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之心语

 

我的名字叫虹,别名天虹,俗名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我不像冰雹、雷电、台风、暴雨那样令...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齐忻敏

我的名字叫虹,别名天虹,俗名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我不像冰雹、雷电、台风、暴雨那样令人生畏、那样冷酷无情,我给大家带来的不仅是美丽而且是神奇。

我是由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形成的。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亦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其中以40至42度的反射最为强烈,我便在天空中形成了拱形的多彩光谱。若要看到我,还须具备三个气象条件:一是湿度大;二是有阳光;三是空气透明度高。

我最常在雨后刚转天晴时出现,这时空气内尘埃少而充满小水滴,天空的一边因为仍有雨云而较暗。当人们的头上或背后已经没有云的遮挡时,便会容易看到我,但面对着太阳是看不到我的。所以在早晨,我会出现在西方,在黄昏,我总在东方出现。我的亮度取决于空气中小水滴的大小,小水滴体积越大,我的色彩越鲜亮,越漂亮,小水滴体积越小,我就不太明显了。当太阳在空中高于42度时,我便躲在了地平线以下,所以我很少出现在中午时段。冬天的气温较低,空中不容易存在小水滴,下阵雨的机会也少,故冬天我一般不会出现。

不过我可以告诉大家,其实只要空气中有水滴,而阳光正在人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便可能看到我的形象。如在瀑布附近或在晴朗的天气下背对阳光在空中洒水或喷洒水雾,就可以“克隆”我,但那只是人造的,是“假的”。

天际中产生的我,光学原理很多,故我真正的形态有多种:一是由于地球表面为一曲面而且还被厚厚的大气所覆盖,雨后空气中的水含量比平时高,当阳光照射入空气中的小水滴形成了折射,同时由于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为一弧面而导致了阳光在表面折射形成了我的拱桥式“形象”。二是有时在我的外边还能看到颜色次序跟我反转的霓,它是阳光在水滴中经两次反射而成的。由于每次反射均会损失一些光能量,因此它的光亮度较弱。霓的位置在我这个主虹之外,外侧为紫色,内侧为红色,大家称我们为“双彩虹”。三是当飞机飞行在太阳和雨中间时,机上的乘客会还会幸运地看到一个完整的圆形的我,我的正中心则是飞机行进的方向。夏季空气温度高,有时阵雨过后,还会出现“虹消雨霁,彩彻云衢”的现象。

人们称我为

“七色彩虹”,如果我真是只有七种颜色的话,那么每两种颜色之间应该有一条黑色的分界线。其实,在我的美丽形象中,七种明显的颜色之间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中间色。空气中的小水滴群将太阳光折射,不同频率的光折射的角度不同,在空中就会形成一个频率过渡的光带,人眼看来,就是红色到紫色的过渡。但在黄色和绿色之间,有浅黄色、深黄色、黄绿色、浅绿色、深绿色;在蓝色和紫色之间,有浅蓝、深蓝、蓝紫、浅紫、深紫……而人的眼睛对颜色的感知也是因人而异的。

有人问我的分布为什么是内紫外红?这是由于水滴对不同颜色的光线有不同的折射率,各种色光通过水滴的折射和反射后,它们的最小偏向角也就各不相同,红光最小偏向角最小,形成的角半径最大,而紫光的最小偏向角最大,形成的角半径最小,人们观测时,天空中的某个水滴,只能将一种色光送入眼中,其它色光则是从其它的水滴中送过来的。人眼看到的是通过雨幕中较高的水滴送来的红光和较低水滴送来的紫光,故大家看到我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的。

我的出现,使人兴奋,好多人把我比作飞天的七彩桥,这头连着实实在在的现在,那头通向茫茫的天宇。站在此岸是无休无止的今天,走向彼岸才会有如诗如画的未来。我希望人类少点污染,多点清新,这样我便会常挂天际常回我的家,大家就可以怀揣诚挚的心,踏着美丽的我前行,融进真情编织的明天。

(责任编辑:叶海英)


    关注 爱地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