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三)再看云南

 

崇山峻岭中,隐藏着古老的秘密,河流湖泊畔,生活着别样的风情……...





云南是山的家园,河流的故乡。在这片“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七彩土地上,生活着52个民族,其中云南特有的民族就有15个。不同的民族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云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崇山峻岭中,隐藏着古老的秘密,

河流湖泊畔,生活着别样的风情,

今天将带大家探一探那些神秘的民族.....

◥◤◥◤◥◤
独龙族的纹面女




北邻西藏自治区,西邻缅甸联邦共和国的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独龙族的唯一聚居区域。这个高黎贡山下独龙江畔的小世界,有半年时间因大雪封山而与外界隔绝,总人口仅6000余人的民族有着较为古老的独特的纹面习俗,女孩长到十二三岁,就由会纹面的女性长者用竹签蘸烟锅水在脸上画出将要纹刺的图案,一手用一根长有硬刺的老荆棘,对准脸上的图案,另一手用小木棍不断敲击荆棘,从上至下地依图案刺戳脸庞,再用锅烟灰或一种深色的草汁揉擦刺纹,让汁液渗入皮下,待一周愈合去痂之后,一个靛青色的蝴蝶图案就永留脸上,一生不褪。

关于独龙族纹面的解释,民间有两种较为普遍的说法,一是独龙族为防止异族土司和奴隶主掳掠独龙女为奴而纹面;二是纹面习俗与该族早已消失的图腾崇拜物有关,独龙族认为人的亡魂“阿细”最终会变成各色的蝴蝶飞向人间而自灭,这种古老的意识意念反映到纹面上,即把整个脸纹划成似张开双翅的蝴蝶。
[b]◥◤◥◤◥◤
[/b]
佤族猎头祭天




龙摩爷位于中国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新县城附近。“龙摩爷”是佤语发音,“龙”是森林,“摩爷”水牛头,意为挂牛头的森林圣地。相传是众神灵的聚集地。当佤族民间举行重大活动或者解决部落与部落之间复杂的矛盾和纠纷时,就把水牛作为活动最好的吉祥物,举行盛大的镖牛活动,并把牛头保存在“龙摩爷”,渐渐地“龙摩爷”里的牛头越来越多。走入“龙摩爷”,映入眼帘的到处都是庄严肃穆、千姿百态,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的牛头,龙摩爷成为了游客到西盟的必经之地。

然而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在解放前,佤族人祭天用的并不是牛头,而是人头。每一个佤族部落都有存放供奉人头、祭拜神灵的“人头桩”。“人头桩”是用竹子的一头编成筐,一头埋在地里的竹竿做成。所谓“猎头”就是砍头,解放前,佤族人还处于原始社会状态,每逢庄稼欠收时,他们就用一种仪式来祭神,为了让庄稼来年得到更好的收成,他们往往要用人头来祭祀,人头也不是随便割的,他们也要挑选各式的人头。如谁的个子高、胡子浓、长得好等等,总之,祭神要选择“上等品”。在祭祀日子来临之即,寨中的一为长者就派人持刀下山,等候“目标”,刀子一般都很长,长约一米,这样砍起人头才能一刀而下。佤族人对砍人头祭祀天神的历史直到1958年国家禁止猎人头后才得到终止,于是有了牛头代替人头这一举措。神秘的龙摩爷,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存放了三千多个牛头。每逢重大节庆,阿佤人都要到龙摩爷圣地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山寨平安、五谷丰登、日子和顺。
[b]◥◤◥◤◥◤
[/b]
拉祜族的剃头和三礼




拉祜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祖源来自青藏高原上的古羌族。拉祜族的许多风俗习惯,不仅奇特,而且还令世人震惊。除了未婚女子之外,拉祜族无论男女都有剃光头的习俗,尤其是已婚妇女,只在秃秃的头顶留一绺头发,被称为“魂毛”,用来表示男女之别。即使在今天,偏远山区的拉祜族妇女仍然有着保留剃发的习俗,他们认为剃光头卫生、舒适,而且是妇女魅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拉祜女人的包头也是一种奇观,她们习惯用3米多长的黑色包头巾缠头,头巾上竟镶有600个银泡。

拉祜族人一生只办“三礼”,即诞生礼、婚礼和葬礼。第一是诞生礼拉祜族对包裹着小生命降生的胞衣(胎盘)有特殊的理解。他们认为,胞衣与孩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必须谨慎保存。因此,人们通常把胞衣埋藏在母亲的床下或是门坎的下面,并严防虫蚁叮食。如果孩子的皮肤出现红斑,人们就会认为是胞衣受到了侵扰,于是大人会在埋胞衣的地方打一个洞,注入滚烫的开水,然后再把洞口小心地封好,从风俗的角度来讲,拉祜族人一生的幸福安危都和胞衣相关。
其次是婚礼。拉祜族人崇尚“爱情至上”,相爱的男女只要不是近亲,任何辈分都可以通婚。并且他们结婚不办宴席离婚才办而且不用随礼,一是作为一种惩罚,二也是为了离婚之后不结仇。
第三就是葬礼。在拉祜族习俗中,葬礼是全村的头等大事。有人去世时,丧家就立即在家门口鸣放火药枪报丧,然后用一根木棍把草房戳一个窟窿,意思是让死者的灵魂从窟窿里钻出去。
◥◤◥◤◥◤
哈尼的“露乳族”






在云南江城县和老挝丰沙里省的边境上有两个阿卡族人居住的村寨——殃或上寨和个寨。阿卡族是一个古老而奇特的民族,他们是哈尼族的一个分支,大都是从云南的江城、玉竹县迁徙过去的。按照这里的习俗,阿卡族妇女在哺乳期间喜欢裸露出乳房,她们认为这是美和荣誉的象征。这是由于山村生活非常贫穷,孩子多,喂养方便,外加天气长年闷热,田间地头干活常被汗水浸湿,宽松半裸的衣服自然透气得多。那些尚未成家的姑娘,其实还是包裹得很严实的,只有生了孩子的妇女才有裸露习惯。故此,人们也就习惯地把这里的阿卡人称为“露奶族”。

事实上,这和阿卡人崇尚生育文化是分不开的,即使是那些穿着现代服装的当地女孩,也会时不时地撩起上衣来擦汗,对身体的裸露毫不避讳。通常情况下,阿卡族妇女至少生四五个小孩,多则七八个,因此她们的乳房也就长年裸露在外,这在当今的文明来看,会被很多人看成羞耻。但在阿卡人的生活里,这个现象绝非淫荡,而是取天地之自然精华的意思,希望孩子能吮吸甘露健康成长。
◥◤◥◤◥◤
摩梭人的“走婚”




美丽的泸沽湖畔,生活着纳西族的分支摩梭人,他们是当今世上仅存的母系氏族社会,至今仍沿袭着一种“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摩梭人称这种婚姻为“阿夏婚”(“阿夏”意为亲密的情侣)。摩梭人的成年男女经恋爱,双方建立“阿夏”婚姻关系后,男子夜间到女子家中偶居,次日黎明前返回,生产生活各从其家。男女各在自己母系大家庭中生活,所生子女由母亲或其姐妹抚养,父亲不抚养孩子,他抚养的是自己的外甥,而他的孩子又由阿注家舅舅抚养。子女从母姓,血缘按母亲计算,永远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母系大家庭就是他们一生的庇护所。这种地球上至今仍然存活着的“母系家庭”和“阿夏婚”遗俗,被称作人类早期婚姻的活化石。

对于阿夏们来说,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只有感情,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受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一旦双方感情破裂,便可以自动解除“阿夏”关系。双方没有怨恨,没有财产等经济纠纷,在这里从未发生过情杀、情斗及家庭的婚姻纷争。摩梭人的阿夏婚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有自由色彩的婚姻形态。
◥◤◥◤◥◤
阿昌族的“抢婚”




抢亲是未婚男子将喜欢的未婚女子抢到自己家成亲。这种习俗在云南几个少数民族都有,但这只是男女双方商量好的一种婚嫁方式。然而,德宏州梁河县的阿昌族抢亲却有与众不同。

阿昌族的抢亲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男女双方自由恋爱有了感情,但说亲时女方父母不同意,这时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邀好伙伴,深夜摸进女方家,拉着姑娘就跑。姑娘高声喊叫父母,以示自己是被人抢走的,由于女方父母毫无准备,这种情况大都很顺利。

二是姑娘有了意中人,而父母又硬要为姑娘选定其他女婿,在两个男子喜欢一个姑娘的情况下,其中一个男子便相约同伴把姑娘抢回家中。未抢到姑娘的另一方男子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姑娘被抢走,而不能半路截取,这是阿昌族的规矩。

三是男女双方在恋爱过程中立下山盟海誓,但女方中途变心,男方便组织人趁姑娘外出不备抢起就跑。 抢亲到家,一进门就放鞭炮,当即拜堂,当夜或第二天一早就将姑娘引到较远的亲戚家住下,有时还要躲进深山老林,直到双方家长谈判妥当才双双回家。


    关注 九鹿鸣传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