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段时期了,孩子仍然不愿意上幼儿园?

 

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呢?我们该怎么解决呢?...



   幼儿园开学已经有一段时期,但是,每次去送女儿入园的时候,一路上仍能看见不少哭闹着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呢?我们该怎么解决呢?源妈就来提供几个参考吧!


1)分离焦虑

每天大人送孩子上幼儿园时表情痛苦,孩子哭、大人也跟着掉眼泪,结果大人把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会认为大人很在乎我的哭闹。我观察过很多孩子,在哭的时候,他不会自己在那儿光哭,一般是边哭边看大人的反应,即便看起来哭的很凶的孩子,也会用余光观察大人。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表现出和平时一样的态度,不要表现出对孩子哭闹的过多关注,这样持续几天,孩子会老老实实上幼儿园。

作为妈妈,肯定都会担心孩子的,但是,无论怎样担心,都必须表现得和平常一样,比如:如果送到幼儿园孩子在哭,我们可以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平和地跟孩子说:宝贝,看看幼儿园今天吃什么早饭啊?如果看到小朋友吃面包,我们可以说:面包上还有葡萄干呢,今天来了几个小朋友,我们得赶紧进去,要不一会没饭了。成功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后,请和孩子说再见并和孩子约定好放学几点来接TA以及谁会来接TA。这样孩子就不需要做选择,慢慢就会明白,无论怎样,她都得进幼儿园上学。

2)无法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及规则

孩子到幼儿园,就必须遵守幼儿园的规则,比如吃饭、上厕所都要排队,想玩的东西也不一定能够马上得到。很多孩子在家里拥有一切、随心所欲,很少受到限制,到了新的环境受到限制则不能适应。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通过一些讲故事的方式,或者在家里提前进行一些规则的练习。比如在家里上厕所的时候,爸爸、妈妈和宝宝你们轮流来,只有一个马桶,所以都要排队。再比如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玩同一个玩具,孩子在玩的时候,大人可以在边上等,孩子不玩了,大人也玩这个玩具,然后要认真的玩,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受到吸引,还要玩这个玩具,那你就告诉孩子,爸爸或者妈妈正在手里玩,你需要排队,等我不玩了,给你玩。顺便告诉孩子,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做什么事都要排队,幼儿园和家里一样都有规则。孩子逐步习惯了这些后,对集体生活就会逐渐适应。

3)内心需要关注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往往一个孩子好几个大人,大人围着孩子转。在幼儿园也需要老师和小朋友去关注,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因为新的环境,老师可能关注多一些,等过段时间孩子适应之后,老师就不会过多的关注,毕竟那么多孩子,老师不可能对某一个孩子特殊照顾,那么孩子内心可能会有些失落。

这个时候还是通过故事和游戏的方式让孩子逐步适应减少被关注。

4)平时缺乏安全感

这种孩子往往表现为特别粘妈妈,妈妈在身边寸步不能离,孩子的情绪容易波动。

这种情况也是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忽视的,针对这种情况,平时家长尤其是妈妈要和宝宝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的需要,适当的去满足孩子,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5)家庭内部的原因影响孩子的焦虑

比如夫妻吵架、婆媳吵架,不避开孩子,可能影响了孩子。还有父母工作不顺、情绪不稳定,孩子观察捕捉到父母的情绪变化,会认为自己哪儿不对,产生不安全感。孩子会通过哭闹,引起父母的关注,或者拒绝上幼儿园。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注意在孩子面前不要传递这种负面情绪,我们可以有情绪,但是最好避开孩子。当然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缓解孩子的焦虑是最好方式。

6)孩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受挫折

有些孩子不愿意和同伴交往,时间长了,就会缺乏交往的主动性,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的很开心,自己却融入不了环境。

针对这种情况,下班后或者周末让孩子多和小朋友玩,让孩子感受到一人玩,不如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7)孩子表达有障碍,遇到困难不敢向老师和小朋友表达

有些孩子比较胆小,上幼儿园了,不敢去表达,想上厕所不敢向老师说,吃饭也吃不饱,这样连最基本的需求都满足不了,会觉得在幼儿园身心都无法得到满足。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平时要和孩子多交流,多倾听孩子,鼓励孩子多表达、敢于表达。孩子表达允许说错话,不要批评孩子。

8)大人对孩子上幼儿园的态度不坚定,上幼儿园无法持续

看到孩子不想上幼儿园,就在家呆几天,尤其家里有老人的情况下,很多老人舍不得让孩子哭,孩子一哭,行了,别去了,那孩子会认为我只要哭,就不用上幼儿园了。

针对这种情况,如果不是孩子生病或者确实有事,一定要让孩子坚持上幼儿园。

9)经常出去旅游的孩子或者长假之后的不适应

在旅游中孩子自由自在,再让孩子重新回到幼儿园,因为幼儿园毕竟有规则和限制,和旅游相比,孩子肯定会不适应。

针对这种情况,旅游或者长假完了,提前一两天让孩子生活规律,饮食规律,作息规律。

10)体弱多病的孩子

如果孩子生病,需要在家休息。孩子生病的时候,往往一家人都在照顾孩子,所以孩子生完病之后,都会比较娇气一些。但是幼儿园是集体环境,老师不可能像在家那样照顾孩子,这个时候需要大人和孩子好好沟通,多说一些幼儿园有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等等的好处,让孩子感觉在家呆着也没意思。

11)过于追求完美的孩子,内心比较要强的孩子

老师带孩子玩游戏、画画等,总觉得自己完成的不够好,如果喜欢和别的小朋友比的话,也会认为别的小朋友比自己完成的好,这样内心也会有挫折感。

如果孩子非常追求完美,家长就需要多与孩子交流,譬如当孩子画一个圆的时候,TA觉得必须画的特别圆,不圆心里就着急,这个时候家长也可以画一个圆,不如TA的圆,孩子虽然还追求完美,但是看到妈妈/爸爸也画不好,慢慢心里会接受自己的某些不完美。

12)大人无形中对幼儿园和老师有消极的暗示作用

我经常听到的大人说:你再不听话,我把你送幼儿园,让老师好好管你;你不听话,我就不接你,让你呆在幼儿园。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幼儿园是个可怕的地方,产生抗拒心理。

平时要给孩子积极的暗示,譬如说幼儿园来新朋友没有,你们都玩什么游戏了,幼儿园做的饭,在家里妈妈都不会做啊等等。

13)对孩子没有履行的承诺

经常听大人哄孩子上幼儿园,说:就去一会,一会就接你;你去幼儿园,妈妈给你买好吃等等。结果孩子去幼儿园了,大人却没实现自己的诺言,答应下班后第一个接你,结果却做不到,那么孩子就会不相信大人。

针对这种情况,不要轻易许诺实现不了的事情。

14)家长对孩子幼儿园的情况过度关注

家长经常问孩子:老师对你好不好?小朋友欺负你没?幼儿园的饭做的比家里好吃吗?在幼儿园想爸爸和妈妈了吗?等等,这种问题会引导孩子把幼儿园和家庭做对比,产生对立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大人可以换一种思考方式,孩子之间交往难免磕磕碰碰,只要不是伤害很大,就不要过多关注。

15)家长缺乏对孩子的信任

家长过于担心孩子适应不了幼儿园的生活,担心孩子自理能力不够,与同伴交往受阻,性格软弱被小朋友欺负等等。

如果家里有人带孩子的,大部分孩子3周岁开始上幼儿园,这个年龄是比较科学的,一个正常的孩子,这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大人应该相信孩子能够适应幼儿园生活。

16)家长缺乏对老师的信任

我想任何孩子送幼儿园,家长肯定也事先考察过幼儿园的情况,不会对幼儿园一点也不了解吧,但是还是有很多家长受一些网络上曝光的幼儿园老师负面新闻的影响,总担心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能否照顾的好,孩子能否吃饱啊、是否及时给孩子换尿湿的裤子了、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受伤等等。

我觉得既然选择这家幼儿园了,那就应该选择相信老师,老师毕竟是专业的幼师毕业,应该比家里老人更了解怎样科学带孩子。如果老师对孩子有些疏忽,也应该理解,老师需要照顾那么多孩子,不可能强求面面俱到。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应该及时和老师沟通,而不是对老师怀疑,如果不认可老师,无形中会有一种对幼儿园的焦虑,孩子会观察家长的脸色和态度,家长对老师的不信任,老师和孩子都能感觉到,老师与孩子相处起来也会产生隔阂。

        其实,不管是孩子上学前还是上学后,作为家长,我们都应该明确地表达出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比如,轻轻抱着TA,温柔、坚定地告诉TA:“爸爸和妈妈很爱你!无论你乖还是不乖(虽然我们不喜欢你某些不乖的行为),我们都永远爱你!”又或者在孩子呼唤我们的时候,我们及时地去回应TA……这样,无论孩子有多少的恐惧,无论孩子受到了怎样的挫折,TA都能在我们给予的爱中积攒足够的勇气去战胜恐惧和挫折,在我们足够温暖的怀抱中,变得更加坚强独立!

有一点各位亲要注意哦,无条件的爱,绝对不是溺爱哟!溺爱虽然有“爱”字,但其根本不是爱,也不是基于爱。溺爱孩子的亲,你宠溺的并不是眼前那个真实的孩子,而是自己内心未被满足的需求,或者说“内在的小孩儿”,而真实孩子的需求实际上是被你忽略掉的。

P.S 推荐一本温馨的亲子读物《魔法亲亲》。这本书的作者奥黛莉·潘恩女士的女儿四岁大,即将进幼稚园时,经历了极大的分离焦虑,女儿的情绪也使她深受影响,备感苦恼。有一天,她和女儿在住家附近的公园里坐小火车时,突然看见灌木丛中有一对浣熊母子,当时,浣熊妈妈正在舔小浣熊的手,接着拉起小浣熊的手摩娑自己的脸颊,好让它仔细闻闻妈妈的气味。后来潘恩女士查询资料才明白,原来浣熊妈妈在离家寻找食物,或是必须和小浣熊分开时,都会这么做,目的是希望小浣熊因为有妈妈的气味相伴不致害怕,能够安心待在家里。于是潘恩女士决定如法炮制,解决自己和女儿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每天送女儿上幼稚园前,先在她的手掌心亲一下,并且告诉她:“不管什么时候,如果你需要妈妈的亲亲,只要把手贴在脸上就行了。“她发现女儿的情绪和情感因此获得极大的安定力量……








    关注 蒲公英Juli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