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闽越古族,曾流行于丐帮,如今名列首批国家级非遗

 

~...





小时候,家里老人们形容晚辈吃饱了饭没事干,称作“拍胸”。

后来才知道是说拍胸舞。的确,一大群身体壮硕的男人,天寒地冻里裸着上身、打着赤脚拍胸消遣,和闲得发慌扯在一起,真有点黑色幽默的意思。

在几次文化交流场合,见到了新西兰、澳大利亚政府派出的保留节目——毛利人的邪恶战舞,发现拍胸舞很值得成为我们的文化使者。

泉州拍胸舞



从地方政府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节日踩街,到民间佛诞、神明巡游等民俗活动,小到百姓家的婚丧喜庆,拍胸舞几乎无处不在,可谓家喻户晓。

拍胸舞的基本动作叫“打七响”:胸前合击一掌,双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左右肋部,双手再依次拍打左右腿部,共计拍出七个响声(有胸前合击两掌的称之打八响),循环往复、集体队形交叉变幻。手臂拍打身体的同时,随着节律,蹲步跳跃腾挪,头部、身体随之协调摇摆。舞蹈动作粗犷、奔放、诙谐,舞者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情。

拍胸舞者束带艳丽、表情丰富、拍响整齐划一;没有复杂的道具条件;不限参与人数,舞者呼之即来,任何环境下都是制造热烈气氛的利器,因此广受百姓喜爱,拍胸舞不仅盛行于泉州,亦流行于厦门、漳州、金门、台湾等地。

2006泉州拍胸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闽越族遗风
每个拍胸舞舞者的头上,都戴着草箍,绳头高高仰起——被认为这是远古闽越族蛇图腾崇拜的象征。

周朝时期,在今福建和浙江南部地区,有七支以蛇为图腾的闽族土著部落,因而被称之“七闽”。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兴兵伐越,越国大败、国民四处逃散,部分迁居入闽,与闽族土著相互融合并产生了闽越族。

史书记载,闽越人看起来和现在的福建人都有很大的不同。入闽的越族人虽自称中原华夏族传承,其习俗和体貌特征与中原民族其实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身材矮小、须发稀疏、阔鼻大眼,喜欢傍水而居和断发纹身。

看到今天的拍胸舞,仿佛看到古闽越族的先民围着篝火尽情歌舞,以舞蹈的方式祷告、驱邪、庆祝丰收,或举行神秘的祭祀仪式。

并非泉州独有



近年来各地政府都非常注重发掘民间文化,与泉州拍胸舞极为相似的舞蹈形式陆续被发现,而且均出自少数民族地区,这使得原本就众说纷纭的泉州拍胸舞起源之说更加扑朔迷离。

四击

与古闽越族同期的古百越族地区(秦汉前中原对长江以南各族群的统称),类似拍胸舞的舞蹈形式,至今仍在少数民族地区中流传。例如在黎族、高山族舞蹈中常见的拍击胸、腿的四击动作。

莲花十八响

也称“肉莲花”,起源于贵州省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基本舞蹈动作有“上九响”和“下九响”之分,因而被称作莲花十八响。舞者在表演时同样赤裸上身,叉开五指用力拍打身上的各块肌肉和关节,单独表演时刚柔并济,集体表演时气势雄壮。

肉连响

起源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表演者还是赤裸上身,以手掌击打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
有趣的是,在泉州拍胸舞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2008年肉连响也被纳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另眼看待行乞文化



闽南的老人们常说,拍胸舞是乞丐舞。的确是。

一般认为,现代的泉州拍胸舞起源于宋元南戏《郑元和》中的“莲花落”一折。这段郑元和与李亚仙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唐朝才子郑元和进京赶考,因沉迷于烟花柳巷而身无分文,被迫与乞丐为伍。这段拍胸舞的动作拘谨,表现出的是示怜、乞讨、祈求的意味。解放前的泉州城,常有流浪的拍胸艺人手持渔鼓、腰扎草绳、头结草辫沿街行乞。

但原本行乞不都是粗陋的,有的行乞也与乞食无关,例如宗教化缘、为家人祈福收集百家米、百家衣等。

行乞既被称作文化,便与衣衫褴褛、自残、形秽、熏臭、骗捐等等无关。行乞文化至今并不少见,从业艺人靠才艺表演获得打赏,比如街头的舞狮、马灯舞、猴戏、杂技等等。和泉州拍胸舞一样,湖北的“肉连响”舞蹈也是曾一种乞丐舞,解放前称作“泥神道”——行乞者为将稀泥涂在身上,沿街手舞足蹈、拍打身体使得稀泥四溅,迫使主人施舍。

很多的行乞艺术,至今已经演变成民俗,甚至演化出专业的演出团体而与行乞无关,但不得不承认,正是有了这些行乞艺术才使得一些非物质遗产能够延续至今。


    关注 初二十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