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DK伤口流能量释放最终形态探究

 

楼主直到昨天出了橙色肩膀,获得了前往欧洲的船票,心情不错,特别写了一篇关于伤口流资源控制和能量释放的细节。...



前段时间身陷非洲泥潭,心态越来越崩,直到昨天出了橙色肩膀,获得了前往欧洲的船票,心情不错,然后今天我想了一下关于伤口流资源控制和能量释放的细节。

首先,我要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版本的邪DK比上版本的死疽流和龙喷流要难。

解释一下原因。死疽流:死疽流的单体打法核心是控制好虫群和死疽的时间关系,并且最大化BUFF内天打数量,AOE则是把握好BOSS战时间轴,在ADD的时候爆发一波血沸。龙喷流则更为简单。龙喷流的平伤阶段不需要看buff,死符天打,血冰符脓疮。戒指龙喷爆发阶段,打2个小时木桩,再笨也会了。至于三种符文以及能量的机制,我不觉得不懂符文机制算是会玩邪DK了。上面解释了上版本的邪DK简单,下面说一下为什么这个版本邪DK难。我整篇帖子都会对这个论点进行解释。

本帖内容主要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多钻研输出手法,也许暴雪设计师也不知道邪DK的最终形态。如果我的文章有错误,希望大家指出。先谢谢大家了。

邪DK的大流派是通过第三层天赋区分的。邪恶狂热:急速物理流,惩戒连枷:伤口流,暗影之爪:暗影伤害流(叫精通流也好)。第一层天赋则是对第三层的强化,比如说在惩戒连枷的支持下,爆裂之疡的收益会提升很多。但是不能说有了惩戒连枷,就必须点爆裂之疡。爆裂之疡在单体战斗中无法触发“爆裂之疡”的伤害,所以在急速不低的情况下,小骷髅依然很有竞争力。

选择了伤口流,即惩戒连枷,第一层我们一般不选择黑死病,剩下的小骷髅和爆裂之疡不影响手法,所以伤口流下面的流派不通过第一层天赋来决定,而是第六层。

下面我说说我对第六层天赋的理解。主要说的是资源控制和能量释放方面的细节。以下数据选用我自身的数据,可能精通低了些。仅仅我一个人的数据模板并不能得出普遍结论。大家可以下载我的excel,把自己的数据打在蓝色格子里,后面的数据都会变。

1.感染之爪

由于我这版本主要打大秘境,这一层天赋我一直用的感染之爪,所以我对感染爪流派的单体手法研究比较深。

伤口层数规则:012层伤口打脓疮,345678层伤口打天打。

资源溢出最小化原则:资源溢出的容忍优先级从“最不能忍”到“就这样吧·”是:符文大量溢出,伤口长时间八层(这样理解,如果此时符文溢出不严重,要及时打天打消耗掉伤口,以减小感染之爪的亏损),符文少量溢出,能量溢出。

对于伤口流的解析,大家可以看我这篇帖子:[/read.php?tid=9944355]

掌握了上面两个手法,并且熟练,这个DK的DPS不会低。但我这次想的是,诸界之灾对能量释放的影响。我做了一个计算。



基础数据



第一层选择了爆裂之疡。

我这次研究的内容是 2层伤口 触发诸界之灾 并且诸界之灾即将结束,是选择天打,还是脓疮补伤口。

3层伤口 无诸界之灾 天灾打击   :可以扩展到3层以上伤口,这是天打引爆伤口的期望伤害。其中上下两个实验与它进行对比,研究诸界之灾对标准天打的影响。

结论如图:在2层伤口,触发诸界之灾,并且诸界之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天灾打击,强制违反伤口层数规则。如果诸界之灾剩余时间足够1脓疮1天打,那么选择1脓疮1天打,不损失伤口。

1层伤口呢?在选择爆裂之疡的情况下,1层伤口不要打天打。但是选择小骷髅呢?



我发现选择万物臣服的话,1层伤口也可以打天打。

之前上传的表格有错误,天打暗影部分伤害没乘以1.1. 不过结论没变。

除了这三个规则,还有一个最大化利用诸界之灾的规则:即伤口在3-7层,符文不溢出,选择先打DC,给宝宝回能量,尝试触发诸界之灾。打DC打到以下条件停:能量不够35,符文溢出,伤口到8层,触发诸界之灾。一旦触发诸界之灾,无视能量,打天打泄伤口。到2层伤口的时候,按照刚刚说的,继续天打。

2.坏疽

坏疽的规则如下

伤口层数规则

资源溢出最小化原则

1+1规则:尽可能1DC1天打这样循环。

未知规则:我并没有测试类似上面感染爪的2层伤口天打的规则。可能过段时间我会测试。

这些规则不可能同时做到,在什么资源和buff出现的情况,该用什么技能,即让哪个规则的优先级最高,这就是伤口流最终形态探索的过程。

3.暗影灌注

选择暗影灌注,我对能量释放的理解是这样:1.在黑暗突变结束之前,预留能量。2.尽可能让黑暗突变覆盖每一波灵魂收割,即把1mincd的技能缩短到45scd。

有了橙色肩膀,暗影灌注的收益会提高。因为没有暗影灌注,有橙色肩的话,黑暗突变实际是1.5mincd,3min可以放两次。有了暗影灌注的话,3min可以放3次。

暗影灌注和坏疽流派我并未做过测试,所以说的比较少,也可能会出现错误,希望大家多担待。


NGA玩家社区APP

现在已上线啦!

扫码就能下载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原文


    关注 NGA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