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的佼佼者  清华学子为你还原真实的海泉中学

 

身在水木清华,心系三晋人家...

身在水木清华,心系三晋人家

清华里的山西人写东西的地方
文 | 亚楠 Rukia


曾经和机械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聊过,刚刚迫于倒逼改革推行大类招生的他们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其中如何划分新生的层次以便二次选专业引起了我的注意。毕竟专业有热门有较冷门之分,而且院系也必须控制各个专业的学生数量。这就产生了问题:会不会把新生们的大一生活变成了又一个高三?即所谓的 “高四” ? ——同学为了到热门专业就读的机会拼命刷GPA——这样偏离了大学教育的初衷。

坦言道,我对 “高四” 这个名词产生了莫大的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来源于我的高中生活——一所普通至极的高中,以至于很多同学高考不理想后都会选择复习/读高四的路子。

谈到去哪里复习,去哪里上高四,晋南乃至全山西的学子基本上都会把这所高校列入备选名单中,而它做出来的成绩也问心无愧于万千家长学子对它的期待:

海泉中学,一所以创立者的名字命名的学校。
-01-
苦、实、严的校风
为了高考一切没商量
在整个山西省的初等、中等教育体系中海泉中学都要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其惊人的升学率与优秀率让人赞叹的同时,标志般鲜明的校风也让很多就读过的同学们至今记忆犹新。

海泉是个对学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一所学校,从饮食住洗到学习学习,海泉中学几乎都采用了同样严格的规范标准来要求每一位同学:

➤ 当你早上想多睡一会儿的时候,没门儿。有宿管老师来 “敲” 门叫你起床,同时楼里会放起不要电费的超大音量励志歌曲,鼓舞每一位同学勇敢面对朝阳;

➤ 海泉中学的食堂是真正意义上的老食堂:他做什么你就得吃什么,因为种类实在是太少了。也是因此,某天如果供应西红柿鸡蛋面之类“打牙祭”的话,先跑到阿姨面前的同学必然会被舀到更多量的鸡蛋;

➤ 饭要抢,水自然也要抢。不然你喝啥?不然你拿啥洗脸?

➤ 你经常看见海泉中学的学生跑得很快,而且都跑得很快。一个原因是落后了可能就没有供应了,另一个原因自然是,迟到的后果可不是轻易能承受的;

➤ 全寄宿制高中生自然需要洗澡,海泉中学非常考虑周到地为住校生提供了一间浴室,只要你能够空出足够的时间……于是更多的同学选择了不洗澡;

➤ 晚上想多学一会?不行,规定时间必须睡觉,谁点灯夜战宿管老师收拾谁;

略吐槽的文风但是符合事实,海泉的同学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生活学习的。不过不用开脑洞继续脑补成集中营(虽然海泉的建筑风格确实很接近监狱嘤嘤嘤~),沐浴在社会主义的照耀下,再偏僻的地方也会有阳光。再说了,千万别低估了年轻人苦中作乐的潜力。

一句话:海泉确实苦,海泉确实严,但是,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另一方面,海泉人的踏实也是有目共睹的:每天坚持的晨跑&课间短距离冲刺极大程度上锻炼了少年们的运动能力;老师亲自巡视的早读时间也解决了大部分同学的古诗文默写难关……当然最有说服力的,还是海泉中学堆积如山的卷子&家常便饭的考试。

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说得一点儿都不过分(不,甚至说少了)。题海战术究竟有多大的意义,经历过高三这段时光的同学都知道。而伴随高强度高水准的实战训练,海泉同学也被个个磨练成了高考尖兵。
-02-
多维发展哪儿去了?
不谈背景谈现状都是耍流氓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上一段我所言的 “高考尖兵”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问到: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是 “高分机器” 呢?会不会海泉中学的同学都是应试教育下的受害者?

停!不要再说了,再说下去就敏感了,活着不好么?

横向对比来看,刨去已经接近现代化的沿海城市&一二线城市,作为山西省四线地区的一个小县城,海泉中学的苦与严确实比较突出但是,没有证据就乱说其他来自管的比较宽松的学校的同学其他素质比海泉要强,是不是不太合适啊?山西省的教育质量固然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但是这不是意味着我们就要像沿海那边的学校一样搞文艺搞体育搞各种课余活动吧?

一个学校的定位是迎合了其中大部分同学的需求;同样,谈起来有些伤感的,来自山西区域的学子整体综合素质与其他省份相比,又如何呢?对于近30万群体的山西学子来说,首要的迫切的需求必须是高考。而真正有实力的同学,并不会因为高中的偏颇而耽误自己。

纵向发展来看,我国教育资源壮大但是还未完全公平地、丰富地惠济全中国人。各种资源分配不均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在日益加重——优质学校垄断资源、普通学校缺乏资源;优质学校滚雪球般良性循环,普通学校江河日下……而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管理粗放高度集中的民办海泉中学确实迎合了这个时代的基本信条—— “利益最大化是硬道理” 。

不能和其他学校竞争教师、生源、甚至资金,利用有限的资源,如何让这些原本不是很光鲜的同学在高考当中一炮打响,是海泉中学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利用民办的优势,海泉中学凭借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与课程设置,维护了整个教师团队高涨的工作热情,减少了冗杂公务对教育教学的干涉

在这里没有别的,除了学习。来这所学校,就是为了学习,就是为了高考。

单纯,粗暴,却又行之有效的办校原则。

诚然作为一所高中,有必要对学生在青春期的各方面发展中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从结果导向来看,海泉中学的同学们真的行如 “高考机器” 了吗?真的在其他社会能力上落伍了吗?

“太低估人的主观能动性了”——唯心地说。

当老师的工作目标,与学生的奋斗目标重合的时候,在加上一点点的动机催化,这个集体就能爆发出惊人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海泉中学的老师们,希望同学们高考取得好成绩;取得好成绩能给自己以精神上与物质上的回馈;

➤海泉中学的同学们,希望不辜负自己的梦想与家庭的期望;不辜负自己的梦想与家庭的期望能带来更辉煌的未来。

反过来看,海泉学校近几年来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海泉杯”歌手大赛、献爱心公益活动、情景剧演出、新生远足拉练、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成人礼等等活动的开展,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客观的说,海泉中学发展的确实有偏颇,综合实力也比不上国内一流的高中,但绝不能因噎废食地抨击它这几年的成果。
-03-
上大学之后的杂念
我们究竟因何而敢于奋斗?
保研季刚刚落下后,我便去咨询了很多学长学姐。其中问道 “为什么清华人不把考研作为备选方案之一” 的时候,几乎得到了同样的回应……

“太难了,太苦了”

或许,考研这种体验在清本学子里是感受不到的——一个人刷题,一个人背单词,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而你的身边,却有大把大把的同学在消费时光。而其中千百苦衷任谁说?一言难尽。

感伤之余,我也会时常想起自己的高三生涯。那段最淳朴的时光,脑袋里没有任何杂念,习惯于重复的生活模式,却又能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为什么?

答案或许是,高三的时候我们有一群一同奋斗的小伙伴吧。

清华是一个无数次强调集体的学校,班级、团委、学生会、社团、艺术团……有太多的组织,有太多的清华人在里面奉献自己的青春。你奉献的越多,你越能感受到组织的凝聚力……当你奉献的越少,组织也就理你越远。有一群小伙伴能陪你度过最难熬的时光,无论是彼时此刻,都能在心里激起一股暖流吧。

王海泉当年的筚路蓝缕也有同样的意蕴——从借来的几千块钱起家,一群没有经验的乡亲老农毅然投身五金行业,十几年打拼终成晋南龙头。

最幸福的感觉,或许有功成名就的自豪,但是也少不了患难与共的相扶。

海泉所创造的环境,正是这种。

看似很难的高考,看似很糟糕的生活环境,一群人互相搀扶着,也就这么过来了。

“现在想起来也没觉得苦,挺怀念的还”

回忆是会撒谎的,但是它大多情况下会往温暖的方向发展。你对某一事物的怨言,或许经过几年的沉淀,就成了你和朋友在饭桌上谈笑的聊资。

岁月给了你调侃过去的坦然,你终究会看淡不愉快,忘记不愉快。忙碌的生活让你无暇关注细枝末节,但偶然间出现某些机遇让你忆起这段时光,也会心头一暖吧……
编辑:晓文 Chappii
致谢:江珊 薛源 以及晋协所有骨干


    关注 清华晋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