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去库存:我知道你说我偏激

 

清仓大甩卖...



对,这篇不我写坏雷达写的。跟很多孩子一样,他在我的课堂上坐过,并且,从那时就保持了友谊。眼看2016没几天,不再卖几本,没法见我的女编辑。已经在末尾的“阅读原文”里放了链接,不许留言说找不到入口了。另外我还是设置了原创,因为可以打赏,给未注册亚马逊账号的人——我是指屡次嗔怪,说要买却无门的朋友堵上后路。特别,转给最近说我“偏激”的家伙:我都听到了……哼哼别以为。



很多人说,王少磊是个偏激的家伙。

2007年,我在新生见面会上第一次见到王少。几位同学提问后,王少磊突然起身,吊着膀子反问,“所有人的问题都是就业,就没人关心大学要怎么读书吗?”

这种“王少姿态”刺痛了不少人,我听过数次抱怨,“怎么王老师这么喜欢刁难人”。

连新书的推介词都特意写着,“立场边缘、文风另类”。书名“学界的江湖与业界的码头”,则让我想起了他的那本《沉默的螺旋》,在封底上,他对大佬们不吝讥讽,“把自己当个牌位供着”。

有朋友要做专题片,需要专家出镜作鞭挞状,思前想后,他列了“偏激敢言”的学者名单。我凑过去,王少磊的名字赫然第一。

或许,王少恰好迎合了大家对“偏激者”的想象:不看心灵鸡汤的中年男人,绝不相信中医的高校教师,满嘴“尼玛”和苍老湿的资深网民。

他的文字,总让人读得不那么舒坦。他太喜欢用反问来实现论证,一个套一个,读起来,像不断被挑衅和辩难:逼着你承认中医不科学,南怀瑾是心灵鸡汤,也就是说,和所有恶俗的、装逼的、正能量的过不去。

哪怕接受采访,也会变着法子反问记者,试探立场和深浅,再来“灌输“理念。作为记者,相信我,这是极难把握的一个采访对象。

新书出炉,我回想起了他的“偏激”,也再次听到评价,“王少磊还是那么偏激啊”。

我们的语境里,“偏激”不只立场和文风,更是对个人私行的褒贬。被标签“偏激”的人,往往活得“火气大”、“年轻气盛”,想着法子和世界过不去,换句话说,永远只盯着“鸡蛋的缝”。

有段时间,王少热衷于微博发养花心得,有人偷偷问我,王少发这些,是不是有什么寓意?很多人心里,一个不转发暖男语录的偏激中年,是不太可能热爱生活的。

这是明目张胆的误解,却又如此大行其道。我怀疑,不管王少有多少粉丝,其中很多都或多或少标签了他。

我也曾如此。

2007年,我刚成为“键盘少侠”,闯到王少磊的网站“仙林茶苑”上发了篇言辞激烈的文章。第二天,我接到王少的电话,“晚上我请你吃个饭”。

请客原因,是他为“擅自”删除那篇可能惹祸的文章而道歉。整顿饭局,我只记住了几句话,“年轻人要有存款,把小日子过好,要讲究生存策略”。

我承认,听到这句话时我有那么点不开心,这与我原本以为的“革命者”形象相差有点儿远。而那时候,我以被标签“偏激”为荣,认为“偏激”意味着“革命”,意味着一往无前以硬碰硬。

大学四年,王少对我的指点并非“要去革命”,而是始终谆谆告诫,“保护好小生态,不能挂科,不能毕不了业”。

王少磊并非愣头愣脑的偏激青年,他通晓社会规则,愿意有选择的屈从一些规则,来换取生存空间。在这方面,他与所有挣扎着的普通人一样。

在我认识的人里,王少属于最热爱生活那类。他在会议和课堂上买来糖果咖啡,请大家边吃边聊。

他的文字,至少从表面上,传达出来的却是愤懑。文字与现实观感构成了反差,这中间,应当有某种微妙的逻辑关系。

如今,我也慢慢过了愤怒的年纪,王少的文字,吸引我的不再是愤怒,而是值得玩味的时刻自省。

在文字愤怒与生活温暖之间充当理解桥梁的正是自省。王少的每个愤怒,都源于现实中的偏差。他寻找生活的快乐与美好,却意外发现了不快乐的根源。

反思自己所经历过的迷茫、蒙蔽和仇恨,这是他所有文章的原点。

不解的是,自省、温暖、遵从规则的王少磊,何以沦为“偏激”。

与大家相比,他只是多了丰富的表达欲,并用自己的价值标准选择性的服从。比如,他绝不接受中医,不愿意相信权威,不愿搭腔做盛世文章。

个人的选择和立场,何以在我们的语境下,就成了判定“偏激”、异类和“刺头儿”的标准?

何况,这些原本理应是现代社会的常识:强调人性、逻辑、科学和自由。

这可能正是导致王少愤怒的原因,一个自省的人,面对一个只盼着“他省”的人群,多少会有点儿鲁迅式的幻灭感。

又一本“指点江山”的杂集出来,那些认定其“偏激”的,又找到了新的凭据。

然而,如果你是个合格读者,应该意识到,正是习惯将愤怒误解为“偏激”的我们,“建构了自己反感的那个生态”,继而,亲手建构了这个不快乐的生活(胡涵:《偏激的王少磊与不偏激的江湖》)。


    关注 苍井不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