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大梁冢之“南辕北辙”与魏安釐王

 

“南辕北辙”是指心想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是从一段历史故事概括出...





“南辕北辙”是指心想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是从一段历史故事概括出的成语。这是谋臣季梁劝说魏安釐王放弃攻打赵国邯郸的故事。

《战国策·魏策四》记载:“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以上史事,形成成语“北辕适楚”,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习惯说作“南辕北辙”,并引申出另一个成语“背道而驰”。“辕”是车杠;“辙”是车轮过后在路上留下的两道辙迹。辕向南、辙向北,比喻行动与意向相反,当然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战国后期,曾经能够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逐渐衰弱下来,可是魏国国君安釐王仍有称霸的野心,想出兵攻伐赵国。他的谋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邻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半途折回赶来,来不及抻平皱缩的衣服、掸除头上的尘土,便去谒见魏王,劝他取消袭击赵国的念头。我们知道,说服国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谛不行,就得绕圈子。先跟他讲了南辕北辙的故事,说自己刚才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面朝北面驾着车却说想到楚国去。问他为什么不往南走而往北走,他说他的马很精良,他的路费充足,他的马夫善于驾车。但是方向错了越向前走离楚国越远!说完了这个故事后,季梁挑明底下的话:“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现在大王行动想成为霸王,举止想取信于天下。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位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称霸的事业就越远了。这就好像想去楚国却向北走一样,根本不可能实现。

马匹好、给养多、马夫善,是恃强凌弱、发动战争、扩大领地的必备条件;没有这些,胜利是不能实现的。但是并不能保证必然成功。甚至越是想称霸,越远离目标。因为称霸是不能只靠武力的,武力或者能得地,却不能得取人心。这个道理,我看是古今一致的。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魏国已经衰落无救。安釐王从来不是个有谋略的国君。安釐王继位时,于元年(前276),魏国在秦军进攻下失两座城。第二年,又失去两座城。秦陈兵大梁城下,虽有韩国派兵援救,仍然让出了温邑给秦国求和。第3年,再失4座城,被斩杀的人有4万人。第4年,秦军打败魏、韩、赵军,秦将白起,斩联军15万,进而围攻魏都大梁,魏将段干子再请求把南阳让给了秦国求和。这位国君没有保住国家的土地,却连连地弃城割地,根本没有军事能力。如果说这样的国家和这样的国君还想称霸,岂不是个神话。所以季梁劝说魏安釐王放弃攻打赵国,放弃称霸,是无奈的主张。《史记魏世家》对安釐王的记述,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安釐王的严重失策。书里说他是“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也是“南辕北辙”。秦国先后7次进攻魏国,5次攻入囿中,边境城邑都被攻陷,文台被毁,垂都被烧,林木被砍伐,麋鹿被猎尽,国都接着被围。安釐王9年,秦军攻下魏国怀邑,11年,秦军攻下魏国的郪丘。安釐王34年,安釐王崩。

不过,魏国的安釐王还算个有自知之明的君主。他逝前就把王位传给了大太子魏增,就是魏景泯王。临终遗旨是:“后宫不得干政,寡人治国无方,愧见先王,死后不入共城固圉魏王陵,葬于攒茅城北,以警后世!”魏安釐王驾崩,魏景泯王遵照父王遗旨,把他安葬在攒茅城北,民间俗称“大梁冢”。做了国君,只创造了耻痛史,有愧王位了!



编辑:张兆魁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点赞赞城”,
为占城镇点赞。



    关注 点赞赞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