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能有几人知—杨西音子《昭君》

 

自古就有昭君怨之说,但谁又能知晓昭君为何而怨?大多数文人习惯拘泥于陈情,诗圣杜甫也只不过感慨:“画图省识春风...




自古就有昭君怨之说,但谁又能知晓昭君为何而怨?大多数文人习惯拘泥于陈情,诗圣杜甫也只不过感慨:“画图省识风面,环佩空归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定了基调,后人更少见发人深省的意义翻新。历代女子中王昭君获得的吟诵最多,而且大多数是正面的,很难得,没有红颜祸水之说,反而对她由伶生敬,由敬生这样的女子,的确,是值得敬佩的人。她没有寻常女子的软弱拖沓,她勇敢而有主见,她绝顶聪明,而且她做了一件极其漂亮的事。她知道与其在汉宫中慌耗一生,还不如远走他乡。人人都知道,塞外苦寒,匈奴人彪悍。可是和慌忙无尽的等待,这又算的了什么呢?只是寻常宫女,因为拒绝了画师毛延寿的勒索,可能再也见不到君王的看顾。一个清寒孤傲的少女要想在宫中脱颖而出,如同茫茫大海上看不见人烟一样渺茫。但十几岁的王墙,却有着超越一般人的坚定果断,老天赋予了她机会。她毅然紧握,纵身而跳,竟会因此成功。如果美貌是能量,那么昭君将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极致,她利用自己绝色的容颜摆布了两个男人。她让一个为失去她饮恨终生,从此视后宫如粉尘。她让一个为得到她而心满意足甘心放弃争霸天下的念头,对大汉朝俯首称臣。最重要的,她确保了数十年的和平,使老百姓安享太平,即使这太平是何其短暂。王昭君不仅美丽,她还智慧,她拒绝毛延寿的贿赂,一如清高之士所标榜的气节,她以女儿身做出一番千秋赞叹的事业,将身许国。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做到这个地步?昭君怨,汗帝也许更怨。昭君出塞,大殿上离别相视。这女人已注定是他余生无法愈合的巨大伤口和耻辱。他的江山是她舞着杨柳细腰为他擎住,她却对他甘拜谢恩。这是何等的伤痛,无尽的言说。昭君坟头的青草为何而盛?又为何而衰?——-青冢独眠的王昭君,为的不是自己毕生不能回归故土,更不是和汗帝的有情无缘,而是她,极力一生唤不醒的权力和战争。




欢迎关注“杨西音子官微”

杨西音子



    关注 杨西音子官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