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雄心》:17次顶级特效营救,看主旋律剧如何市场化逆袭?

 

再好的剧本,也需要过硬的技术来呈现。...



作者:韩浩月

《碧海雄心》从剧名看酷似早期港剧,从表现海上救援、打捞这个主题看,避免不了又会让观众联想到主旋律,它的出品人——人民交通出版社社长朱伽林早就看透了这一切,也不讳言,《碧海雄心》怎么拍都是主旋律。现在改剧名不现实了,题材也是铁定了的。但有一个鲜明的迹象,让这部剧未来可期,在创作与制作中,《碧海雄心》是全面的、拼了命的、不留死角地按照商业规律来完成的。



主旋律的娱乐困境其实早就走出来了,早到十年前的2006年,《亮剑》的播出让观众不止是眼前一亮,而是大开眼界——主旋律原来可以这么拍。十年过去,“亮剑现象”仍有余威,但“亮剑作品”确实没出现几部。《碧海雄心》的雄心显而易见,它是奔着《亮剑》的标准去的,按照影视资本的虎狼思路,喜欢什么就直接拿下,于是《碧海雄心》的导演位置,就成了《亮剑》导演陈健的。



如果《碧海雄心》的演员阵容,被用来演绎一个都市剧、情感剧或者别的什么流行类型剧,获得一个高收视率是不难的,陈思诚已经走出《士兵突击》的影响,通过两部导演作品,成为创作型人才,出演《碧海雄心》,可以视为这位重导演弱演员倾向的创作者,向荧屏的一次回归。张国强的朴实耿直,很适合全民女婿的角色。袁泉是文艺女神。王媛可近年特别活跃,作品四面开花。马可悦在剧中饰演高亮前妻,知性且美丽。这么一个阵容,算是挺豪华了。用明星为主旋律锦上添花,如果剧本再质量过硬,就等于给电视剧上了双保险。



《京华烟云》、《像雾像雨又像风》、《夜幕下的哈尔滨》等剧的编剧张永琛,为《碧海雄心》提供了扎实的剧本保障。《碧海雄心》的剧本架构,采取的是美剧形式,题材先行+框架叙事+场面带动+人物冲突+细节渲染。因此,这部剧显然不怕剧透,反而更合适在了解创作背景以及剧集概况后再观看,更容易产生代入感:17场大型救援、打捞、海上作战,采取好莱坞标准的特技制作,把默默无闻的、多达万人之众的中国海上救助打捞队伍代表呈现于荧屏之上。



《碧海雄心》很聪明地选择了远离行业剧,虽然行业剧在美国也诞生了诸多优秀作品,如《傲骨贤妻》、《豪斯医生》、《广告狂人》等,但在中国拍行业剧还是有很多限制,甚至有从业者说出了“只有行业没有剧”这样的观点。《碧海雄心》如果按照行业剧的思路拍,很容易拍成了把救援人员的日常工作与生活进行简单的神圣化,变成令观众望而生畏的“高大上”。现在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可以用“一大一小”来形容,大处追求场面,小处雕琢细节,使得《碧海雄心》洗脱了剧名的宏大,拥有了都市剧的元素,以及朴素真实的情感体验。



张永琛擅长在剧本上的“局部作战”。对于《碧海雄心》这种框架结构特别明显的剧作而言,在局部细节上做足文章,可给观众随时出戏、入戏,看海上救援场面时,观众放弃投入情感,出戏体验视觉震撼,看角色在职业之外表达复杂情感体验时,观众立即启动情感投入,入戏与角色一同嬉笑怒骂。有紧张有放松,也节制有放纵,这是商业剧最基本的特征,《碧海雄心》把这个特征紧紧抓住了,于是,几位主演在剧中的角色都活了起来,包括文艺范儿的袁泉,与其他角色搭戏时,也颇为接地气,并无突兀之感。



再好的剧本,也需要过硬的技术来呈现。《碧海雄心》最商业化的元素也是它最具外在竞争力的方面,体现于该剧远超于荧屏需求的特技制作。据悉该剧36集的戏,特技总量超过460分钟,平均每集十多分钟,17次的水上营救特效,这对制作者而言,意味着成本的升高。但对观众而言,意味着观赏性的提升。对于一部戏的制作投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多了可以,多多益善,少了不行,因为那样只要有一点不足之处,就容易带来失望感。



基于《碧海雄心》的商业看点、市场化制作本色,所以该剧当务之急是要用同期影视作品常用的方式,实现与观众的对接。林夕、周慧敏、古巨基加盟该剧,成为主题曲与原声音乐的创作者,剪辑过《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的麦子善与北京电影学院剪辑系主任周新霞,组成了该剧的“黄金剪”组合……这样的举措带来的效果已经延伸到剧作之外,帮助作品实现了向非目标观众群的拓展。类似的举措还可以更多元、更丰富一些,除了成为一部大剧之外,它更应该成为一部话题剧,它的最终目标,应该是通过最大范围的观众收看,让大众了解海上打捞救助队伍的真实状况,并看到这一群体所传递出来的生命至上的价值观。



《碧海雄心》可以总结出来诸多价值观,比如无私奉献,正直勇敢等,但把“生命至上”作为全剧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凝结,也可以视为该剧的一个大胆选择,因为“生命至上”这四个字,是影视作品中最具有穿透力的价值体现,这四个字无关国界、文化,当一个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另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生命时,这本身就具备震撼人的力量感,无需去揣摩动机,除了职业尊严之外,那些遵从“生命至上”理念的人,最大的动机其实就是自我牺牲——这种品质,其实在当下已经很稀缺了。



以往我们的主旋律作品,不忌惮制作与创作上的商业化,但仿佛很恐惧价值观的普世化,觉得价值观普世化了,就是妥协,就是被输入了。其实不然,商业影视剧中体现的价值观,之所以能够打动观众,是因为创作者找到了全民共鸣,那才是真正经过人性检验的瑰宝,商业永远是手段,通过商业手段来激发人们的美好情怀,才是正道。

[版权说明]

本文由《影视圈》原创,版权归《影视圈》杂志所有,本文已加原创标识,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添加影视圈二维码尾图。


    关注 影视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