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衡阳人,辞去跨国公司中国区总裁回乡当农民,他是谁?

 

10月19日,第四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新平做了题为《油茶产业精准扶贫...





10月19日,第四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

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新平做了题为《油茶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的主题演讲,提出“以‘心联网’庄园为载体,以‘产业+文化’为手段”的扶贫新模式,引起业界广泛关注。10月24日,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在“主编笔记”栏目中对这一扶贫新模式进行了推介。

△周新平在第四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上演讲

此前,一则以“授渔计划携手大三湘”为关键词的公益新闻在新华网、人民网、中央电视台、红网等主流媒体中密集出现,报道共同提及的信息是:“大三湘自2014年启动‘授渔计划’以来,共捐赠助学金150余万元,共送150名贫困学子外出求学,并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以一技之长帮助家庭脱困,实现个人全面成长。”



频频在中央级主流媒体露面的“大三湘”
究竟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这家采用“会员制”销售模式的油茶企业,属于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了解“大三湘”茶油的衡阳人不算多,但身处外地的袁隆平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杨家庆教授及牛根生等一大批著名企业家,却是这家企业的忠实会员。
更为传奇的是,“大三湘”董事长周新平原是年薪数百万的跨国公司中国区总裁,2008年却毅然辞职,回到家乡衡阳种起了油茶。


△周新平
是什么促成了这段落差极大的跨界转型? 
什么是“心联网”庄园?
“产业+文化”如何扶贫?
今天,日报哥就带你来了解
这位董事长的传奇故事!
心怀梦想
辞去年高薪职位回乡创业
这是2011年,周新平在大三湘现代化茶油加工基地落成的当天,回想一路走来的艰辛,含泪写下的一首诗,后来由著名音乐家姚峰先生谱曲成为《油茶花》歌曲。在多个重大场合的主题演讲中,他都爱朗诵或唱响这首歌,因为这首满怀深情的诗歌,是他心中的梦想坐标。

在周新平的简介上,记者看到: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学位,曾任湖南省湘潭矿业学院(现湖南科技大学)地质系讲师,香港量子高科集团江门量子高科生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美国赫克力士天普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但如今,他的名片上只有一个头衔: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从大学讲师到企业高管,再从跨国公司中国区总裁到回家乡创业种植油茶,周新平的人生轨迹可谓跌宕起伏。

最令人好奇的是,他为什么要辞职年薪数百万的跨国公司中国区总裁,去当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茶农?

有朋友提议他将带回来的5000万创业资金去搞房地产开发大赚一笔。周新平年迈的母亲怕他不懂农业,也曾质疑 “早知道你回来再种茶树,那当初就不让你上大学了,种几十年茶树,漫山遍野不都是茶树了”。还真是被老人家言中了。周新平8年的创业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从初入行业不懂种植管理,直接损失超过300万元,到2010年受某茶油品牌苯并芘事件影响,4000万的茶油无法销售资金回笼受阻,周新平差点赔光这5000万元。在企业面临即将破产的绝境时,他来到油茶种植基地所在的祁东县太和堂镇太和堂村,在乡村干部带领下,走访了几十户农家,他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家徒四壁又阴暗的土房子、破旧透风的老学校、孤苦老人呆滞的目光、小孩子怯生木讷的表情,绝大部分家庭都只有老人带孙儿在家,60岁以下的青壮年几乎都出外打工。

这一番场景让周新平感概不已,内心深处被深深触动:如果我们能够为这些乡亲解除困境出一点力,此生一定不会后悔!眼前这点困难与事业的长远价值和意义来比,又算什么?

8年过去了,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也已初具规模。目前公司管理着40万亩油茶林,资产达6.8亿,产品依靠用户口碑逐渐打开了市场,2015年销售1.15亿元,利税2500万元,并成为了一家拥有34项专利的中国纯茶油领军企业。

企业的良性发展,为周新平追逐梦想打下了深厚的经济基础。
产业扶贫
变“公司+农户”为“庄主+农户”


八年实践,周新平在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摸索出独特的以“心联网”庄园为载体,以“产业+文化”为手段的扶贫模式。

什么是“心联网庄园”?周新平介绍,即以“产业+文化”为手段,构建农户、企业、会员(消费者)三者间互动互惠互信的生态圈。

在周新平的扶贫模式中,最关键的变化是从“公司+农户”到“庄主+农户”,虽只有一词之异,却是截然不同的思路。

周新平告诉记者,“大三湘”实施的是“会员制”销售模式,目前已有6000多位会员,会员大部分都是企业家,这是“庄主+农户”模式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

“公司+农户”是普遍流行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对于带动扶贫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弊端也开始显现,因为种植规模扩大之后,企业管理农户的难度随之加大,很难做到精细化管理,并且还容易陷入因盲目扩张而带来的市场风险。而在“庄主+农户”模式下,各庄园独立经营,倡导适度规模,既便于精耕细作化管理,又能避免企业盲目扩张而带来市场风险,同时,在企业的牵头下,庄园组成一个联合体,便于实现集约化和机械化管理。更独特的优势在于,“庄主”一般都是企业家,相对于单个公司而言,各种资源要丰富得多,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更好地对接扶贫。

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周新平独创的“庄主+农户”模式,已经产生较好的扶贫效果。目前正带动五个基地1万多户农民脱贫奔小康。

前文中提到的贫困村民李后芳,2010年承包管理了110亩茶山,每亩每年可获得管理费200元,每年只需半年照管茶山,年收入有2万多元,现在,他负担孙子孙女的读书费及老伴药费的压力大大减轻。

常宁西岭镇平安村周法文是“茶山飞鸡”项目的第一批养殖户,他的养鸡场建在油茶林中,前期规模为5000只。平时,鸡就在油茶树下追逐、嬉戏,现在,这批鸡还没出栏,就已被“大三湘”会员预定完毕。每只鸡赚可7到8元,如果加上鸡蛋,今年增收四五万元不成问题。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周新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参与庄园管理的农户以每户平均最低管理50亩计算,只需一个劳动力1年工作半年,就可实现脱贫,因为油茶种植前5年,茶山管理费收入200-300元/亩,管理50亩即达到1万-1.5万元年收入,如果发展茶山林下经济种植养殖,并利用公司客户平台对接销售,年收入可以增加3~10万元。

正因为如此,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副主编严碧华在《精准扶贫必须精细化产业》一文中指出:“ ‘大三湘’的‘心联网庄园’模式给了我很大启发。”

“百亩油茶万斤油,又讨老婆又盖楼;一颗茶树一斤油,子子孙孙不用愁”——在“大三湘”油茶基地采访,这些当地流传的顺口溜,也从侧面印证了“庄主+农户”扶贫模式的可行性。
文化扶贫
给农民一个富有的精神世界


“大三湘“产业扶贫的同时,还利用文化进行精神扶贫。

2014年初,以“大三湘“种植基地所在的常宁市西岭镇平安村为样板,“大三湘”与当地政府一起,联合湖南广电中心、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衡阳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等单位,共同发起“幸福乡村”建设活动,旨在通过孝文化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学习,让村民形成正确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

“大三湘”在村里祠堂建起了幸福大讲堂,每月一次组织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和听得懂的形式,给村民们讲弟子规、孝道故事、表演等。

“开始我们担心不会有人来,”周新平说,“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是,每次活动现场都挤得满满的,掌声笑声不断,并且,这些活动通过媒体的传播,引起了各界人士包括大三湘会员朋友的关注和积极参与,或捐款修缮当地学校,或参与建设大三湘西岭孝文化广场。”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仅仅一年时间,“大三湘孝文化园”建起来了,在漂亮的“大三湘西岭孝文化广场”上,竖起了周敦颐先生的雕像,村民们也跳起了广场舞!原来破败的平安小学已修缮一新,过去只有40多个学生、3个老师的学校,发展成为有300多个学生、28名老师的农村模范小学。



△大三湘幸福基金会资助农家孩子读书

在农村,有不少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出去打工太小,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管不了,这些孩子离开学校后,有些走向歧路甚至犯罪道路。

针对这种现象, 2014年8月,“大三湘”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合作,参与“授渔计划”,对茶山基地15-16岁初中毕业没读高中的农家孩子每人捐助1万元,去基金会指定的学校读职业中专,毕业后,由基金会联系安排到会员企业工作,同时继续参加北京师范大学的成人大专深造。

目前,“授渔计划”的第一批受益者已经进入社会顺利就业。

自2014年启动“授渔计划”以来,周新平共捐赠助学金150余万元,共送150名贫困学子外出求学。为表彰“大三湘”的突出表现,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予该公司“授渔计划爱心企业”荣誉称号
周新平说

人一辈子也就几十年,在走向另外一个世界的时候,什么都无法留下,唯有你做过的事情会留下口碑,这或许也就是我们的灵魂。我们这些先富起来的人,把钱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财富才有意义。
从某种程度上说,
周新平的梦想已经实现,
他现在做的,
是不断放大自己的梦想,
并带动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梦想。
参观大三湘
如果你也认同他的梦想,就去大三湘公司进一步参观了解吧!☟

地址:衡南县云集镇云集工业园兴园路 111 号

热线:400-683-0998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更多大三湘精彩讯息☟
△大三湘微信二维码
这是个严肃的话题!
领导说了!
你们点个
日报哥的工资就涨五毛!


◆来源 | 衡阳日报

◆记者 | 王靖

◆编辑 | 朱嘉林


    关注 衡阳日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