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玉明:如何用摄影准确地表达自我,这是我们需要去思考和探索的

 

当下、未来,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

点击上方
“中国摄影出版社”
关注我们
米玉明(小米老师),当代影像艺术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函授学院)等。近年来致力于当代影像艺术创作和“绘摄影课堂”的实验教学,潜心“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新女性”等社会课题研究。

米玉明从不认为自己是一名摄影师或是摄影教师,虽然在高校教授摄影艺术创作,但她更认为自己是一名观察者。多年来的潜心实验创作与教学研究,使她积累了相当全面的艺术、摄影方面的知识和当代理念。在与影像中国网编辑蒋得好的对话中,米玉明分享了她多年潜心实验创作与教学研究积累的摄影知识与当代理念,也谈到对全新摄影方式的看法:
  采访 | 蒋得好
被访者 | 米玉明


蒋得好:您的新书《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被称为“当代摄影学习的革命”,现在随着手机摄影日益普及,如何用手机拍摄出好照片、好作品,成为许多摄影爱好者和普通大众的迫切需求,您怎么看待手机摄影呢?米玉明:手机摄影便携性是它的第一大特点,随着手机性能的提升,像素越来越高,它几乎可以让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享受摄影,做到一个无极摄影的状态。其实之前我有说过,我本身是一个艺术创作者,我对摄影没有那么大的兴趣,因为传统摄影在技术使用上给我的创作带来了很多阻碍,传统摄影的面貌(总是对准于山河大川或穷苦百姓)给我很多困惑,摄影作为艺术为什么不能表现有生命力的美好事物?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随着近年来便携性能相机的出现,尤其是手机摄影功能的发展,对我而言可以说是看到了曙光,它突破了传统的的限制。所以我一直对自己的同学和普通大众说,如果你不是专业搞摄影的就不用去买专业相机,因为你买回来以后可能只会用到它1%的功能。其实摄影,手机就够了。当然我书中所说的变革并不是说让摄影从相机改到手机,而是一个摄影观念的改变,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摄影只是一个表达自我的媒介,人人都可以利用摄影来表达自己。


米玉明新书《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6年10月出版
蒋得好:您觉得现在的手机摄影是一个噱头还是趋势米玉明:肯定是一个趋势。我希望它不仅是一个趋势,而且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它能真的引领摄影一直向前发展,让大家认识到我们普通人平时不一定要扛着大炮出去拍摄。摄影发烧友们很辛苦的拿着长枪短跑拍照,其实他们能拍些什么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也未必是在创作大片,更多的是在体验、感受、学习,所以拿个很轻便的相机或者手机就可以了。

蒋得好:您用手机拍了这么久,会不会觉得手机摄影有局限性?米玉明:我觉得手机摄影应该还是刚刚开始的阶段,现在的手机主要还是作为一个通讯交流的工具,所以在拍摄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展。但是现在的很多手机,像努比亚就做出了很好的表现,像手机拍照的功能和表现还有性能、续航能力都做得非常号,如果手机再继续发展下去,传统的相机可能要危险了。

蒋得好:新书里面专门讲解了如何用努比亚手机拍出具有艺术感的摄影作品,为什么会选择努比亚作为作品拍摄的器材呢?米玉明:我们理念是一样的,努比亚传达给用户的理念的是“人人都是摄影师”,而我的新书《人人都是生活影像家》则是为大家提供个性化的摄影学习方案,两者的理念不谋而合,都是让更多的普通人都能拍出优秀的摄影作品。之前去美国美术馆作展览的时候,努比亚正好赠送了我一部努比亚Z11手机,当时正好没有带摄像师过来拍摄,所以我就用Z11拍了好多现场视频,最后的效果还是很出色的。

蒋得好:您经常去国外交流,您觉得中外的摄影教育有什么差距吗?

米玉明:我觉得差距还是很大的。2011年我去美国纽约大学摄影系交流的时候,在他们系主任办公室的墙上看到了一组很吸引我的作品。我就问他是谁拍的,他就说是他自己拍的,然后他就顺手举起了自己手上缠着胶布的翻盖手机说就是用它拍得。当时的我很震惊,这里是纽约大学摄影系,你所看到的是非常传统严格的摄影教育,但是系主任却是这样拍的。所以他们的基础教育完成之后一定是在往艺术教育的方进行。就像美国的纽约国际摄影中心 (ICP) ,他们墙上的摄影或者多媒体作品都是非常当代和具有艺术性的作品。在我们国内摄影的大风潮里听到的“当代”二字是有很多误解的,他们以为当代就是后期或者其他的什么,所以都是在学一些形式,不过这是和国内的摄影院校所能承载的学生数量较少是有很大关系的,像中央美院的摄影系每年只能接受二三十个学生。所以在我的新书《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中,我将院校里能承载的精华和当代视觉现象的精华展现给大众。

蒋得好:摄影这门艺术必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技巧,这些技巧是教条式固定的,但是摄影又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两者在创作过程中怎样偏重或者怎样合理的兼顾的?米玉明:其实这也是我为什么写这本书的目的,  我觉得摄影的学习不应该有教条或者是框架式的。所以,如果现在的手机摄影技术可以发展到代替相机的地步,那这会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会让我们抛弃教条的一切,比如说构图等等的摄影技巧,他会让我们先去关注摄影的感受性,不论拍的是歪的还是斜的,只要把自我的感受拍出来了那就是好的摄影。之后我们再慢慢的提升,这样我们的作品至少是真实的是可以打动人的。所以作品能够打动人是很重要的。

摄影的学习是不应该有门槛的,它只是一种媒介 ,就像用笔一样,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不需要去学谁谁谁或者某种表现形式,而是要知道自己是什么、在哪里,我们应该怎么去表现自己,这才是我们需要去探索的。

蒋得好:您觉得现在这个社会背景下的摄影是什么?

米玉明:摄影是现代人的一支画笔,如何运用与掌控,不在于学习使用“画笔”,而在于学习如何“作画”。在之前,“画笔”更多的被人当做速写笔使用,所以“决定性瞬间”是曾经经典的典范,但是用“曾经经典”指导当下与未来的摄影发展,是阻碍时代进步的,也是给蓬勃的摄影界画上了规范的“田字格”。在当代,摄影的学习在学院里多被指向多媒体实验的探索与表现,从科技的角度来说这是摄影的发展,但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只是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并不一定是进步。

比如说在现在的中央美院摄影系的毕业展上,你可能不会看到纯粹的照片,它们都是一些各种媒介的合作。所以在中央美院摄影方面的研究生专业现在改名为影像媒介研究,摄影它只是变成了一种媒介。相比于现在的多媒体摄影,传统的纯摄影可以说是一种慢媒介,这两种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它们都是大众表达自己的方式。在未来,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手机在摄影方面为大家解决的技术上的难题,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如何去使用它。

蒋得好:我经常听到有人说摄影要记录时代才有意义,而另一些人只是为了表现自己,您觉得摄影是为了什么?

米玉明:我觉得摄影做为一种图像工具,它是以记录时代、展示世界的身份存在的。但是在当下这个社交媒介化的时代——在我书中被称为摄影4.0的时代,我认为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了对于世界独特表达的可能性。所以,让少数职业摄影师去教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学习传统摄影技术和使用专业设备,很多时候是对摄影的一种误导。如果能更多的引导大众,让大众具有感知世界美好的能力,然后帮助他们选择一款“无极”摄影的设备,比如一款优秀的拍照手机,去表现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这应该是未来的趋势。所以我说:当下、未来,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



文中图片为米玉明作品《奏响“第三性”的前一刻》,该作品参与展览《内燃——新一代女性艺术展》,该展览于2016.8.27-2017.2.12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展出,展览由策展人、教授王春辰策展,布罗德美术馆由已逝建筑师扎哈设计,是美国的十大美术馆之一。
再放几张米玉明用努比亚Z11拍摄的观念摄影作品

《在某地》





《观古》少时我还不能理解叔本华所说的一句话:“一切不是出乎自然的东西均是不完整的”,但是当我有机会下榻于一家新式装修并处处充满了新“符号与景致”的酒后,我却产生了莫名的陌生感。



《窗外》 水影与黄色的车影,其景观是熟悉的,会让观者误以为是欧洲或美国的某处,但此车却不是著名的“甲壳虫”的倒影。这样的色彩是西方的,舶来到当代的东方也是另一“景观”了。



《古董印象》 这个古瓶看着十分的熟悉,但它是一个当代的仿品,所以就拍些“印象”以记忆吧。

相关推荐
关于本书

这不仅是一部摄影书,也是一场“当代摄影学习的革命”读本。本书旨在以绘摄影课堂“三感”(影像感、陌生感、画面感)入手,学会把万事万物、情感、复杂的光线转化为和谐的韵律和丰富的影调,提高处理画面的能力。书中贴心准备了鲁美、中央美院的精品课学习案例、工作坊学习案例、给大家提供个性化的摄影学习方案,给平淡的摄影生活来一场“洗脑”式的改变。


点击“阅读原文”为你的摄影学习带来一场洗脑式的改变!


中国摄影出版社|分享影像、阅读与生活

微信ID:cpphphoto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