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 跟校长再走溪南

 

­­­­校长说:做环保要趁早。校长说:做环保不要被骗哦,要识别伪环保,正确表达环保热情。比如,捐钱给专业的环...



­­­­

校长说:做环保要趁早。

校长说:做环保不要被骗哦,要识别伪环保,正确表达环保热情。比如,捐钱给专业的环保组织,自己没有时间就让环保组织帮忙做嘛,要趁早哦;比如,可以去做环保志愿者啊,去调查环境污染、破坏现场。

校长说:见到污染现场绝对不能远远的观看哦,一定要想方设法、不辞劳苦走进它,去现场看最真实的样子,体会最真实的感受……

校长说:我们是幸福的,能看到自然被玷污的真实样子,这样就知道自然的美是实实在在的。



校长是谁?校长是“自然大学”的联合发起人冯永锋,被广泛称呼为冯校长或者“疯校长”。

溪南在哪?溪南古村是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梅塘镇下辖村,有着六七百年历史的古村落群。

初次走访溪南是以参加“传统公益探索活动”的身份进行的,参加这次活动的初衷其实是想转换一下心情。毕竟这次活动以探索传统公益文化为调研主题,跟我的专业和工作经历都没太大的关系。唯一相关的可能是,我报名了“自然大学”的青朴写作营,和曾经小金额支持过“传统公益研究社”的众筹项目。一开始我以为这次实地调研的活动是福利,以玩的成分居多,欣然参加了。后来才发现,是要动真格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伙伴,一个比一个让我吃惊,原来这个活动是这么有规格的啊!



我要转换什么心情呢?在深圳参与环保机构推动社区垃圾减量分类工作不得力的消沉感。

关于垃圾分类,最先知道是日本成功推广的历程,分类细致全面、不同类别不同日期投放收集、街道几乎没有垃圾桶却依然干净无比,推行时间只比中国早十几年,前端的居民养成分类投放习惯和中端的分类收集运输系统却已全国完成,而中国几乎是原地踏步。羡慕之余是不甘心,中国就真的没有成功的尝试吗?

不是的。在参加了2015年“中国零废弃联盟”的年会后,发现中国也有一群致力于改善垃圾问题的有志之士,并已经有行动,在各自地区推行垃圾减量分类落地,并积累了不少可传播的经验。也知道了中国的情况没有想象的不堪,问题严峻复杂是肯定的,但也不是不能破,只是需要更多人参与,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

我想成为其中一份子,尽管是单薄一份子也好。

我开始学习并实践垃圾减量分类的生活方式,个人行为的改变很容易。接着模仿零废弃联盟分享案例的成功经验,想在社区进行尝试,可是在第一步就走不下去了,组建核心队伍失败了,联合不了该社区的居民,形成不了有力的在地力量。

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需要更多的成长,我也知道继续努力肯定会有成长,可还是消沉了。我究竟可以做什么?

参加溪南古村落的探索活动是一次美丽的意外。见识了古村寨子历史底蕴,认识了来自各地的、意想不到的、有能量的俊男美女,经历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



还有,见到冯校长真人了,并有幸跟随他再走了一次溪南。看看溪南的野花野草,看看溪南的垃圾,看看溪南已经不能直接取来喝的溪水,看看自由飞翔在溪南的鸟儿。顺便结束了自己一年多无业游民的身份,开启职业浪人的模式。

是的,年前我就在思索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走上亲近自然这条路,一直在各种设想,可是一直想不通。开朴门农场?经验不够时候未到吧;成为自然讲师?知识量、分享力也不够啊;加入环保协助者?虽然很心动他们的工作氛围,可我专业技能也没有啊,他们一个个的那么厉害……各种“深思熟虑”还是想不通,所以索性不想那么多了,一个人再怎么想还是想不通。



校长说:成长需要时间,当面临一个个现实问题的刺激,破开原来的模式,然后就可以快速成长了。

好吧,我心动了,有人为我的成长买单呢,感激不尽!于是,我在国庆的第一天,10.01日,给自己找了一份工作。有关乡村垃圾治理,也有关传统公益文化探索。

乡村垃圾治理有现行通用的模式,但具体落实的细节又是不尽相同。所以要先熟悉村里的情况,了解本地的生活习惯,变身为本地人,用本地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发挥本地人力量,才更可能落实垃圾治理。

协助进行传统公益文化探索是一个很好的着手点,也就是说,要驻村工作了。第一站是:普宁溪南古村!


    关注 不想再见垃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