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马也是马

 

生命不息,奔跑不止。...



之所以想跑马,是在微博上看见一大V晒出,用配速6跑完10公里,配速7跑完15公里。他是有点胖的,那么长跑应该瘦人有优势,一个胖子都能做到,我也要试试。

跑步史


要说运动,还有比跑步更简单、成本低的吗?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想跑,换上合适的鞋子,运动鞋、球鞋都行。又不是比赛,不求速度,装备不必很专业。不像其他运动需要借助器材、他人合作才能完成,跑步是你一个人来完成。从这个角度看,跑步是孤独的。在长跑中,你更能体会得深。跑步也不需要多少专业技巧。顶多是做好跑前热身,跑后拉伸就可以了。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一般不会伤到自己。

在学生时代,就有去操场跑步的习惯。只是上学的时候以学习为主,不那么规律。偶尔想起来,尤其是感觉要感冒了,才去临时抱佛脚。殊不知,那样无益于健康。既然病了,就得好好休息,再去运动会加重机体的负担。

上大学的时候,多是早上去跑步。带着书,以便跑完吃早饭,再去上课。那时候,晨练的人也不少。比较在意体重的女生也会去,所以在操场经常遇到熟人。

直到毕业后,业余时间充足。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也需要跑步来活动一下筋骨。离公园近,去公园跑;没有公园,在小区跑;搬到学校附近后,去学校跑。正好Z同学也住在学校附近,我们就约定每周末去跑。这样也是相互督促。Z同学腿长,跑得快。我跟不上他的速度,不再同步跑,各跑各的。再后来也不约定时间了。反正只要去了,就能见到;如果没看见,那就是没去。

北京有霾的天气比较多。如果不凑巧,接连几个周末有霾,或者有雨,那么跑步就被耽搁起来。再次跑起来,腿也生了。
在操场上会遇见不少专业选手。他们的服装贴身又轻便,鞋子轻而有缓冲,再加上大长腿,跑起来带着风。我们自然不能望其项背。如果遇到速度慢的,跟着他的节奏跑,还是可以的,这样不会太吃力。

在跑步的岁月里,也逐渐积累了一些熟悉的面孔。没毕业的学生居多,他们有的是每天都跑。不过等到毕业之后,就看不到他们的身影。操场上少了一些熟悉的风景,居然生出淡淡的伤感。接着又来了一批新面孔。算下来,在学校操场已跑了两年多。看着跑道边的野草发芽、葳蕤又枯萎,经历四季轮回。





一岁一枯荣

走路史


今年体检才知道,体重增长了不少。决定增加运动量。有次见朋友圈里晒步数,觉得有意思。于是放弃跑步,改为每天走路,晚饭后走一万二,好友排名大约前十。当然,周末竞争更激烈,有的走两万多。为了排名靠前,周末要先跑几圈,再走。

开始用的咕咚APP,发现跑步计的步数要少于同样距离走路的步数。所以尽量多走少跑。就在对走路狂热的日子里,超越大V的目标一直没实现。每次都坚持不到10公里就放弃了。后来虽然换了计步器,但仔细估算,操场如果是标准的话,最里圈是400米,最外圈是450多米。我在最外圈外面跑了20圈,也差不多10公里,实际显示8公里。当我换到最内圈跑20圈时,才计7公里。经过一番探索,结论只有一个:计步器不准。由于圈子小,GPS存在误差。这样一来,恐怕我的成绩永远无法超越那个大V。

这么疯狂地走路,坚持了三周的样子。膝盖疼了起来。这是运动过量导致的发炎,如果不停下来休息,恐怕会埋下隐患。走路被迫停了下来。

在休整的这段时间里,自己总结出走路三境。一境:计步,关注排名,每天要排到前十,周末要第一;二境:计步,计时,不关注排名;三境:不计步,不计时,走完固定圈数就回来。现在只剩下跑步,所以第三境界还没达到就终止了。

备战史


也许是天意。学校操场新学期开始翻新,有两个月不能使用。不得不围着操场跑大圈,那可不止400米了。而当我跑的圈越大,计步器的精确度越高。这样很快10公里的目标就实现了,用时比那位大V还少。我成功了。

在知乎上多次搜索,得知每次跑5公里就能完成半马。那么自己完全有条件挑战一下。跑完万米的第二天便去尝试,腿上的肌肉酸疼,只跑了10公里。成绩跟前一天差不多。

马上要国庆节放假了,幻想回家前再挑战一次。可惜的是,准备不足,途中鞋带开了两次。而在第二次系好鞋带,重新计时的时候,手机却被点死机了。当时已经跑了18公里多,胜利就在眼前。等恢复过来,数据都没了。这无异于当头泼了一盆冰水,下面的3公里跑起来还有什么意义?晚上垂头丧气地走了回去,其时两腿已经不知轻重,走路轻飘飘的。



Run

有人说,跑步让人变得唯物主义。从夏跑到冬,从春跑到秋。感受时空里的存在——自己。

假期结束后,一切从头再来。第一个周末跑5+10公里,第二个周末跑6+15公里,第三个周末跑5+21公里。这样头一天算是热身,也便于测试计步器。保证第二天肌肉活动开,机器计时准确。其实第二个周末比较特别,晚上同学聚会,跑步的时间推迟了。而吃完饭再跑步还是少有的一次。结果却出人意料,状态特别好,力气十足。除了肚子涨得疼,不得不用左手捂着肚子。10公里后,手机开始警告电量不足,吸取上次的教训,万一计时不准或者死机又白跑了,见好就收,完成了15公里。速度竟然比10公里还要快,当然也超越了大V。

第三个周末,前一天热身遇到点波折。计步器升级了,一些设置改了没注意,结果跑了4公里没有记录。那天的左股骨头处还疼,左膝盖也有点不好。无疑给第二天正式挑战带来了阴影。十月底的北京,气温已接近零度。为了跑起来舒服,我还是换上了短裤和单长袖。没有吃晚饭,吃了个梨、喝了瓶奶出发了。

第一圈速度有点快,呼吸节奏也乱。慢慢控制下来。开始几圈没怎么吃力。同时有其他人在跑,在心理上有种安慰。渐渐地,到了后面,跑完的都撤了。仅剩下自己和走路的,那时候才孤独。如果有人在你前面跑,你还有目标,要超越他。只有你自己,速度也快不起来。

5公里以后,左股骨头处开始疼。根据上次的经验,10公里后就不疼了。可是这次直到最后两圈还疼。还好左脚踝内侧没有疼,左膝盖也没疼痛。最后几圈还能抬起步子。15公里后,脑子基本没有了意识。跟着呼吸节奏,默念自己加油几个字。最后一圈,肚子空了,饥饿感来了。我咬牙坚持着。

差不多超过21公里后,打开手机点结束。计步器反应迟缓,心里害怕又死机了。在耐心等待了几秒后,才弹出对话框确定。保存成功。这也意味着这次挑战半马的成功。耗时122分,这个成绩比较满意。虽然配速比15公里大,但比10公里小。途中曾多次想到,如果后面跑不动了,走着也要坚持下来。其实越到后面,肌肉已经不受意识控制了。如果想跑,再加几公里也可以。

目标实现了,以后不用跑这么久、那么远,回到五公里时代。享受跑步的快乐,而不是马拉松的痛苦。也许,明年自己会挑战全马。


    关注 与谁同坐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