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天下先,创新无止境--刘轶和他的团队

 

引言:这篇关于创新的故事始于2012年的一个下午,那是共享人第一次听到有人介绍铸造3D打印机的事情,所有人都...



引言:这篇关于创新的故事始于2012年的一个下午,那是共享人第一次听到有人介绍铸造3D打印机的事情,所有人都在好奇之后忘了此事,而当时的刘轶默默地在本上记下了“3D打印”这几个词,那时的他还无法预知自己会和这个词碰撞出如此精彩的火花,在之后的日子里逐步成为共享铸造3D打印产业化推进的关键人物。



直到今天,当铸造3D打印产业化的关键难题被逐一突破,等待33岁的刘轶还有很多。这位3D打印产业化推进团队的“大哥”,内心依然兴奋,他对于未来的憧憬和未知的向往,还是那么强烈。

勇于创新,不畏艰难,依靠团队,是刘轶不断成长的关键注脚。在3D打印产业中心,他的背后便是2016年初李克强总理来访接见团队成员的照片,对于他来说这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
业精于勤

刘轶说,自从接手3D相关工作以后,每天面对的都是全新的东西,生活充满了未知的机遇和无尽的挑战,在不断的磨砺和实践中,整个人的状态和高度也开始变得不一样,而他现在所处的正是自己心目中最棒的舞台。

业精于勤荒于嬉,今年33岁的刘轶,毫无疑问身处人生各项状态的最佳时期,而他也是众多共享技术研发人员中“精于勤”的代表。

他的“勤”不单单是体现在身体上:连续工作、开会、加班等如家常便饭,更体现在好学精思—时刻保持饥渴的学习意识,充实自己,思考如何让3D相关工作进一步,再进一步······

采访过程中,在记者头脑里盘旋不散的是“创新尖兵”的称号,他当之无愧。

在3D刚开始推进产业化应用的阶段,这项新技术对于传统铸造来说无疑于异物,有人观望、有人不屑、有人反对,但是在公司领导的坚决支持下,刘轶却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决心,因为他知道这绝对是一个变革传统铸造的机会。

从2015年2月份-6月份,他和他的团队连续5个月连轴转,双休日、节假日统统没有,每天从早上8:00开始研发工作到晚上10:00,这些都是家常便饭。就在那样狭小的空间、封闭的场所,他们一直在为设备的自主研发而努力。“当时团队成员可以说已经没有了时间概念,灵感来的时候,找到突破点的时候,整个人都像进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最终,3D打印设备自主研发成功,为铸造3D打印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能够定义刘轶的成功,采访全部结束后,有一句话应该能够形容:他成功地带领团队实现了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的关键突破,对于公司战略的贯彻,他是最坚实、努力、积极的前行者。

然而,从零开始到卓有成效,往往存在着不可计数的困难与距离,这两个词的逾越需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

做生活的有心人

对于工匠的定义,共享企业文化手册是这样说的:立足岗位,精益求精,敬业奉献,专注、专业,创新发展。

刘轶从23岁进入共享,便始终从事铸造设备维护改造工作,在传统的铸造车间,铸造造型设备以混砂机为主,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工人经常是白脸进去,黑脸出来。而刘轶常常需要在铸造混砂机上待很长时间,看到那些“黑乎乎”的铸造工人,他决心改变铸造工人的环境。然而这个历经几千年始终如此的行业,说起改造,何其困难,方向?途径?代价?对于这些,刘轶不知道,很多铸造专家也不知道,然而刘轶始终没有放弃任何一个细节,他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汉·王符有云,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刘轶的逐步成长,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始于“有心”,在于他深谙“务实”之道,做生活的有心人。

对于和3D的结缘,刘轶这样总结:“在第一次听到铸造3D打印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就知道多年铸造环境的改变有戏了。可以说,内心的这种改变传统铸造的冲动和之后的专项研究,让我在铸造3D打印产业化方面有了先发的领先优势。”

这篇关于创新的故事始于2012年的一个下午,那是共享人第一次听到有人介绍铸造3D打印机的事情,所有人都在好奇之后忘了此事,而当时的刘轶默默地在本上记下了“3D打印”这几个词,那时的他还无法预知自己会和这个词碰撞出如此精彩的火花。

在会议结束后,刘轶在互联网上查看了诸多与3D打印技术有关的文献资料,经过学习、消化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他隐约感觉到3D打印就是那把可以变革铸造工序的钥匙。而当时公司董事长彭凡已经对3D打印技术在铸造行业的应用进行了思考,就在之后的一次会议上,同样深入研究的刘轶经过汇报最终形成完整版的材料,公司3D打印工作正式开始,出于改变铸造生态环境的强烈冲动,他在之后的日子里逐步成为共享铸造3D打印产业化推进的关键人物,而这个细节却仿佛是引发铸造行业变革的星星之火,谁都不曾想到,仅仅3年,已成燎原之势,铸造梦清晰可见。经过四年的奋斗,刘轶和他的团队成功攻克了3D打印材料、工艺、软件、关键零部件及集成等产业应用的技术难题。在控制系统集成方面,实现“五大”核心控制软件在同一平台综合集成,“十二大”系统关键技术优化创新,并申报专利20余项。

在刘轶看来,自己所有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公司给予的舞台,只有舞台适合自己,才能舞出最美的人生。“感谢公司给我这样一个成长的机会”

白色纯白衬衫,别着象征荣誉的红花,8月初的科技创新大会上,刘轶接过公司领导递上的证书,两相握手,激动的笑容蔓延开来。刘轶和他所在的团队在本届大会独揽4项一等奖,荣耀与辉煌在那一刻升腾,他和他的团队在共享的技术创新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他们依旧低调,因为他知道:当一个人站上领奖台的一瞬间,他已经不再是成功者了,而是必须要为更大的成功而努力。

当团队的好“大哥”

在接受采访时,还没有开始提问题,刘轶便多次提及现在自己的团队,他把团队成员看作是自己的弟弟,团队是自己的第二个家。“在这个团队里我的年龄是最大的,所以我想我自己的定位应该是大哥”。

尽管记者无从得知刘轶对于团队的管理经历过如何的认识变迁,但毫无疑问,他目前带领的团队无论从战斗力还是凝聚力上看都是顶级的,而正是这帮富有创新精神、极具开拓意识的年轻人才是3D打印产业化应用不断推进、不断攻坚克难的利剑。

2013-2016年,3D打印产业化应用团队从几人发展到十几人再到现在的近百人,规模的增长带来了管理难度的增加,而刘轶的心思也从创新、技术上开始转移到团队的管理上,作为一个团队领导,他需要培养自己的统筹能力、领导能力,这是团队走向成功的保证。

“我常常对部门成员说,主动、自发的创新就是我们工作应该有的状态,创新需要一种氛围。”正因此,刘轶在团队建设方面始终坚持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团队成员能够互助互爱,从不推诿扯皮,达到一种“互推”的状态,通过头脑风暴、“互联网+研发”等形式激发创新的灵感,使研发人员的精力能够高效的投入到创新中。

“看着这帮年轻人一步步的成长,我充满了欣慰、激动和期待,团队从成立之初到不断壮大,就好像是婴儿到青年的过程,我们始终在一起成长。”

还不止于此。

公司董事长彭凡曾专门就梦想和理想发言勉励3D团队成员:

“梦想和理想是支撑一个团队、一个企业做出伟大业绩的核心动力。我们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第一,对世界而言,我们所做的工作在影响和丰富着世界;

第二,对行业而言,我们所做的工作在引领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对企业而言,我们所做的工作在改变着整个企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第四,对具体工作而言,我们时时刻刻在创新新思路、新产品、新方式、新模式。

我们应该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珍惜人生中这样来之不易的机遇,实现共同的梦想。”

刘轶对此深以为然,团队凝聚力的提升除了依靠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外,还需要一些精神方面的支撑,通过信念凝聚而成的团队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久、走得更出彩。所以在他平时的工作中,对于梦想和现实的连接,对于团队所从事工作的意义,他常会在各种场合去讲,不同角度去灌输,就是希望以这种形式使团队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敢吃螃蟹的人”

2016年2月2日,李克强总理到共享集团考察,刘轶和他的团队受到了总理接见。李克强总理鼓励他们说:用颠覆性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有空间。你们是铸造业第一批在中国敢吃螃蟹的人,也是在改写中国铸造业的历史。在那一天,是刘轶和他的团队最高兴的日子,这是人生难得的际遇。

伴随着3D打印产业化相关工作的对外公开化,团队的成员也逐渐为大家所知晓。而在采访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都足以单独成篇,3D打印产业化应用推进的每个细节都饱含着无数的努力和无人知晓的艰辛,他们走出的每一小步,对于中国铸造业来说都是跨越的一大步。

郭永斌:2015年8月正式调入3D打印产业应用中心,从事3D打印原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近2年。在这之前,他主要从事铸造原辅材料的监测工作及设备的日常管理,对于铸造原辅材料的熟悉和深入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逐步加深。由于在材料方面的专业素养,郭永斌被调动主攻3D打印用砂的自主研发。

对于郭永斌来说,这是从零开始的工作,没有可供参考的成熟路径也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他面对的是粒度不一、规格不同、成分多样、角形各异的铸造用砂,这是他每天的“小伙伴”,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与他的小伙伴经过上千次的实验才取得了阶段性突破。

“过程很痛苦、无奈,特别是经历了千百次的实验后依然看不到成功的希望,这是最迷茫的事。”

郭永斌反复论证,不断求证,希望能够成功将铸造3D打印用砂研发成功,降低成本、推进产业化应用。为此经常是白天开始准备实验用砂子,有时候等做完实验就得晚上一两点,平均一周做两次实验,最多的时候天天在做实验,先后用过粒度不同的砂子30多种,消耗砂子近千吨。在2016年初的一天,3D打印机连续打印一周,砂芯质量、强度等一切指标均正常后,郭永斌才松了口气,砂自研究工作终于取得了成果:自主研发的普通天然砂,已经完全可以适应3D打印机精细的“胃”,通过热法再生回收利用,成本较之进口砂子大幅下降。

李栋:2013年开始从事3D打印新产品交付、现场工艺控制等工作。

在他看来,铸造3D打印砂芯的关键点在于:强度。由于工艺流程的优化,原先一个铸件可能需要30个砂芯,但是通过3D打印只需要3个砂芯组芯即可。工艺流程简化、成形工艺改变的同时带来的是对于砂芯强度的更高要求,这是个技术难点。“原先我们做铸造用的芯子都是有芯骨的,而现在直接3D打印砂芯。打个比方,原先做的是钢筋混凝土,现在只有混凝土,少了钢筋后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更高了,这是在做产业化应用过程中最难以取得突破的。”

除此之外,砂芯即使制作成功,也要能成功应用于铸造才有工业价值。铸造浇注后,高温铁水是由热转冷的过程,而砂芯是由冷转热的过程,怎样让砂芯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强度,这又是一个技术难点。

对于3D打印砂芯,清砂是有别于传统铸造的工序,怎么让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识别出清理不出白砂,容易堆积的地方,这个也需要不断地摸索、试错。

难点很多,迈出去的每一步都是荆棘遍布。

但是即使从来没有实现的事情,在李栋和他的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也最终攻克,寥寥数语,中间走过的是近千个不眠的日夜和无尽的付出。

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知道他们从事的这项研究对于传统铸造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柴油机气缸盖,俗称缸头,与气缸,活塞等共同构成燃烧室,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铸件。国内一家铸造企业在工厂内部单独设立缸头班,只做缸头的制芯、合箱工作,班组内部全部由高技能级别的工人组成,专职近十年最终才实现将缸头的铸造废品率控制在20%左右,而这已经是放眼国内顶尖的水平。但是在铸造3D打印产业化后,同类缸头铸件的生产废品率很容易超过了这个水平,与此同时,不需高技能的工人,不需常年累月的经验累积,原先难以企及的高度如今已可以轻松达到。

在公司的舞台之上,刘轶和他的团队已经清晰地看到“铸造3D打印等创新技术+铸造智能工厂”产业应用的转型升级道路。而这条道路的铺陈将颠覆性变革以“多品种、小批量、离散型”为主的传统铸造,为国内乃至世界铸造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示范和引领。

刘轶和他的团队,依然在路上。


    关注 共享之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