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今乐谱中的错误如此嚣张?

 

之前,笔者拜读了卞祖善先生发表在《音乐周报》上的《我国音乐出版业学术水平亟需提升》一文。文章一针见血,列举了...



之前,笔者拜读了卞祖善先生发表在《音乐周报》上的《我国音乐出版业学术水平亟需提升》一文。文章一针见血,列举了国内一线音乐出版社的好几本书中存在的致命错误,比如作曲家英文单词拼错、作曲家生卒年月错误、知识性低级错误等等。那么到底为何现在的书光有美丽的封面,而其中内容却如此粗糙,如同披着“羊皮的狼”呢?

单就乐谱,笔者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如今国内的很多乐谱质量可谓“粗制滥造、东拼西贴、错误百出、急功近利”。由于当今的出版社早已转型,自负盈亏,加上音乐行业属于高深学问知识结构(即非一般人能看懂和听懂),除了初学基础类乐谱或图书,读者群相比一般的社科类书籍要少很多。

从2005年起,笔者与国内多家制作乐谱的出版社保持密切联系,并以校订者的身份,协助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等编辑校对乐谱,了解到国内出版乐谱的一些流程,积累了一定的乐谱编辑经验。

很多编辑在我面前抱怨,初级类的乐谱卖得还不错,稍微难点或者高深的选题就只能压仓库了。笔者曾撰文讨论过教材选用局限性问题,在此就不作展开了。然而乐谱中的错误百出问题是很令人烦心的。用行内的话来说,过去十个编辑做一本书,现在一个编辑绕着十本书转。笔者非常能理解他们心中的酸甜苦辣,他们白天不仅要面对稿子、到排版公司对红、整天面对领导的开会、联络作者、开选题会、参加订货会等。但是,这是他们的工作,尽管他们这么忙活下来,工资还未必有一位普普通通、自己还似懂非懂的所谓的“老师”来得多。作者的重担似乎显得更重了。按道理说,作者应该对自己的书稿付大部分或者说全责。如今现实中,出书的年轻作者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自己学校的职称奔波,根本无更多闲暇时间看一眼书稿。绝大部分作者就把自己的书稿一股脑儿地交给了忙碌的编辑。

乐谱的制谱和校订工作其实是一项相当复杂并且具备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比如就乐谱排版格式,每页该设计成几行,哪行的小节为了翻谱方便该放在下一页,速度、力度等术语记号的书写和错落,也是有很大的学问,正如我们都要面对的论文,行距,字体大小、字号是什么,相关部门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唯独音乐乐谱行业,尽管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度,但是很多出版社让未必有足够经验的编辑,去做一本有一定难度的乐谱,谈何容易。

笔者在此举几个例子。根据国外的出版规定,一首作品的结尾是不应当留白而应缩进至前一页的末尾,或与倒数第二页的排版间距均衡一下——这点与社会上的一般文字书是有别的。但是还是有很多谱子中一首作品的结尾硬生生的留了一小节的一行。另外,乐谱开头的速度术语标记是与节拍号读数对齐的(如图1),而有些书内容是非常不错,但是排版格式就显得不那么规范。又如图2,第一个方框中的音符应该是双手音符不挤在一起,第2和第3个方框中的还原号也不应与音符重叠。再如图3(拉赫玛尼诺夫的Polka de V.R.),根据弹奏琶音的经验,上行谱的8va应在Ab音上方而非Eb(事实的确如此)。

图1



图2

图3

此外,如今出版社的乐谱排版都是安排到特定的排版公司去制谱和排版,而这些公司的排版员有很多是不懂五线谱和乐理知识,或者只懂一些皮毛,如果编辑自己疏忽或敢时间,加上排版者工作急躁,很有可能出现一本书几十处错误的现象。据笔者掌握的不完全资料所知,一般一个稿子有三个校次,编辑一般看第一校,出现问题直接与排版者沟通,包括错音错别字、格式不准确等等,改好后的第二校由作者审阅,修改编辑未发现的遗漏错误,然后送审第三校,编辑最后把关,等一切敲定后就可以出菲林(银盐感光胶片)并送去印刷厂印刷了。如果在出菲林之前再发现遗漏错误需要修改,出版社就要为第四校以及更多的校次做额外的买单,这无疑提高了出版社的成本预算。

不过,也有的编辑会把一个稿子安排给多位校订者审阅,以最大化保证乐谱的最低错误率。有时候,由于软件稳定性问题,Sibelius或是Finale软件在修改一些音符时会上蹿下跳;删去这个降号时,它很有可能会在下一个同样的音前面自动产生一个降号,而这往往是容易被编辑在复查时疏漏的环节。

乐谱与一些社科类或文学等畅销书不同,很多高层次或者稍微冷门的乐谱出版后很难再版。这不同于人说话,知道错了下次可以改正。乐谱或其他书籍,首次出版时错误没有校正,若有其他作者不负责任地参考了这个错误版本,以讹传讹下去,无疑是一错再错!例如笔者曾为上海音乐出版社校订出版了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乐谱,而中央民族大学的某次考级乐谱里所选用的乐谱几乎就是以这个之前的老版本为蓝本,同样把错误的地方印在了考级乐谱上。

如今,不论读者以什么态度看待乐谱或是书籍,作者和编辑作为图书主要负责人,具有推卸不掉的责任,因为书上写是的你们的名字,你挣得是读者的钱,你们就得为读者负责任。试想一位会计如果核计时小数点点错了位,企业将会要有多少损失!笔者呼吁社会的读者,当发现乐谱有误时,应当与出版社及时保持联系,出版社应有责任在乐谱的版权页留下编辑室的电话,以便发现错误后及时在再版时改正。通过编者、读者以及出版社三者之间的互动、督促、反馈,乐谱中的谬误百出的现象终会逐渐消失。笔者坚信,国内的乐谱同样可以与国外相媲美。


    关注 音为爱全球音乐资源分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