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这样做!当心养出讨人嫌的“熊孩子”!

 

当熊孩子们肆无忌惮地翻弄破坏别人家东西,熊家长们认为这是自己的孩子动手能力强的表现。为了保护小孩的这种“天性”,漠视规则感的建立。最终,成为别人避之不及的“熊孩子”。...





  熊孩子现象,一度引发了不少教育专家的关注。不少教育专家认为,这是孩子的好奇心在作祟,是一种求知欲的体现。作为家长,应该予以保护。也正因为如此,当熊孩子们肆无忌惮地翻弄破坏别人家东西,熊家长们认为这是孩子动手能力强,有探索欲和求知欲的表现。为了保护孩子的这种“天性”,漠视规则感的建立。最终,成为别人避之不及的“熊孩子”。


保护孩子天性也要有规则

有一次聚餐,朋友带着孩子,孩子爬上桌,像飞轮一样转动菜台,什么好吃就往自己嘴里抢,大人根本没办法伸筷子。于丹问朋友,你不管管孩子?他说,现代教育要解放天性,不能拿老一套束缚孩子。

于丹不赞同这个朋友的教育方式,她表示,一个孩子最后是要成为公民的,是要进入社会的,如果漠视别人的存在,当别人的权利受到伤害的时候,他的天性能保证他一生的幸福吗?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被自己的爹妈管教,那他被社会修理的时候会付出怎样的代价?所以说,好门风能教我们做人的涵养。好门风一代一代的传承,能让我们在这个迅疾变化的时代里,找到内心不变的温暖,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人生价值和秩序。

其实在西方,在尊重和保护孩子天性的同时,很注重大规则的养成。真正的现代教育,是放养孩子,而非放纵孩子

80后的Joe

是济南人,从2003年起就一直生活在加拿大,妻子小黎是一个编剧,在家里搞创作。儿子淳小主今年4岁,正在上幼儿园。每年,淳小主都会跟父亲一起去加拿大生活大半年之久。

Joe从小接受的就是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被父母灌输,要听老师的话,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坐姿要端正,走路要有样子,凡此种种,可以说有很多的小细节约束,他表示中西方教育最大的一个区别,在于大规则和小规矩。西方人对于孩子的教育就比较自由一些,属于放养。不过这样的放养也并非完全的任由孩子去胡闹。加拿大人教育孩子,会给孩子划定一个大的规则,在不违反大规则的前提下,你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你想做的事情,但是一旦你触犯了这个规则,则是不允许的。

2006年,Joe的一位加拿大朋友带着七八岁的儿子去Joe的家里玩,摆放在Joe家客厅里的一个中国结,吸引了这个小男孩儿的注意力,他一个劲盯着墙上的中国结看。

终于,孩子忍不住跑到朋友面前,悄悄地咬起了耳朵,朋友先是皱眉,然后摇头,最后对孩子悄悄地说了点什么,然后转过头,很是郑重的问Joe说:“我的孩子对这个东西很好奇,想摸一摸它,可以吗?”

这个问题让Joe一时间呆住了,因为那个中国结很大,距离地面也不算高,小孩子随时可以自己去摸摸那东西,所以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这孩子还要问。在中国,孩子出于好奇,摸摸自己喜欢的东西很正常,没人会在意。

于是Joe急忙将中国结取下来,交给小孩子,换来了对方一句奶声奶气的:“THANK YOU”。

随后,Joe也开始留意加拿大孩子们的行为,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到别人家里去,想看或者想动什么东西,都会提前问主人和父母,只有主人和父母都允许了,才会去碰这些东西。

更让Joe意外的是,加拿大的孩子们似乎从小对于他人隐私就有着很大的尊重感:“不少朋友带着孩子来我家玩,除非是我带着他们去,否则他们绝对不会去主人家的卧室。”

有趣的是,在济南的家中,Joe

的房间时常会被一些亲友家的熊孩子们随意进入,放在房间里的一些东西也时常被孩子们翻出来折腾一番。他把这事跟他妈提了下。Joe的母亲回答的也很简单:“这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要保护他们的天性,他还是孩子,加拿大的孩子,调皮捣蛋的也不少嘛!”

很多家长都觉得西方教育孩子,保护孩子天性,让孩子有个性是好事儿,于是就无休止的纵容孩子的各种行为,其实恰恰相反,西方人教育孩子,是给了孩子一个大的规则,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让孩子自由发挥。

真正让Joe开始关注西方教育的,是淳小主的出生。

由于工作原因,每年Joe都会带着父母和儿子去加拿大住上半年多的时间,因此这也让他和妻子小黎可以更深刻的比较东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别。在小黎看来,西式教育最大的优点,在于对孩子的尊重,父母更愿意跟孩子平等的相处。

小黎的加拿大邻居,是一个经常出差的工程师,每当他要出差时,都会在家门口对自己的孩子们嘱咐一番,而嘱咐的言语也很有趣:“大体就是,爸爸要出差了,一周后才能回来。爸爸不在的时候,你们要替爸爸照顾好妈妈。其实他的孩子,最大的才9岁,小的才5岁,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成长肯定是有好处的。”

与之相反地是,当中国家长要出差时,总会嘱咐孩子:“爸(妈)要出差了,你在家可要听妈妈(爸爸)的话,不要调皮捣蛋啊。”

在小黎看来,西式教育对孩子的尊重,恰恰是保护孩子个性的一种基础:“孩子有一种独立意识,因此他们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中国孩子总是被家长宠着,被当做一种私人物品,他们就很难懂得为自己行为负责。”

或许正是因为在国外的经历,让淳小主看起来比国内的同龄人成熟了不少,不过有些遗憾的是,这种成熟没能保持太久,半年多后,淳小主跟小黎回国,在回国之后的第三天,儿子就差点惹出了乱子,当时淳小主坚持要穿一件自己喜欢的裤子,但是奶奶则觉得,天气太冷,裤子太薄,应该穿厚一点的衣服:“祖孙俩就开始争执,最后孩子奶奶很正常的说了一句:‘不听话,奶奶打你屁股哦’。”

这句话让淳小主很是反感,他一溜烟的跑到电话机旁,抓起电话机就拨打911,要寻求警察的保护,而孩子奶奶则被气得哭笑不得。

事实上,小黎的父母和公婆,对于西式教育并不太感冒。与大多数疼爱孙辈的老人一样,小黎和Joe的父母对于自己的孙子(外孙)很是疼爱,这种疼爱往往失去了原则。

因此,小黎和Joe往往会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与双方的父母产生一些争执。“其实我觉得我的父母和公婆,也是接受西式教育的,比如说他们也看重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的个性,但是这种个性培养与大多数国人一样,是没有原则的。他们不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大的规则意识。很多时候是大人们误读了西式教育,没有把核心理念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只是学了点皮毛而已。”

规则不等于家规





很多家长把规则教育看作是“家规教育”,把自己的意愿等同于规则,并视为绝对的权威,一旦违反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规则虽然具有约束力,但这种约束力绝不是用批评、呵斥、惩罚或奖励这样的外部强制性手段来实现的。作为成人,可以强制幼儿去遵守某些行为规则,但并不能真正地让其养成规则意识和规则执行能力。简单粗暴的家规教育只能培养出表面驯服的、在外力监控下才能执行规则的人,而不是真正将规则内化于心,心甘情愿去遵守规则的人。规则教育过程,不是儿童被动地执行家长外在规则要求的过程,而应该是他们将规则内化于自身需要,将其进一步转化为自身的主体性态度、品质的过程。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唤醒幼儿对规则的主体性需要,激发他们遵守规则的内在动机,使他们体验和感受需要得到满足后的快乐。当规则成为儿童的需要时,一切外在的奖励和惩罚就显得多余了。

规则不等于扼杀孩子天性





很多家长在规则教育中注重树立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过度限制或控制儿童的行为,不允许孩子做这做那,要求孩子像小大人一样循规蹈矩,希望孩子斯斯文文,省心不惹麻烦。一旦孩子不遵从,他们就会强迫孩子服从管教。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无视孩子的天性。没有规矩的自由是放任,没有自由的规矩是不近人情。儿童天性是活泼好动的,是无拘无束、天真烂漫、无所畏惧的,他们喜欢四处去摸索探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家长如果对幼儿过度限制,剥夺他们自由行动的权利,是不利于他们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的。家长对幼儿的规则教育应该建立在尊重儿童天性的基础上。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制定相应的规则对其进行规则教育。善于利用儿童秩序感和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挥幼儿在家庭规则教育中的主体性,让幼儿做规则的主人。家长应充分考虑孩子的需要,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共同遵守和执行规则。

总而言之,家庭中的幼儿规则教育是个细水长流、水滴石穿的过程,家长要在意识上重视、观念上更新、方法上智慧,让孩子在社会生活中懂得规则、尊重规则、善于运用规则,帮助他们形成“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独立而又自由的人格。
  0-12岁正好是儿童感觉统合发展重要时期,正是儿童规则建立关键时期,也是儿童情商发展,人际交往、情绪控制、耐挫折能力发展时期,这个时期要注重孩子规则感的建立,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规则不是用来限制和约束孩子发展,而
是潜移默化的,
这就需要家长从自身抓起,
从小抓起,
从细微做起,给孩子好的影响和教育。


yoyo说

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关注 全优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