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电影史论述题

 

论述1.为什么30年代电影是一段空前繁荣的局面是中国电影历史上一个黄金时代?①“九一八”改变了国内的政治形势...







论述

1.为什么30年代电影是一段空前繁荣的局面是中国电影历史上一个黄金时代?

①“九一八”改变了国内的政治形势,改变了人们的心理状态,对创作者和观众产生全面的影响。

②由于有声电影的出现等一系列技术进步和外国电影经验的大规模介绍推动了电影艺术技巧的大幅度发展。2.30年代电影从默片艺术成熟到有声电影的尝试?

技术层面的特点

①无声电影发展成熟,电影的视觉表现能力大大加强

②有声电影的出现,声音这一新因素的加入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能力

30年代的许多优秀影片在时空结构、造型表现力、声音蒙太奇等不少方面,都初步摆脱了初期电影中普遍存在的严重舞台化影响的痕迹,运用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进行叙事,收到较好的效果。3.对电影视觉艺术潜力的深入探寻

孙瑜、沈西苓、吴永刚等比较敏锐地感受到了国外晚期默片的新经验,勇敢地探索创新,对电影的视觉表现力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弥补了初期“影戏”视觉艺术手段探索不足的缺陷。如《春蚕》《女性的呐喊》《小玩意》《上海24小时》《神女》都是这方面优秀的代表作品。4.初期有声电影探索

从蜡盘发音到片上发音,从部分段落有声到只配音乐音响、歌唱而无对白的配音片,最后到完全的有声电影,使中国电影在艺术技巧探索方面表现了自己的特殊性。

爱森斯坦等人发表“关于有声电影的未来”的著名声明后洪深就将其译为中文发表。

1929年孙瑜的《野草闲花》加入歌曲《寻兄词》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真正对有声电影艺术规律进行比较深入的探索还是在1934年前后年轻一代创作者开始拍有声片之后。

当时对有声电影的讨论中有人道;“有声电影的危机,是在于破坏了银幕上的“静的表情”……银幕艺术本来就是凭视觉来接触人的灵感的艺术……完全是幽潜的、静的。”

因而他们认为“要使用有声电影去补充某种表情和境地,更使观众感受到加强印象与感触,这才是电影的重大任务。这种看法反映了中国初期有声电影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倾向。

这主要表现在人们对声音的真实感和环境展现等方面并不十分重视和强调,而把较多注意力放在声音在创作中起的作用和表现性应用方面。

声音首先是被作为一种蒙太奇因素来看待的。

1936年以后,有声电影完全取代默片。


    关注 BFA北影考试一点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