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原村--陕州古村落厚重的文化符号

 

赵原村 -- 陕州古村落厚重的文化符号...









赵原村 -- 陕州古村落厚重的文化符号
文/刘晓  图/老赵拍陕县

寻找即将消失的古村落


位于陕州区菜园乡东南部的赵原村有600多年历史,漫长的岁月在村落间留下了许多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就像不起眼的老瓦银,有的砌在埝边,有的垒在墙角,大部分埋在土层深处,需要悉心挖掘才能发现。
赵原村有1000多口人,几乎都姓尚。一部260多年前的老家谱可以找到它的源头。这部家谱是州禀生尚广居于乾隆二十二年编辑成册,呈深黄色,有的页面残缺,但字迹俊朗、十分清晰。据家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尚姓三兄弟带着8个儿子(后世称为“三宗八祖”),由陕西大荔经大槐树迁至东凡塬,最后迁到赵原村。家谱清晰地记载着尚姓家族的传承关系,如第五代尚瑶带着5个儿子迁往塬下的官村,称为“五虎下西川”;第九代尚崇由于姑家无子,过继到中庄村姑夫李家,称为中庄北李。这部家谱记录了尚姓十代人的变迁,独特之处在于对人物有着极为细致的描述,例如重要人物生卒年月、埋在何处都一一记录,还有长相、事迹简介等,结尾还留诗赞扬。弘扬道德风尚的事件,家谱也有记载,例如一位村民拾到银两交还失主,两个出嫁姐妹回娘家时发现寨子被攻破,为了不受土匪凌辱跳下东沟自尽。另外,家谱中还有《劝族俚歌》《戒族俚歌》,用通俗语言劝诫人们“敬戒族人勿打架,打架祸临恐难卸”。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尚姓族谱,而是一部详尽反映当地风俗、文化、传统风貌的村庄发展史。当地有“上了赵原坡,秀才比例多”的俗语,也有外村人“上了赵原坡,秀才比驴多”的戏谑,无不说明这里是耕读传家、人才荟萃之地。该家谱编辑成册后,有10多人写诗祝贺,尚志敬题了三首绝句,其中第三首诗写道:“渊源流长几许湾,分支别派在其间。流传善本非轻事,一字一珠大有关。”后来,尚家各门批分别修有10多部家谱。退休教师尚昌文将这些小家谱汇总,与老家谱续起来,整理成完整的尚姓家谱。这项工作历时6年,于2015年才完成,自明朝开始到现在尚姓二十六代的来龙去脉都基本完善。
尚姓家族的发展变迁和民居样式,在村里可以找到清晰的路径。最初,人们住在村东北角,叫小寨,也就是龙山文化遗址所在地,占地5亩左右。后来人口增多,移到大寨,这里一面靠崖,三面环沟,修有三四米高的寨墙,前面挖有壕沟,人们在寨里靠崖挖院居住。据说老寨门厚10厘米,由于不时遭受土匪袭击,上面留下了深深的弹痕。到清朝康乾年间,人们生活比较富裕,村民在村东建了20多座四合院,至今这些四合院仍在,只是大多已被损毁。村民尚国熬家门户朝东,正对武则天的行宫秀岭宫,门匾上题“瑞接秀岭”,意思是承接秀岭宫的瑞气。村民尚引成家的院墙塌得只剩下一小段,我们踩着土堆,扒开高高的荒草进入院子,走十多步下了两级台阶就是二进院。二门主体是照壁墙,两侧各有圆拱形门,照壁墙的砖雕历经风雨剥蚀还基本完好,精美而又华丽,刻满了花草鸟雀,就连中间的土地爷庙上也雕着清丽的荷花。房子的主人早已搬到新房居住,留下这一派富丽堂皇与四周的断垣、杂草显得格格不入。
村里有明代炼银遗址。在一户人家的院子墙角,我们见到了炼银业的遗存物——老瓦银。这是一个高约20厘米、直径10厘米的圆柱形,外面是像水泥一样的壳,中间是矿渣,坚硬结实闪亮,大都是黑色,也有绿、蓝和褐色,有的像水晶,有的似琉璃。岁月更迭中,后人误将老瓦银念作“老瓦姨”,也有一种亲切感包含其中。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小孩子把它砸开,磨成小方块,玩抓子游戏。邻村东寨和粉沟交界的梅贺山上有银矿。明朝初期,当地炼银业十分发达,赵原村曾是产银的重要地域,有官炉72座和私炉无数,每天炼出的银子可盛满一个铜锣。传说明朝时祖先为了逃避战事和匪患,曾把八老缸银子埋在地下,但至今没有人发现。炼银时,先用碾子把矿石碾碎,把高岭土卷成圆筒,将粉碎的矿石塞进去,放在炉内,用木炭火烧一天一夜,矿石中的银成分流到底部,冷却后取出即可,废弃的矿渣大都埋入地下。炼银业带动了当地染房、当铺等行业的迅速发展,鼎盛时从业人员有数千甚至上万人,至今村东头还保存着“染房”的地名,赵原村也一度成为当地经济贸易中心。我们在村里留心观察发现,不少埝跟、院墙甚至地坑院门洞的侧墙都由老瓦银砌成。一个个刻录岁月记忆的圆筒整齐排列,组成简洁漂亮的墙体,在单一的条形砖块中别具一格,圆筒中的矿渣结晶在阳光下泛着深邃的光泽。
本期运营:老赵拍陕县

投稿信箱:564286386@qq.com



Hello,伙伴们

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关注我们啦!


    关注 镜头中的陕州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