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师本色 逍遥神仙:南天道国止止庵

 

止止庵最繁盛的时候,住着五百多人,那是白玉蟾用办学习班的办法来推广他的内丹。我想,白玉蟾该是中国内丹派的实际...



有奖征文:等到你 再出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快来点击道化天下,世界玄同 丨2017“玉蟾杯”道学全球有奖征文活动通启吧!


止止庵最繁盛的时候,住着五百多人,那是白玉蟾用办学习班的办法来推广他的内丹。我想,白玉蟾该是中国内丹派的实际创始人,止止庵便是中国南宗内丹派的发源地。

文/刘桂英

金鸟已入定,玉兔出寒宫。甘露降临,丹香覆盖了这片灵异的土地。祥鸟栖集,紫色的麒麟在莹莹月华里翩翩起舞。几只飞廉,低头悠雅的咬啮着黄芽之蕊,偶尔抬起头呦呦两声。远处“止止壶天”四字在月色下穆穆皇皇,显得格外深邃妙觉。
武夷山止止庵(资料图)
风水宝地武夷山
这是秦始皇二年八月中秋,幔亭峰上幔亭招宴,彩屋绵延,帐帷拂天。武夷君正在宴请众仙和乡民,尊贵的客人就是皇太姥和魏王子骞。那天,空中有人传言“曾孙等人安好”,只见得顾思远立色,元亨打羯鼓,彭令昭吹横笛,李三娘弹琵琶,仙凡高聚,热闹非凡。待得曲终筵散,乡人回到山下,回望间碧空无尘,林木萧疏,万籁俱寂,却是“流水光中飞落叶,白云影里噪幽林。人间几度曾孙老,只有青山似旧时”。
皇太姥娘娘(资料图)


皇太姥修真的地方就在武夷山上的止止庵。这武夷山幔亭峰下的胜迹,那真个是顶级的风水宝地。左临大王,右面铁板,前有曲水波光,背倚巍巍岩崖,威赫赫三峰鼎峙,秀森森一水流风,林木葱翠,栖鹤锁风,鸢飞鱼跃,朝晖夕阴。如此修炼的好去处,皇太姥修真人自然择胜而来,聚天阳地阴之气,日日守一,导引,胎息,存真,遂入天人合一之妙境。

皇太姥之后,相继来止止庵的修真道人有张湛、渔道超、渔道远,还有晋朝的娄师钟,唐朝的薛炳,北宋的李陶真、李铁笛、李磨镜,个个仙姿道骨,气度不凡。而最负盛名的当数白胡子老头白玉蟾了,就是那个令止止庵声震华夏的南宗五祖。白玉蟾之后,到此修道者自是络绎不绝,把个止止庵映衬得煊赫通天。
止止庵白真人祠(资料图)
止止庵白真人像(资料图)


止止遗风,不止在国内,还风行海外。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冬日,一支澳大利亚气功团,在一个杨姓导游带领下,于天游峰上练功,其中一个女领队停下来问:“你们这里有个白胡子老头吗?”回答是“没有”。那个女领队不甘心,一路寻找,找到白胡子老头出没的地方,幔亭峰下的那片草坪,发现竟是曾盛极一时的止止庵废墟。
白玉蟾与止止庵的繁盛
两千多年来,止止庵兴兴废废。当年看到白胡子老人的草坪,如今已修筑如初。

从武夷宫进入,走过万春园,穿过一片荫翳蔽日的树林,止止庵便映入眼帘。山门上“止止庵”三字,平和静穆,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手书。门面雕砖精美,图案吉祥,每个立面都散发着吉利祥福,花开富贵的气息。门楼两边,那幅用珍贵红木雕刻的对联,寓意隽永:
武夷山止止庵(资料图)
到此十六洞天 方知天外有天 当止则止
仰其百千仙道 始悟道非可道 应行便行


当止则止,应行便行,止止妙难思呀。伫立止止庵门前,两厢对视,心室虚白,吉祥止止。一个让我心头温暖的名字——白玉蟾,那是南宗祖庭,正站在这里迎接我。
大慈故能勇 济世利人 方见宗师本色
功成而弗居 敬天行道 自然逍遥神仙


白玉蟾,一个敢于打破本教道规的修真者,不求独善一身,但愿功及世人。他是中国道教南宗第五祖,闻名于世。他原姓葛,名长庚,闽地闽清人。父亲死后,母亲改嫁给海南一个姓白的人家,他也改姓白了。据说他母亲生他的头一天晚上,梦见一个蟾蜍从口里爬到肚子里,后来就生下了他,取名玉蟾。

都说佛教是修来世的,而道教却是修今生的。白玉蟾修炼的内丹派是单传的,老师只传一个学生,一代传一代,传到第五代,就是白玉蟾。

白玉蟾的伟大,正是打破了宗师单传的狭隘道教规矩。“内炼成丹,外用成法”,不仅用气功来实现对内健身养性、长生不老的清修之旨,还用于对外替众生祈雨求晴,消灾治病,利民利物。这在他的《法曹陈过谢恩奏事朱章》和《忏谢朱表》中均有提到。他说:“所视苦趣众生,生死死生,如蚁施磨,不忍为之鼻酸。”说的是自己不忍看到百姓如蚂蚁一样受到踩踏压榨,一片慈悲怜悯众生的心意日月同鉴。但见他掌心握印,笔下飞符,役使风霆,区别人鬼,济生度死,辅正除邪。
玉蟾祖师辅正除邪(资料图)


止止庵最繁盛的时候,住着五百多人,那是白玉蟾用办学习班的办法来推广他的内丹。我想,白玉蟾该是中国内丹派的实际创始人,止止庵便是中国南宗内丹派的发源地。
武夷道文化深刻至欧美地区
武夷道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在世界文化史上也该占有一席之地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从杨金鑫先生发起重建止止庵的倡导以来,便有许多欧美客人来此考察。挪威有个汉学家就曾说道:“当中国儒学在东南亚被广泛接受的时候,武夷山的道文化却悄悄地融入了欧洲人的生活”。

儒治国,佛治心,道治身。道家以宇宙自然为本位,追求顺其自然,天人合一,去除杂念的空明境界,也是全世界热爱生命的人们共同追求的境界。
武夷山:儒道宗师的栖息地
白玉蟾的伟大之处除了打破道教宗师单传的狭隘规矩并用雷法利民利物之外,更难能可贵的是还在于他没有门户偏见,试图将儒释道融为一体。
玉蟾祖师试图将儒释道融为一体(资料图)


宋朝,这是中国第三次哲学思想活跃的时期。白玉蟾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需要,着力倡导教派间的对话交流。他说:“今之文人,只因理障,难以入道,不知道即孔孟之道。”他又说:“若夫孔氏之教,唯一字之诚而已,释氏之教唯一字之定而已,老氏则清净而已。”说的就是儒家讲究诚,诚而后能社会和谐;佛家讲究定,定而后一切能安;道家讲究清净,清净而后五杂念。儒释道究其根本其实是三教途殊归同,最终都是走向修身利人。

白玉蟾特别敬佩在武夷精舍讲学的朱熹。他在《止止庵记》中写到:“入去不数举步,有晦庵仁智堂”。当时,幔亭峰下的止止庵与隐屏峰下的武夷精舍相距不远,这是否意味着儒道两家的亲切程度也不远。为此,朱熹去世后,白玉蟾当然要撰文悼念:
天地棺,日月葬,夫子何之。梁木坏,泰山颓,哲人萎矣。两楹之梦既往,一唯之妙不传。竹简生尘,杏坛已草。嗟文公七十一年,玉洁冰清;空武夷三十六峯,猿啼鹤唳。弦管之声犹在耳,藻火之像赖何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听之不闻,视之不见。恍兮有像,未丧斯文。唯正心诚意者知之,欲存神索至者说尔。
朱文公确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他玉洁冰清的人格博得了白玉蟾由衷的赞叹。儒家的朱熹和道家的白玉蟾,他们的血脉是连在一起的。
武夷山朱熹像(资料图)


印光法师在《与佛学报馆书》中说:“但以扶持门墙之念过重,致于最宜感佩表彰之处,反掩人之长以为短。以己之得于人者,反谓人不我若。”说的就是许多学派之代表,太过于维护本门学说的正统性,于是故意去褒贬对方学说的优缺点,这是非常可悲的。

白玉蟾没有因门户不同去攻击朱熹的新儒学,而是钦敬有加。而在朱熹这一方,也常会道士、宿道观甚至于在精舍里也专门设有为道士准备的寒栖馆。武夷山又何其有幸,收容了儒道两家的一代宗师,为传承共同的精神血脉和安民济国之方而身体力行。
皇帝垂顾的仙天洞府
白玉蟾生活的宋代,是一个张扬着翰墨之香、茶盏之清、音律之美的瑞气时代。这个时代不喜欢用刀枪说话,从端坐于大殿宝座的那个人开始,到达官显贵再到文人雅士,几乎个个都笔走龙蛇托杯换盏。有文化的宋朝皇帝熟读历史,明白秦之亡在苛政,汉之亡在战乱,隋之亡在兵役,唐之亡在割据,于是摒弃战争、兵役、苛税。他们不喜欢打战,即使被逼急了,也是临阵应付几下,只要对方提出求和之愿,哪怕主将就要直捣黄龙了,也要用十二道金牌把他召回,不用问理由,理由就是“莫须有”。泱泱大宋,有的是大块大块的土地,有的是数不清的金银财宝,只要可以用割地赔钱解决的问题,就不再打了。他们骨子里最热爱的是生命,于是热爱生命,修道延寿的道家人走到了宋朝的大殿上。

武夷山,这个仙天洞府因它的不同凡响频频被宋朝皇帝记挂,颁赐垂顾武夷山仙灵达三十三次,并把武夷山列为全国十个投送金龙玉简的洞天之一,先后遣使投送金龙玉简达二十次。董天工《武夷山志》记载,宋元明时期,仅武夷山风景区内,庙观宫道院寺庵堂祠殿就有二百多处。举目远望,武夷山上僧人、道士、儒生施施而行,闻道者负箧熙熙而来。宋朝的武夷连空气都弥漫着文化。
宋朝充满文化气息(资料图)


在这弥漫着文化气息的宋朝,白玉蟾受到皇家空前的礼遇。《道藏辑要》巴蜀本载:“时朝廷遣使进香,力邀白玉蟾主蘸。”,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曰:“使者督宫门力挽先生回,为国升座,观者如堵。又邀先生诣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神龙见于天,具奏以闻,有旨召见,先生遁而去。”皇帝老儿召见,该去便去,不想去就不去。白玉蟾把道修到家了——当真是当止则止,当行便行。
“止止”蕴含了道家真谛
《说文解字》写道:止,下基也。象艸(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凡止之属皆从止。是说“止”是底部的基础,像草木长出地面有根茎的基址一样,所以古人用“止”表示“足”。所有与止相关的字,都采用“止”作边旁。人的行为止于足,行为停止的重要标志就是脚不动。止,亦是静;静,乃道家真谛。
止止(资料图)


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根是万物生命的来源,回归根才是静,能静才回归生命。如同水果、粮食和花木,都是静态生长的。一杯水,胡乱搅动是看不清楚的,沉淀安静下来就能看透了。南怀瑾说,一个人能入定,就是一种静态的极致,就能知过去,观现在,向未来。没有苦痛,没有身体,人和宇宙是合一的。

近日,看美国南加州大学长寿专家沃尔特·龙戈最新研究结果发现:人禁食两天可重启免疫系统。禁食起到鼓励身体去更换受损“老”细胞的作用。正如白玉蟾所说,心静则气正,正则全气,全则神和,和则凝神,凝则万宝结矣。

断食与辟谷,这是几千年来中国道家奉行的养生法,也是一种进入极致静态的生活方式。今天西方人的发现只是用现代科学手段来印证东方人几千年前就具有的智慧而已。

天运常相禅,江流自不平。岁月可以剥蚀的只是万物的衣裳,而挺立于肉身里的骨头是不能风化的——道如骨头,也是不会风化的,因为天无二道,圣人无二心。如此看来,即便一万年之后,每一个人来到这里,止止记忆仍在,止止之道总会在。(编辑:若水)

作者简介: 刘桂英,女,笔名海梦儿。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楹联协会会员,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文联秘书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近年来,追随中国作协会员,《大潭书》作者刘建老师收集整理家乡文化。作品多从儒释道三家来阐述闽北对中国文明的贡献。



(腾讯道学整理发布,文: 刘桂英,原载于2014年第四期《厦门文艺》。)


    关注 腾讯道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