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对AI谈论不休?

 

从“深蓝”到《西部世界》我们都在谈论AI额,不对,不是这个。。。是这个AI,人工智能!AlphaGo...

从“深蓝”到《西部世界》
我们都在谈论 AI
额,不对,不是这个。。。
是这个 AI ,人工智能!


AlphaGo大战李世石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

《西部世界》成为新神剧

人工智能的新闻……不胜枚举

从科技巨头到影视文学

从各大媒体到朋友圈

从风投融资到申请科研项目

纷纷与这四个字关联在一起
显然,对于人工智能的兴趣
来自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与阶层




各大导演和编剧早已为我们勾勒出了

一个个人工智能的形象
从《黑客帝国》到《西部世界》
从终结者T800到瓦力


人类似乎止不住自己对AI的好奇心

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在驱动我们呢?
罗素认为现代工业主义是西方人精神生活的三个来源之一,其实何止西方人呢,人类在三次工业革命中尝到了太多甜头,绝大多数现代人都从科学、技术和工业中学会了力量和对力量的渴望,更先进的技术和更美好的生活之间已经成建立起无需置疑的因果关系,而当下,人工智能似乎就能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能力,让我们的生活再一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十年前就有人尝试过人工智能女友
“互联网+”似已被“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智能应该代替我们出现在战场、工地和流水线,完成一切我们不想做的工作;人工智能还要成为我们的秘书、司机和厨师,全心全意为主人服务;很多创造性的工作也被认为可以依赖人工智能,已经有人开始研究用人工智能写诗,写新闻,码代码和做设计。也许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理论中所说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对未知的好奇心带领着人类一步步走到今天,我们喜欢想象、发现、探索和利用一个又一个新大陆。人工智能恰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挑战原有的思维。如果有一天AI拥有了和人一样的思维和意识,那么“它”算是“人”吗?“它”应该有怎样的权利与地位?如果一个AI的思维与记忆和我完全一样,那么“它”算是“我”吗?到底怎样来界定一个个体?《西部世界》中那种从外貌到思维,都与真实人类无法区别的机器人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应该如何与之相处?我们能对这样的“机器”为所欲为吗?

人工智能的出现给了我们一个久违的机会,一个重新认识和反思自我的机会。产生这一切看似有些许怪诞的问题,是因为人工智能有可能打破我们潜意识里的大前提:人是独特的唯一的,与世间万物都不同,我们有智慧,情感和文明,站在地球绝对的制高点。


人工智能理论上有可能冲击人类的地位,而未知又总是与恐惧相伴,这难免让我们对AI产生了一些担忧和惶恐。这正是一部部大片的情节主线:人工智能了拥有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突破“机器人三原则”,与人类分庭抗礼。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机械手突然伸向我们的喉咙,可靠的帮手“背叛”成为敌人,确实让人胆寒。

这样的假象可能过于疯狂,不过人工智能以人为敌并不是我们唯一的忧虑。它乖乖地听话就没问题了吗?你一定见过类似于《惊!未来十五年这二十种职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文章,人工智能代替我们劳动和思考,还要人干什么?AI势必会改写人类的生产力,这会不会影响到一系列的上层建筑?这对我们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进步会产生什么影响?《机器人瓦力》中做出了一个坏的假设:人工智能会让人类失去前进的动力,成为封闭的桃花源里养尊处优的寄生虫。



让我们把思维抽回到现实,当下的人工智能究竟成就几何?揭开媒体、商业和文学影视的面纱之后,AI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前行的路还有多远?路上还有多少坎坷?我们找到路的方向了吗?

不论是点石成金之术,还是潘多拉的魔盒,人工智能必将给我们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欢迎在 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也欢迎你来听听这场讲座
也许会颠覆你对人工智能原有的认识。


| 讲座预告 |
人工智能的春天到了吗?
| 主讲人 |
危辉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系认知算法模型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基础方面的研究,即采用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方法研究智能模型,作为该领域的专业人士,对人工智能的现状与前景有着客观的见解。
| 时间 |
10月20日(周四)18:00-20:00
| 地点 |
嘉定校区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文字 | 李慧贤

图片 | 来自互联网

编辑 | 侯靖雯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我留在你身边
我是谁
我是 嘉定学术



    关注 嘉域互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