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故事: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

 

我猜王刚(化名)是个挺和善的人,因为头天晚上11点多在朝阳大悦城楼下见到此人时,他开着一辆大众朗逸,拉着从滴...



我猜王刚(化名)是个挺和善的人他开着一辆大众朗逸,拉着从滴滴快车订单上接到的乘客正准备离开,被我拦下来后,好脾气地听我说完了采访请求,当即留了电话,说再联系。

可第二天他完全陷入亢奋的状态里,谈话中对滴滴和政府骂个不停。用他自己的话说,头天下午从高德地图推送的消息上得知非京籍司机将可能被禁止从事网约车业务时,整个人当即「蒙圈了」。

他倒不认为自己愤怒,「我就是心凉了。」

王刚是河北沧州人,年纪40出头,从上世纪90年代来北京打工开始算起,他在这座城市生活了20年。曾经在南四环十八里店汽配城做过一阵子汽车配件的买卖,可生意不太景气,加上几年前媳妇生孩子,回了老家。

直到今年年初,听人说北京这两年兴起了专车快车这个行当,他才想起自己前些年置办的北京小客车牌照还在别人手里,赶紧收了回来,从家里取了些钱,又问人借了几万块,买了辆大众朗逸,杀回北京。

倒霉的是,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滴滴平台对快车司机的补贴一降再降,王刚跑得勤快,最早一天能拿一百多块钱补贴,没多久降到八十,又勉强拿了一段四五十块钱,福利最终彻底给抹平了。他觉得滴滴态度很明白,「你拉就拉,不拉拉倒。」

王刚可没退路,他媳妇有心脏病,常年在老家歇着,没法出去干活。小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姑娘初中毕业,刚跟着他来北京,小的饭门还没找着,大人的饭碗就快让人给端了。王刚觉得,辛苦就辛苦点吧,好歹还是在挣钱,他给自个算了笔账,每天上午不到十点开始出来拉活,天天跑完回家是半夜两点,十大几个钟头能拉二三十单,每天能挣五百多块钱,刨除平台分两成,一百多块油钱,三四十块伙食费,一天能落下二百来块钱养家。

哦,对了,还得去掉租房的成本——一天十块。

他也不考虑再开Uber之类的其他平台,「我就是小马快拉车呗,多跑几趟就是胜利。」

王刚觉得自己还是有优势的,跟北京生活了20年,道路也完全熟悉,不像其他从外地刚进城的农民工快车司机,光靠导航开车,上了高架桥就下不来。前阵子出台政策,给了网络约车合法化的说法,他更踏实了,琢磨着这就是个长期的事儿,开始盘算多久能还完买车的欠款。

可他今天发现,这好不容易寻回来的饭辙,人家一句话就给你端了。作为一个拥有北京牌照、汽车排量和轴距都符合意见稿的外地司机,他只对户籍歧视这一点耿耿于怀,「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嘛!不让你们拉,外地人!」

王刚不知道如今还能指着谁,滴滴至今也没给司机们任何说法,「他们估计现在也跟政府干仗呢,管你干什么啊还?」我在后来加入的一个网约车司机微信群里发现,大量司机对滴滴抱有很大的反弹情绪,算是彻底被这家公司坑了。

「政府现在风已经放出来了,你们该有心里准备了,11月1号一正式发布,你们该干嘛干嘛去,不然还能起义嘛?以前出租车起过义,能怎么着了?你根本不合法的,更不行啦!」

同行们都在各自准备退路,有人宣称早就不开滴滴了,黑车开起来一天到晚也不少挣。王刚觉得自己干不了那「违法」的事,也怕被逮住,「一次罚两万,五万你也只能干瞪眼。」

所以一旦真的丢掉网约车的生计,王刚觉得自己只能再把车卖了,他对此忧心忡忡,这买来不到半年的二手车里程已经过了四万公里,「最少要折下来四万块钱,人家买车的傻呀?你这跑得也太狠了。」

四万块钱的损失意味着王刚半年来白天黑夜跑车的付出毫无收获,并要贴进去一些钱。聊到这里顿了顿,我以为他要骂脏话。

可他只狠狠地撂下一句,「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

附:独立、理性,心存善良和敬畏,用精炼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逻辑,长期坚持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大家赞并转发,以支持我继续创作,谢谢看官!

----- The End -----
熊猫选股:




美女老师每日荐股





    关注 同城车友联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