守南线荆州防关羽,张辽守东线合肥防孙权,而夏侯惇则是“都督二十六军”,这个预备队队长职位的分量也不轻啊。这岂不还有点儿南宋岳飞“天下督召讨兵马大元帅”的意味?全国各线军事都由他来支持。这坐镇大后方的位置必需要由曹操最信任、且最称职的人来担当,以惇的威信当然够资格。

至于惇的战绩为什么没有被陈寿记下来,我想主要是因为,他作为最初的裨将跟随曹操作战,自然功劳都归在曹操名下,如“太祖破某某”“太祖拔某某地”,而不能写“惇如何如何”。如此岂不犯上了?另外,早期曹操没有太大的名气,所以也就无人来记录他和夏侯惇的功绩。后来等曹操名气大了,地盘广了,又加进来张辽、徐晃等人,此时夏侯惇也就不必再随处征讨了,而是领了另外的艰巨任务——镇守曹操的后方。这守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却不易看出功绩来。但也正是因为有夏侯惇和荀彧这样信得过的人留守后方,曹操才可以全身心破吕布,灭袁绍,平定北方。这不就是夏侯惇最大的功劳吗?因此曹操对他十分恩宠也是必然的。(据新浪网)


    关注 人文河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