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志|新疆,7月5日,北京-乌鲁木齐火车

 

这趟旅程显然是逆现代化的,一路向西,从高楼大厦到中原精耕细作的村落,再到新疆辽阔荒凉的土地。...



北京西站取票大厅,自动取票机前,我刚把票取完,后面一个40多岁模样,打扮像个工头的人开始感慨:“这Z69的票是最难买的(指的是卧铺)。”他笑着看我,等回应。“我是网上刷的票,运气好!”,“这Z69的票是最难买的,加100都买不到。”重复着这句话,他带着客气而爽朗的笑声往前进,我则慢慢走开了。是啊!为什么这么难买?可是我确实只是在网上刷了5分钟就有票了。

同样是一张票,你走你的路,我过我的桥。我决不会从黄牛手里买票,他也绝不会上网刷票。我们都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被教会了会与不会。带着这点思量,我过安检进了车站。

原以为去乌鲁木齐的火车上少不了各色人等,可是,排在队伍的末端,展眼望去,发现我错了。维吾尔、哈萨克人少的让人感到诧异。几个学生模样的估计是回家过暑假,还有几个包头巾的女孩子,从上到下清一色粉,脚上穿着规矩的黑皮鞋,劣质的丝袜。俗艳的粉色因为化学合成的织料而更加不客气地招人眼球。她们八成是在北京打工,赶回家过肉孜节。

进入我眼睛的就只有这几个维族,另外大把的北京游客,喧闹着堆在前面。等我在车上安顿下来,才发现周围已经被北京游客包围了。他们都是老街坊,退休了,自己组团去新疆旅游。一路上,他们不断聊着过去的旅游经历,声音大的吓人,小二自是少不了的。在所有的旅游故事中,被吹的时间最长的是欧美国家,激烈,讨论内容细化到每餐、每澡、每血拼。大约一个多小时之后,我给他们总结了一下,欧洲那是真好,就是太贵,因为贵,我去了,才显得这趟旅行的不易。又去得起,又精打细算。因为房子而富起来的北京人,谈这点事也是不容易,有钱了咱也不能忘了老百姓朴素持家过日子的本事,对吧!怎么寻思,我都觉得这个逻辑有点用力过猛的意思。

住在隔壁一对维族小情侣,再走几步,发现又有三四个维族小伙子。看来,进站时候我那放眼一望不够精准啊。为啥呢?观察了一会儿,又自我检讨一番,明白了。

我是被自己的想象给骗了。一开始的假设是这样的:维族人有着自己的穿着特色,女有包头,男有宽衫。就像那几个着粉装的女子。而事实却是,年轻的男孩子们都脚蹬时髦凉拖,穿着打磨过的牛仔短裤、耐克阿迪文化衫,一个赛一个帅气。女孩子,少见包头,穿着打扮一样时尚,甚至举止品味,都跟大城市里的时尚少女不差多少。一路上,隔壁的维族情侣始终腻在一起,搂抱着,亲吻着。我看着,除了反思自己的无知之外,也会生出一些感慨。

这趟旅程显然是逆现代化的,一路向西,从高楼大厦到中原精耕细作的村落,再到新疆辽阔荒凉的土地。被现代世界对立而凸显现代意义的新疆大地,新疆人,他们是带着何样的心情离开这里,又再回到这里?

坐着很难买到票的高速现代列车,这趟逆向的旅程会因为这个带着现代印记的载体而使他们的观念有所变化吗?至少,我们可以去追问,骑着骆驼回疆的人与骑着骆驼进疆的人心情截然不同吧!

▎提示

由于作者所在地方无上网条件,所以只有把文章押下,等有条件再发,望谅解。

关注「田野志」微信公众号,参与「田野志」自媒体创作
让我们一起行走于大地,游牧在远方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田野志」

           「田野志」创作者

西屯:田野志创始人、人类学者、彝族学者、西域学者,也是一个爱读书爱胡思乱想的不安分分子

鱼秋草:资深媒体人、摄影师,一个爱自然、爱生活的活动分子

希望这个名单可以继续下去,很长,很长。


    关注 田野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