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风景线

 

聚焦课堂《秋天的怀念》中的“暗语”史铁生的《秋天的怀...



聚焦课堂
《秋天的怀念》中的“暗语”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我教过不只一遍,而且这篇文章,我曾经拿它去参加过市里举办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大赛。在准备赛课的过程中,我聆听了多位名师的教学视频,并细读了几份优秀的教学设计。今年再次讲授此文,我想从文字背后的“暗语”的角度来阐述一下对此文的解读。

《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有一条很明显的线索:看菊花;文章中曾有三次写到。当然,具体的情形和结果均有不同。那么,史铁生的母亲反复提议,甚至后来“央求”儿子去北海看菊花,是什么用意呢?作者后来和妹妹一起去看了菊花,对于表现“秋天的怀念“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对此,作者没有明确揭示,需要读者细细体味。秋天本是一个萧瑟、令人伤感的季节,尤其是那片片落叶,更容易引发人的愁绪。但是,烂漫的菊花却为秋天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生命活力。在史铁生的生命处于最低谷的时候,那种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是最需要被唤醒和点燃的。他的母亲本是一个“喜欢花”的人,她想到用“看菊花”来劝慰儿子坚强、“好好儿活”,既含蓄,又不失自然。

“好好儿活”,是母亲生前忍住哭声给史铁生的一句正面的、反复的劝说。那么,怎样活着才算是“好好儿活”?当健壮的双腿突然间被病魔夺去,当生活的大门突然间被紧紧地关上之后,人还能不能活得下去,都成了一个难题,但母亲却要儿子“好好儿活”。母亲是这样劝儿子的,她自己也正是这样做的。儿子双腿瘫痪,对一个母亲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更何况,那时的她也正重病在身。但她选择的是,向儿子隐瞒自己的病情,坚强地陪儿子走那一段灰暗的人生。她在病魔与儿子瘫痪的双重打击下,终于抱憾而去。她的活法给史铁生上了最生动的一课。“好好儿活”,正是通过这样的身教而传递到儿子的生命和血脉中的。在母亲去世后,史铁生和妹妹在菊花丛中终于懂得了母亲的心,他们会“好好儿活”的。

大爱无声。每个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尤其是会很本能地把爱分更多给予处于弱势的孩子。 《秋天的怀念》中,全文不着一个“爱”字,但“爱”却溢满了整篇文章。儿子在厄运到来之后,摔打东西,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儿子捶打自己的双腿,母亲扑过去抓儿子的手;不想让儿子看窗外的落叶,她就很自然地挡在窗前;为了不增加儿子的心理负担,她重病在身却一直对儿子隐瞒;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心里充满的还是对儿子的牵挂……母爱,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做怎样的复加?

《秋天的怀念》一文的插图,选的是史铁生两手抱于胸前,一脸灿烂地笑着的那个瞬间,正如北海公园中那一片灿烂的菊花。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他找到了上帝为他打开的那扇窗口,他正在好好地活着……

探索与争鸣


作文贵在一个“真”字

作文对于不少孩子而言,是一座高不可攀、难以逾越的大山,但又是所有的学生不得不去挑战的一道关口。要解决这个难题,跨过这道关口,首先要解决的还是选材的问题,也就是文章写什么的问题。不少学生习惯于借鉴或直接套用作文书中的材料,也有的同学会选择自行编造一些符合题意的事件;这都是写作上的一些不良风气。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会使个人的写作兴趣越来越浓厚,写作文的水平越来越高,相反,在写作上遇到的障碍还会越来越多,难度也会越来越大。正确的选材途径应该是:从实际生活中来选择,选择那些自己亲身经历或是耳闻目睹的事情来写。这样的作文材料写起来就会更加自然,更为流畅,也更容易打动读者。

关于真实选材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相关的目标设定。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确定的写作目标第1条就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那么,无论是表达自我,还是与人交流,是不是都需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呢?是不是都需要表达一个最真实的自我呢?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而课程标准中对第四学段的写作目标是这样来阐述的:“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因此,说真话,抒真情,是写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大家选择写作材料时的一条准绳。

生活是写作的米仓,是我们进行写作不竭的源头活水。翻开我们的语文课本,阅读那些经典名篇: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少年闰土》、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等,哪一篇不是作者深有感触的?或者是一个记忆深处的人物,或者是某一个难忘的瞬间,或许是某一段铭心刻骨的经历……总之,这个人物,这一瞬间,这段经历,一定是作者自己深有感触的。所以,当他们用饱含真情的文字倾吐在笔下之后,读者也无不感叹、唏嘘。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很平淡,总是日复一日的循环往复,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事情来写。其实不然,那是因为你没有用心观察,没有悉心品味。自己都没有在生活中有所触动,有所感动的话,如何奢望笔下的文字可以打动读者呢?所以,要写出优美的文字,或者说,要对生活多一些感触和感悟,其实还需要自己有一颗敏感的心灵,这样的心灵可以捕捉到生活中的一些易于被忽略的细节,而正是这样的细节会给予自己某种写作的灵感。

关于真实写作这一点,其实很多年前,我们的语文老师都已经在重视了。比较典型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坚持写日记。但是一提到“日记”这个名词,很多人的直觉就是,它有一定的私密性,不愿意去拿给别人看。其实,我个人更倾向于对日记这样进行认识:日有所记。它更加强调的应该是一种记实,一种坚持。不愿意把自己所写的文字拿给别人看,其实不只是学生的日记,作文也一样。这彰显出来的,其实是一种不自信,是一种不够开放的心态。不能够大胆地去晾晒自己的文字和思想,只能是固步自封,很难保证有长足的进步。

说到底,写作只是我们的一种外显的生活,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记录,或是一点思考,但这种记录和思考,其实是对我们更好地生活的一种引领。从这个角度来说,写作其实是我们生活的需要。达到了这样一个境界的话,写作将不是难题,写作自然也不会偏离了我们的生活实际。那么写作中的这个“真”字,将不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了。

孙改芝


孙改芝,女,商丘市示范区第六初级中学语文教师,商丘市示范区骨干教师,商丘市优秀班主任,河南省第二届语文教改之星,河南省第七届最具成长力教师优秀奖获得者。曾主持“对中学生写作的评价方式的研究”、“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等市级、国家级课题,均在规定研究周期内顺利结题。在省级报刊杂志发表教学论文十余篇,省、市级获奖论文数十篇。辅导学生作文有多篇在省级杂志上发表。

作者:孙改芝
编辑:秦静
审稿:刘功海


    关注 商丘示范区教研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