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永寿县

 

永寿,地处“秦陇咽喉”、“古丝绸之路”第一站。南接乾陵,西邻东方佛教名刹法门寺,北界倚崖雕凿的彬县大佛寺。3...

永寿,地处“秦陇咽喉”、“古丝绸之路”第一站。南接乾陵,西邻东方佛教名刹法门寺,北界倚崖雕凿的彬县大佛寺。312国道、福银高速、西平铁路穿境而过,距省会城市西安98公里,距咸阳69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68公里、中国杨凌农科城60公里,处于西安1小时经济圈内。



【历史沿革】

永寿县夏属漆国,商、周时为周的先祖公刘、太王封地,属豳国。春秋战国时属秦。西汉初年开始建县,时名漆县,属雍国,先后隶属中地郡、内史地、右内史、右扶风郡。新莽时改漆县为漆治。东汉时恢复漆县,隶属右扶风、新平郡。三国时县境属魏,改属扶风郡。北魏时县境北部属白土县,西、南部属好畤县、莫西县,东部属温秀县。西魏大统十四年(548)于广寿塬(今渠子乡永寿坊村一带)建广寿县,先后隶属泾州、南豳州、豳州。北周明帝二年(558)县治南迁至今监军镇永寿村,改称永寿县,隶属新平郡。当时漠西县和永寿县并存。隋开皇三年(583)撤销永寿县制,并入新平,改属北地郡。其后又恢复广寿县名,旋即又撤,辖境先后分属白土、漠西、上宜等县。



唐武德二年(619)复置永寿县,县治在麻亭(今永平镇政府驻地),隶属豳州。其时永寿、上宜、温秀4县并存,县治均在今县境内。三年(620)永寿县改属豳州道招摇军。四年(621)县城由麻亭迁到义丰琏(今监军镇固县村)。贞观二年(628)县治又迁至永寿坊村。文明元年(684)改属奉天县(今乾县),以奉乾陵。神龙元年(705)到至德三年(758)先后属雍州、豳州、京兆府、新平郡。乾元元年(758)改属关内道彬州。兴元二年(785)县治由永寿坊迁到顺政店(今监军镇永寿村)。乾宁元年(894)属乾州。二年(895)属威胜军。后唐同光元年(923)废军复州,永寿属京兆府。当时上宜县仍存。
宋初永寿县更名为长寿县,不久又改称永寿县,先后隶属彬州、新平郡、永兴军路静难军等。乾德三年(965)改属醴州。



嘉祐元年(1056)县治迁到麻亭。熙宁五年(1072)又属彬州。元至元五年(1268)后撤销上宜县,境内只存永寿县,属奉元路乾州。至元十五年(1278)县治再次由永寿村迁至旧县城(今永平)。至大元年(1308)将永寿所属的吴店、吴山寺、齐难、庄子源划归乾县,永寿县境从此稳定下来。明洪武二年(1369)属西安府乾州。
民国5年(1916)属关中道。6年(1917)为省直属县。1930年县治迁至监军镇,属彬县分区。1925年属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8年4月永寿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西府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5月改属彬县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4月隶属宝鸡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宝鸡区专员公署、宝鸡专员公署)。1956年10月隶属陕西省人民委员会。1961年8隶属咸阳专员公署。1968年9月成立永寿县革命委员会,隶属咸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10隶属咸阳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1月永寿县人民政府隶属咸阳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0属咸阳市人民政府。


    关注 52乡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