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火相传】优秀班主任专访点亮一盏心灯——傅世强副教授专访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可以订阅哦~冰心曾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了教育的先机。”本次我...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可以订阅哦~
冰心曾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了教育的先机。”

本次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么一位心怀爱意而教书育人的老师,他就是波通信技术硕士研究生导师,15年优秀班主任——傅世强副教授。


教育是互相的爱
        教育到底是什么?无数前辈也都深入追寻过,而提及此问,傅老师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教育是双方的。”教育不仅仅是老师去教授这么简单“作为学生也要学才行”,而对于此,傅老师说道:“关键在于一定要有爱”,这个爱是什么,老师对于学生,应常怀“关爱”,“对待学生不必过于苛刻”,“虽然有时因为恨铁不成钢嘛,但毕竟是为了学生”傅老师笑着说;而学生对于老师,当是常怀“敬爱”,“老师在讲台上讲课,而学生在台下玩手机,这是一种不尊敬”,总而言之,教育是一种互相的爱,而不是一种主动和被动的关系,需要的,是双方的不懈努力。


亦师亦为好友
作为班主任,“想做好,首先要深入学生中去,和他们成为朋友,而不是上下级的关系。”傅老师谈起了他和他的学生们的一些故事:“每年圣诞节,我都给学生们买平安果,果子没什么,但重要在于坚持。”每年傅老师都会这样。“得让学生感受到:‘噢,这个老师是真心在做这件事’”,此外他还经常自费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们觉得,老师对我们这么好,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做些什么”。

但是,仅仅是朋友是不够的,既是老师依旧期待着一种朋友关系“有的时候也要适当的严厉,不能把学生‘惯坏了’”,傅老师笑称自己还因此被一名学生“抱怨”:“老师你怎么对我们忽冷忽热的?有时候就像朋友一样好,有时候真是严厉的要命。”“所以要严厉时还是严厉。”这看起来的“多变”,不正是老师的智慧吗?亦师亦友,这是一种境界。
点亮一盏心灯


“从前有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才能提炼出一杯精华给予学生,但在现在,这句话已经不通用了,这句话没有错,但是,教师给了水,学生他不喝啊,所以我想改一下这句话,与其教师给学生一杯水,”傅老师顿了一顿“不如去点亮学生的一盏灯”“这盏灯是什么,就是信念。”“而信念是个什么概念?就是老师通过上课也好,言语也好,让学生有一个持之以恒的学习劲头,有一种源泉,让他时刻能够学习”。

       这段话发人深省,身为教育者和受教者,是否也应思考,自己的心中,是否也有心灯一盏,得以万古长明?能否燃血为灯,换得光明一炬,而照亮自己前行之路?

大学之道为知道
       大学之道?似乎很难懂的一个名词,而傅老师巧妙地用“四知道”的阶段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大学之道就是由不知道到知道”。“大一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茫然”“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奋起”“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历练”“大四知道自己知道的信心”,这四个知道是绝佳的回答,所谓大学,抛去光鲜的外衣,不就是让人从无知到有智的过程吗?这,不就是最本真,最自然的大学之道吗?而“这种知道,就是规划了未来的人生。”
理想前路漫漫


但谈起现在九十年代的学生,傅老师还是展现了深深的忧虑:“现在的学生自制力普遍太差,学校设立这一系列的制度,包括班主任,都是为了学生着想。”但是,这一切,还是得靠自己。

谈到实践操作方面:“我们的实验动手已经是很多了,但才刚刚达到省的平均水平,必须得加强,但是一些繁琐的东西应该改进,比如实验报告之类,要让学生不拘泥于模板,形式,而是真正掌握核心。”

他引用了一句话,希望和学生共勉:“不怕吃苦,吃苦半辈子;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理想的教育就是说,学生愿意学,老师愿意教,结合的非常好,并且有一个中心贯穿其中,就是‘爱’这个字。”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位胸怀“爱”的老师,时刻用自己的那盏心灯,不仅点亮自己,更照亮了莘莘学子前行的路。

编辑:张安书

审核:杨    珊

摄影:郝汉儒

排版:贾思峰


微信:dlmuit


    关注 海大信息学子之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